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1世纪,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治水观念,以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看待、分析、思考和解决今后防洪减灾体系发展中的问题。本文结合秦皇岛市防洪体系的现状,对防洪的认识、防洪工程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非工程防洪措施及防洪减灾的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我国21世纪防洪减灾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论述了在防洪减灾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着重论述了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4.
该文通过当前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防洪工程建设同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相结合,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步伐,提高干支流防洪标准;进一步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强防洪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抗洪抢险和防灾减灾的科技含量;完善工程管理队伍建设和社会经济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探讨我国21世纪防洪减灾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论述我国在防洪减灾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着重论述了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焱  董基源 《治淮》2002,(11):17-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洪水灾害损失严重,水灾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水灾损失持续增加,国家防洪负担日益沉重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理性地审视灾害,研究防洪战略,逐步建成一个适合社会发展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一、防洪减灾的发展方向 现在研究认为,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洪灾是人类过度开发江河冲积平原,降低了江河在大洪水、特大洪水时的蓄洪和泄洪能力而受到自然给予的报复。随着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的  相似文献   

7.
1 防洪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对水环境的影响 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建设21世纪的防洪体系,必须统筹考虑流域的防洪体系建设与水环境的关系,在发挥防洪体系抵御洪水功能的同时,发挥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在减少洪灾的同时,既要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地表水可供量,改善水资源供水条件,又要增加水面,恢复湿地,保护动植物,使洪涝水变为资源水、环境水,从  相似文献   

8.
对21世纪黄河下游防洪减灾的探讨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时Yang 《人民黄河》1999,21(12):1-3,8
从自然因素看,黄河下游洪灾的形成,不仅由于洪水本身量的大小,更主要的是泥沙太多,致使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排洪能力日益降低,河势游荡变化剧烈。因此,为了减灾,既要控制和削减洪水,更要着重解决河道的泥沙淤积问题。然而,多年的实践说明,解决泥沙淤积需要采取多种途径,通过长期努力才能奏效。因此,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将是今后治理黄河的一项长期的首要任务。1 21世纪黄河下游仍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黄河下游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主要来自三门峡至花园口和三门峡至河口镇两个区间。前者称为“下大洪水”,后者称为“上大洪水”。人…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地处浙东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梅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根据防汛工作实践经验,对洪涝潮灾害的类型和特点,目前面临的问题,防御灾害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防御洪潮灾害要坚持防、抢结合,“软,硬”(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兼顾,以期达到最佳减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宁远 《中国水利》1999,(11):19-20
一、防洪减灾是淮河流域基本和长期的问题 淮河流域地处气候过渡带,气象复杂,暴雨洪水经常发生;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边缘高中间低,汇流集中,中下游地形极为平缓,排水困难;流域水系紊乱,河道淤塞,湖泊洼地潴蓄顶托,黄河侵淮夺泗的后果难以根本消除;流域有1亿以上人口,1500万公顷耕地处于洪水威胁之下,洪水一旦漫溢溃决或因供致涝,损失惨重;因所处区位重要,洪水及灾害的影响和冲击也大,人水争地的矛盾不易化解。淮河流域上述洪水生成及成灾的基本条件在下世纪不会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浅谈德法荷三国防洪减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德国、法国、荷兰三国防洪减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重点论述了三国重视防洪与环境的综合治理、高投入高质量的防洪工程建设、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高效精简的组织管理,以及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13.
从长期与洪灾抗争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针,提高了防洪效益,减少了洪灾损失。几次较大洪灾证明非工程措施不仅投资小,见效快,还能为防洪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保证。湘西自治州防洪非工程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l)目前全州已建8个水文站,92个雨量点(其中州防汛办建47个),8个气象站,基本上控制了全州主要河段与重点地区的降雨洪水情况。气象部门对暴雨的探测手段已从原来单一的地面观测,发展到卫星雷达探测,气象信息的处理从原手工计算发展到计算机网络,8个气象站与省联网。由于气象信息传输已发展到…  相似文献   

14.
探讨21世纪中国防洪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严重、治水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应当总结历史经验,并借鉴外国的经验,研究提出下一世纪的防洪方略。近两年多来,国家防总办公室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共同开展了中外防洪对策的对比研究,进而探讨了今后长远的方略。 一、中国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相比,我国的洪水灾害更为严重,江河治理的难度更大。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  相似文献   

15.
纪冰  程建 《治淮》2002,(10):13-15
安徽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水系的特点,决定了安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省份。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的一半,加上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十分紧缺,供求矛盾突出。旱灾一直是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的防洪形势分析 1.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防洪减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地理位置特殊。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处于大陆冷空气和大洋暖湿空气的交汇带,季风气候特别明显。季风气候的变异性使我国成为全球季节性降水变化较大的地  相似文献   

17.
非工程措施近年来在湖南省防洪减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该省在普及防洪知识、建立先进的指挥系统、优化调度系统、采用现代化的防灾技术、完善群防体系、健全政策法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洪水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灾难和损失,目前我们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防洪减灾。在防洪非工程措施中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制定不同等级洪水预案、区域规划、洪水保险等,是费省效宏、切实可行的,特别是以洪水预报为龙头的非工程措施尤为重要。实践证明,采取这些非工程措施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把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9.
珠江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洪水的特征:一是峰高,量大,历时长,二是洪水遭遇情况复杂,三是西江,北江,东江洪水特性差异较大。珠江洪患严重,进入90年代以来,流域内频发大洪水,特大洪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20a来,由于堤防洪,修建桥梁,码头,管线,河道淤积,河口无序围垦,以及在河道内过量采砂,使河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引起水情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防洪抢险决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江泽民主席提到“兴修水利是安民兴帮的大事”,这对我们水利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现谈几点我的认识和意见:1当前急需进行的工作洪水过后的恢复工作量是极大的,尤其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更为紧迫,因为要准备明年渡汛。我们要动员全国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