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为了更好的利用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太阳能行业中。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包括PLC输入输出端口、信号处理单元、驱动部分;软件包括PLC的控制和监控程序两部分。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系统使光伏电池板能实时跟踪太阳关照,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得太阳能,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降低了光伏并网发电成本,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太阳能高度角自动跟踪精度的模型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根据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公式,建立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高度角自动跟踪模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一天中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从而得到太阳相对辐射通量交化率跟跟踪精度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75°高度角的跟踪范围内,印使角度差为10°,太阳相对辐射通量变化率也仅为0.8%.对于非聚焦的太阳光伏发电系统的方向跟踪而言,精度无需太高,高性能低成本是设计制造跟踪系统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滴水防冻原理设计的太阳能自动防冻装置。相对于传统的手动滴水防冻,本设计采用了单片机的控制电路,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并根据相应数学模型,采用闭环方式实现了水量的全自动控制,保证了太阳能进出水管的防冻。同时装置内置储水袋与回水水泵,可以将出水重新送回太阳能,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相对于其他防冻方法,本设计不需要对原太阳能装置重新改装,只需要使用者根据自家情况安装在太阳能出水管道的任何节点之处即可。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双轴机械式自动跟踪定位装置,以低功耗单片机MSP430为核心,设计了使太阳能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垂直的自动跟踪系统,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采用高性能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及精密步进系统,控制精度高,直线跟踪精度达到0.25μm,视场的跟踪角精度为0.25mrad,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太阳能的应用技术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制了一种用于碟式太阳能聚能器的太阳自动跟踪系统,该系统利用高精度的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位置敏感探测器)传感器来获取太阳的指向位置,通过ARM7微控制器S3C44BOX控制高精度机械转台转动,从而使聚能器指向太阳光入射方向。全文设计论证了系统软、硬件的实现方案,并研制出了相应的系统平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固定朝向式的聚能器,该系统对太阳能的采集效率能够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11.
12.
太阳光线角度测量中,开关量测量方法存在精度差、光敏元件多的问题;模拟量测量方法也存在测量范围小、光敏元件特性不一致性且难以处理的缺点。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带有光电池的旋转圆柱体法。圆柱体表面开有沿轴向、倾斜的特殊槽,待圆柱体旋转后,通过测量底部光伏电池最大电流处的旋转角度,即可计算出方位角和高度角。文中方法采用了抛物线插值,提高了最大值处的旋转角度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较好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Thomas Huld Tom Cebecauer Marcel úri Ewan D. Dunlop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0,18(3):183-194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energy output from one‐axis tracking non‐concentrating PV systems and compare the yields from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use of solar 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bases and model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PV modules under given geographic conditions. In the resulting maps of energy yield for Europ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one‐axis configurations that perform almost as well as a full two‐axis sun‐tracking system: one with a vertical axis and inclined modules, and the other with an inclined axis directed north–south and modules in the plane of the axis. When the inclination angles of the modules are optimized, these two configurations have an energy yield compared to an optimal fixed mounting that is approximately 30% higher in southern Europe, about 20–25% higher in central Europe, and up to 50% higher in northern Scandinavia. Compared to the two‐axis tracking, the yields are only 1–4% lower, making such one‐axis tracking systems very attractive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technical complexity and price.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太阳能发电跟踪系统能耗问题,研究了步进电动机启动频率对发电效率的影响。从理论上给出其优化方法,即通过减少步进电动机启动频率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发电效率。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降低步进电动机启动频率可以降低太阳能跟踪系统本身的能耗,进而提高系统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6.
首先给出了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的基本原理,对于点目标,由于光学系统的衍射作用,经过光学系统成像为一个弥散斑,由于弥散的原因,点目标的辐射特性测量精度一般都非常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能量守恒的点目标辐射特性测量优化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具体原理和实现过程;最后,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实验室里利用平行光管和点目标模拟装置进行了点目标辐射特性测量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算法后,点目标的辐射测量精度优于10%,表明点目标辐射特性测量优化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19.
杂散辐射是指到达红外探测系统靶面的非目标成像的辐射能量。杂散辐射经过光电器件后增加了系统的噪声,降低了系统的输出信噪比,影响到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能力。为了提高红外探测系统对空间弱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的杂散辐射来源;推导了不同地理纬度、不同时刻下的红外探测系统太阳辐射入射角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了红外探测系统的太阳辐射、天空背景、热辐射噪声等效电子数;比较了杂散辐射噪声和探测器的固有噪声,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的最小噪声极限,得出地基红外探测系统的背景噪声决定了系统的探测极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