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上接2010年第6期89页)5.4 0 V平面和电源平面5.4.1通用平面设计准则一个设计良好的PCB 0 V平面(有时也称为"接地面"或"射频参考面")可能是成本效益比最优的EMC设计技术,我们最好在能够使用0 V平面的地方尽量使用它。对于整个产品开发项目而言, 相似文献
4.
BonnieC.Baker 《电子设计应用》2004,(3):22-25
对于12位传感系统的布线,应用的电路是一负载单元电路,该电路可精确测量传感器上施加的重量,然后将结果显示在LCD显示屏上。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采用的负载单元是Omega公司的LCL-816G。LCL-816G传感器模型是由四个电阻元件组成的桥,需电压激励。将5V激励电压加在传感器 相似文献
5.
6.
对目前流行的7种PCB软件:P-CAD(Ver 2.00)、ORCAD(Ver 2.00)、EEsystem(Ver 2.00)、Redboard & Redlog(Ver 2.00)、Tango(Ver 2.00)、Autoboard(Ver 2.00)及Smartwork(Ver 1.00)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工作性能进行分析和算法评价,着重介绍P-CAD大型印制电路板自动设计软件包,分析其自动布局、布线的主要算法. 相似文献
7.
(上接2011年第1期72页)5.6匹配传输线技术
5.6.1何时使用匹配传输线为获得良好的信号完整性,降低对数字信号的过冲和振铃信号的强度以提高产品功能的可靠性,当信号从源到负载的传输时间超过tr/2时(tr为印制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最短上升时间,若下降时间小于上升时间,则使用下降时间), 相似文献
8.
5印制线路板(PCB)设计与布局布线5.1引言5.1.1产品的经济效益成本效益比最佳的EMC设计技术通常都应用在产品初期设计阶段,此时所针对的装配级别也是最低的。理想情况下,对于集成电路(IC)和其他半导体器件也应如此。但实际上半导体器件生产企业(个别除外)在提供标准器件的同时,并没有考虑EMC问题,而是把这个问题留给用户处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球栅阵列封装的高密度芯片及高密度集成系统等技术的应用,输出管脚数目不断增加,管脚间距日益减小,球间距已低至1mm以下,由于要考虑电磁兼容(EMC)及电磁干扰、串扰、信号延迟和差分对布线等高密度设计因素,布局和布线已越来越成为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高速PCB板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PCB板设计中,既需要兼顾信号完整性,保证信号质量,又需要针对EMI干扰,按照减小电磁干扰的要求进行设计,甚至还需要考虑静电放电的保护等要求。文中针对以上高速PCB设计要求,按照PCB的设计流程,研究了PCB的叠成选择,元器件的分组和布局,PCB的布线理论等方面的高速PCB板的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到目前为止,电子器件的应用多以印制电路板为主要装配方式。在实践中,即使电路原理图设计正确,如果印制电路板设计不当,也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如果印制板两条细并行线靠得很近,则会形成信号波形的延迟,在传输线的终端形成反射噪声。随着电子技术发展,PCB板的体积越来越小,密度也越来越高,并且PCB板层不断地增加,因此,PCB在整体布局、抗干扰能力、工艺上和制造性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设计印制电路板的时候,应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在印制线路板设计各个阶段中应注意的细节和正确的设计步骤,给 出了可能遇到的布线问题,噪声种类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技术细微化的发展,元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PCB所承载的元件密度也越来越密,ESD带来的干扰已经给电子产品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ESD产生的机理以及分析PCB设计中提高抗ESD干扰的设计规则,实现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本文就以抗静电放电干扰为主要讨论对象来分析在PCB中如何提高抗静电干扰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高频PCB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rotel 99 SE在高频PCB(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从高频PCB的布局、布线、焊盘及敷铜几个方面对散热、EMC(电磁兼容)、EM I(电磁干扰)及PCB的可制造性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技巧及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在实际高频PCB设计与制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多层线路板中射频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根据本人在射频电路PCB设计中的经验积累,总结了一些布局布线的设计技巧。并就这些技巧向行业里的同行和前辈咨询,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得到认可,是该行业里的普遍做法。多次在射频电路的PCB设计中采用这些技巧,在后期PCB的硬件调试中得到证实,对减少射频电路中的干扰有很不错的效果,是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HDI线路板设计还不是非常普及,为给更多初接触HDI线路板设计者提供切实有用的参考和借鉴,本文从可制造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归类举例的方法,深入浅出的解释了HDI加工制造中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加工工序,并阐叙了加工工序对HDI线路板设计的影响,提醒初学者在HDI设计中应该注意到的有关加工制造的事项,切实提高设计的HDI板的可制造性。本文中关HDI制造工艺的参数、布局布线的经验均来自PCB生产厂家和一线PCB设计师,有极高的普及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密度、高频率的电子产品迅猛增长,势必导致电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电磁兼容问题.本文以电磁兼容为主线,以消除各部分电路之间的干扰、降低印制电路板(PCB)的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为目的,对PCB的抗干扰设计进行了综合分析,确保产品顺利通过电磁兼容测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