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网络体系基础研究——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宏科  苏伟 《电子学报》2007,35(4):594-598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始设计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网络支撑一种主要服务的解耦模式,难以满足网络和服务的多样性需求.本论文从现有多种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出发,研究和探索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的基础理论,给出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新体系结构模型;创造性地提出新网络体系下的网络一体化模型与理论,建立接入标识、广义交换路由标识及其映射理论;提出普适服务体系模型与理论,创建服务标识及其映射理论、连接标识及其映射理论;最后通过原型系统对上述机理、原理及理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网络体系在有效地解决现有网络安全、移动、异质异构等弊端的同时,可支持普适服务.  相似文献   

2.
支持普适服务的一体化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平  秦雅娟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07,35(4):599-606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创模式基本上是多种网络完成多种服务,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基础理论.本文在归纳总结、分析研究传统各种信息网络交换路由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引入接入标识和交换路由标识,创建接入标识与交换路由标识的分离聚合映射理论,建立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下的广义交换路由理论与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网络模型与理论,在有效保证移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解决了异质异构网络的一体化问题;构建了一体化网络与现有网络的过渡方案与机制,保证了传统网络到新网络的平滑过渡;给出了一体化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一体化网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电信网和互联网正在走向融合,形成一体化网络,提供的服务也将逐步趋同。普适服务融合了各方面对未来服务的需求和期望,成为超3G、下一代网络(NGN)、下二代互联网(NGI)等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普适服务的概念起源于普适计算和超3G领域,其特征包括普适性、移动性、透明性、质量可控性、个性化、自适应性、主动性、安全性、易用性、多样性、快捷性。3GPP、OMA等标准化组织以及欧盟的超3G研究项目都针对普适服务的不同特征进行了研究。当前普适服务的研究热点包括上下文感知、业务使能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任的普适计算服务选择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借鉴人类社会的行为规律,提出普适计算中信任关系的建立、信任度的衡量、以及基于信任的服务选择模型;并依据信任的滞后性和服务选择前瞻性矛盾的动态演化规律,通过多角度(直接、间接)评估、喜好偏差调整和信任更新等综合手段,构造一套较健全的信任评估体系,以提高服务选择模型的准确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个普适环境下服务组合的框架,使用抽象状态机对服务的行为进行不同精化层级的形式化描述,然后利用 CoreASM 这一模型检测工具对服务组合进行模拟执行验证,从而验证服务组合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一个运用此方法进行服务组合验证的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6.
童晓渝  张云勇  徐雷 《通信学报》2011,32(7):182-188
首先概述了普适计算、云计算、泛在网技术;之后提出智能普适网络(IUN,intelligent ubiquitous network)概念架构,以及其具体实现的分布式智能开放系统(DIOS,distributed intelligent open system)和业务数据系统(BDS,business data system)。最后,重点讨论了系统组网拓扑、架构和关键技术。智能普适网络是电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可提供"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ASM的普适环境下的服务动态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综合研究已有的服务组合的各种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层次结构的服务组合框架,同时利用回溯树进行服务的动态组合,最后用ASM建立一个普适环境下服务动态组合的基础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化,同时通过CoreASM对该模型进行模拟执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以及人们对网络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互联网的原始设计架构已经无法满足这种发展趋势,暴露了很多缺陷和不足,例如:各种服务不断涌现,端口号作为区分服务的机制存在不灵活、不安全等弊端;网络资源与服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互联网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联系,需要同时维护资源和服务两套处理系统,浪费了用户的上网时间,也增加了网络资源的消耗;互联网服务分级粒度不精细,无法体现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必须对其服务重新区分等级。针对以上问题,文章给出新互联网体系下的普适服务机理及关键技术,重点阐述新互联网体系下个性化、多样化用户服务的定义、分类和标识的设计。该设计能统一标识和处理各种网络服务,深度挖掘服务和资源之间的联系,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现有互联网由于原始设计模式方面的不足,不仅难以满足网络及服务的多元多样性需求,而且在移动性、安全性、可控可管性及服务质量支持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创建了一体化标识网络的"基础设施层"和"普适服务层"理论及关键技术,建立了原型系统对上述网络体系与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网络体系在有效地解决现有互联网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严重弊端的同时,可支持普适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无处不在的数字电视点播服务,并从最大化挖掘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的现有潜力、提高有线数字电视观看体验的视角上,分析这种服务的价值及其在当前各种新型的电视播放服务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12.
首先描述了一体化网络对变长标识接入的需求,在对一体化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及映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变长接入标识在一体化网络中的统一接入映射方案,分析了在此方案中32位标识接入到一体化网络时的处理流程,并对其主要功能进行了结构分析与模块设计;最后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了该方案主体功能的仿真和测试,测试结果和预期分析处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Development in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is enabling services that will change our daily lif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he most obvious change in our way of communicating is the increase of mobility involving not only terminals but also users and services. The key enabler is the Internet Protocol, which makes the service convergence possible, i.e., development that allows services, even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fic ones, to be carried over all sorts of physical network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rious networking aspect that affect the service delivery as well as the services themselves.Pertti Raatikainen received PhD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rom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1996. He started his working career in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as R&D engineer in early 1980s. In mid 1980s, he joint VTT where he held several positions: research scientist, 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 and research group manager. In mid 1990s, he worked two years for Teleste Ltd. as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r. In late 1990s he returned to VTT and is currently acting as research professor. Hi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focused on broadb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and, especially, on switching and rout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4.
杨函 《电子科技》2018,31(4):33
普适计算的发展加速了计算模式的革新,但安全性方面的挑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信息安全对以嵌入式控制为主的普适计算系统的正常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由于隐秘通道存在着私人信息泄漏的可能,而规避周界安全的隐秘通道技术的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中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的隐秘通道安全技术,以一种无法被其它系统所探知的方式,对无线传感器参数数据进行优化调整,以可见的数据加密方式,实现隐秘通道传送,为确保普适计算系统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统一身份服务中的服务发现与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2P网络的服务网络模型。该模型包含服务查询网络和身份查询网络两个逻辑独立的P2P网络,都由身份服务提供商组成。前者用于按服务关键词查询支持以统一身份访问的各种服务的统一身份;后者用于按统一身份查找服务提供商的详细信息,用户按查找到的信息选择和访问服务。给出了统一身份注册、发布(及服务发布)的流程,普通用户通过统一身份访问应用服务的流程。采用该模型的统一身份服务网络组织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顽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