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效沉降槽在烧结法氧化铝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法赤泥的沉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进料固含和絮凝剂,可以达到最佳的沉降效果;采用E—Due稀释系统及多点加入方式,絮凝剂加入量为30—50kg/t,稀释倍数为8—10。高效沉降槽用于烧结法赤泥的分离、洗涤,提高了运转率和产能,简化了生产流程,优化了技术指标,年经济效益280余万元,达到增产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烧结法赤泥沉降中新型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烧结法生产过程中赤泥的沉降分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絮凝剂在沉降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的分析、研究,以及对PNA-1与现有絮凝剂(A—2000)的试验对照,选取适应烧结法生产的新型高效絮凝剂,以改善赤泥的沉降性能,从而达到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结合沉降槽的生产实践,介绍了由传统沉降槽改造为高效沉降槽的改造方法和具体步骤。在仍利用原有土建基础的前提下,按照高效沉降槽技术改进传统沉降槽结构,选用高效絮凝剂,增加絮凝剂加入点。传统沉降槽经过高效化改造后,可强化赤泥分离洗涤指标,提高设备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新型高效赤泥分离沉降槽的槽型结构,与普通沉降槽进行了工业对照试验,得出该工业沉降槽具有强化设备产能,加快固液分离速度,降低△A损、△N损,减轻过滤机负荷等优点;采用这种新型设备,可大大减轻工人操作的劳动强度,改善赤泥沉降工段的环保状况;从技术经济分析的角度,论证了该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及效益性,强调了开发利用高效沉降槽是我国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业中赤泥分离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有色设备》2008,(3):62-62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采用混联法生产氧化铝,其拜尔法和烧结法生产工艺均使用独立的沉降系统对料浆进行分离。2007年8月,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氧化铝厂在第二套拜尔法系统新建的沉降槽投入运行后,提出将烧结法脱硅料浆与拜尔稀释料浆混合、利用新建的拜尔沉降槽分离混合料浆的新思路。通过技术论证、化验室试验、现场试验以及流程调整,解决了烧结法脱硅料浆与拜尔法料浆混合分离的多项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山西铝厂烧结法赤泥附液损失高的原因,并从生产实践出发,讨论了影响附损的两大因素:沉降槽底流L/S和混合效率,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试验和生产实践,对影响赤泥沉降分离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赤泥菜液的浓度、絮凝剂的质量和用量、沉降槽结构等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强化赤泥的沉降分离性能,不但要改善沉降槽结构,还需要选择高效能的絮凝剂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赤泥沉降槽内固液分离过程的数值仿真研究对沉降槽的高效化生产运行、经济化管理和设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和专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并结合商业化计算软件在沉降槽中心桶结构、絮凝剂吸附和耙机设计,以及耦合群体平衡模型(PBM)计算等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揭示了赤泥沉降槽固液分离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发展历程;针对国内外沉降槽固液分离仿真计算的研究现状,以及固液分离沉降设备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沉降槽固液分离数值仿真计算的发展前景,提出未来研究需要更合理、适用性更强的絮凝剂吸附模型,来对沉降槽进行仿真优化计算;最后指出今后沉降槽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是高分子絮凝剂和沉降槽结构的研究,数值仿真技术仍然是赤泥沉降槽固液分离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多相流颗粒群体平衡物理场耦合计算。  相似文献   

9.
湿法冶金行业采用酸或碱对矿石样品进行溶出,溶出后料液沉降分离是湿法冶金生产工艺中主要工序之一,对湿法冶金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均有重要影响。絮凝剂的添加是沉降分离工序的关键,高效絮凝剂的开发对湿法冶金沉降分离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从絮凝剂的分类分析絮凝剂在湿法冶金行业的应用,并指出湿法冶金用高效絮凝剂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在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影响溶出液采用沉降槽进行赤泥快速分离的主要因素,结合生产实践,指出了赤泥快速分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焊接CAPP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森  吴叶军  魏艳红 《有色矿冶》2010,26(2):47-49,52
本文研发了一个基于C/S结构的工艺卡片制定、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计算三位一体的焊接CAPP系统,使工艺人员从劳动强度较大的传统手工工艺设计方式中解放了出来,不仅缩短了工艺设计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使工艺标准化,便于查询和管理。本系统设计了用户权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高硅天然氧化锌矿浸出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高硅天然氧化锌矿常规处理时存在的矿浆难压滤、液固比过小、Zn浸出回收率低等问题 ,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计并验证了能有效处理高硅天然氧化锌矿的“二次半—反向浸出”新工艺。试验结果说明 ,按该工艺处理高硅天然氧化锌矿 ,浸出液固比可有效控制在 ( 4~ 5 )∶1,矿浆过滤及洗涤效果良好 ,Zn浸出回收率 ,小试 91 13 %,工业试验 80 10 %。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八钢高炉"三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介绍典型三电一体化拓扑结构,详细叙述了八钢大型高炉"三电"一体化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毅  施青 《宝钢技术》2012,(2):50-52
Q345系列钢板主要用于重大项目工程用钢,随着国内已建(在建)项目的增加,研究如何提高Q345系列钢板抗层状撕裂性能的生产工艺意义重大。通过对钢板产生层状撕裂现象机理的分析,研究了影响Q345系列钢板抗层状撕裂性能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优化轧制工艺、热处理工艺、钙硫比、缓冷工艺以及钢板放置时间等措施改善钢板抗层状撕裂性能,提出与宝钢5 m厚板产线相适应的生产工艺及要点,为今后大生产稳定供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铀矿生物浸出过程中,浸矿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温度和液固比等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基于铀矿生物浸出溶浸液中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Eh)、铁离子浓度的变化和铀浸出率的差异,研究温度和液固比对南方某铀矿生物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 ℃和液固比为20的条件下,铀矿微生物浸出效果最佳,铀浸出率分别高达为96.15%和97.02%。因此,在生物浸出过程中,可以控制浸出体系温度和液固比,为浸矿细菌提供最适宜生长环境,以强化铀矿的生物浸出。研究结果为南方某铀矿工业生产提供重要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钠铁比对熟料溶出率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所建立的N/F数学模型,对山东铝业公司1997年拜耳—烧结联合法氧化铝生产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认为熟料N/R的控制应与具体的物料组成及N/A、N/F结合起来;均化矿石组成,均匀加入拜耳法赤泥,使物料组份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有利于获得高标准的合格料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西分公司生料浆调配过程的工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生料浆调配的实质相对来说就是钙比的调整过程;注重对影响钙比因素的控制力度,在生料浆自动配料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使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徐静 《包钢科技》2002,28(3):76-79
烧结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及氟化氢污染物一直困扰包钢,现有烟气净化系统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解决.为提高对SO2及HF的净化效果,在2000年底进行了二烧车间机头烟气半于法净化小型工业试验.本文对该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能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令凤 《有色冶金节能》2006,23(4):10-12,41
分析了某公司能源数据统计计算及报表汇总、报送方法,采用基于Web的多层应用程序技术,利用Del-phi7.0编程语言,开发相应的系统来完成某公司各分厂能源数据统计计算及报表汇总、报送工作。分析了B/S结构应用程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与软件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20.
天津天管特殊钢有限公司采用100 t电弧炉,100 t钢包精炼炉(LF)及真空脱气装置(VD),6流弧形连铸机工艺,通过精料入炉、优化精炼渣系、二次造渣、合适的钙处量时机等措施,生产Ca/S≥1管线钢的生产实践,钢水中的S、C成分控制合格率为100%,可以满足连续批量生产,设计工艺具有非常理想的脱S保Ca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