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型盆景制作与博古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星焕 《园林》2010,(3):82-83
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虽是掌上之物,但却概括地反映了微缩的自然景观,素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美誉。它小巧玲珑,具有体积小、占地少重量轻、易搬运等耗电。笔者将一些微型盆景共置于扇形博古架中,再置放在红木琴桌之上,摆放在客厅一侧,一眼望去琳琅满目,生机勃勃,令人产生典雅古朴、赏心悦目之视觉感。如图1,《无声胜有声》组合盆景。  相似文献   

2.
林三和  梅星焕 《园林》2004,(4):54-54
西域传情树种:米叶冬青树高:14厘米赏析:裸根拔土而起,短干壮枝,顺势回蟠,簇叶翠冠,疏密有致。植株整体前倾,幸落方盆,稳坐波形书卷几高侧,重心随即后移。作品既不失平衡,又极富动感。画面冷暖色调对比恰当,明暗反差适宜。红色背景和“素衣少妇弹琵琶”摆件共同渲染了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3.
林三和 《园林》2004,(2):48-48
雏鹰欲飞石种:玛瑙石石高:12厘米树种:金边黄杨赏析:这是一盆微型附石盆景。作品采用近景特写手法,以天然玛瑙石为主体,盆面铺苔藓,崖缝嵌绿条、点墨淡妆,顺其自然,遐想空间得到拓展。怪石形状似雏鹰,独立岩巅。寸石当基地,黄叶充项圈,呈整装待发、跃跃欲试之姿势,给人以初生山鹰不  相似文献   

4.
梅星焕 《园林》2010,(8):84-85
微型盆景的产生,与上海特定的居住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历史关联。过去上海人口稠密,居住面积狭小,故只能采取以大见小等方法,在窗台、阳台和上海特有的"老虎天窗"等狭小场地养护盆景,由此生产了海派微型盆景,开创了盆景艺术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管涤凡 《园林》1995,(4):40-40
近年来微型盆景以其小而美的风姿取宠于人。从历届盆景展览情况观察,上海地区的微型盆景更受观众之青睐,这是因为此类盆景展品为数不多,而上海起步早,故展品以上海地区居多。再则上海地区的配置较为讲究,以盆来讲,式样新颖,色彩艳丽,做工道地,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以架来讲,必以红木为是。在大架内,每一小盆下也坐以红  相似文献   

6.
马文其 《园林》2004,(6):48-49
盆景艺术和绘画、诗词、造园等艺术相同,都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它们之间相互借鉴,诗词、绘画常取材于园林、盆景,而盆景的创作原理很多借鉴绘画理论。有的盆景作品就是受到某幅古画的启迪而创作的。盆景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流派众多,风格纷繁,但“万变不离其宗”,都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的基本原则,再结合创作者的才智,制作起盆景来就会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7.
8.
马文其 《园林》2005,(5):48-49
盆景的题名,始于宋代,发展至今,已是盆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树林盆景题名有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9.
潘玉华 《园林》2005,(9):48-49
岭南盆景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五大流派之一。它风格独特,造型、构图丰富多采,擅长表现自然美,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0.
张林生 《园林》2000,(5):45-45
柽柳枝繁叶茂,翠色如柏,姿态似柳,花色粉红,形若蓼花,枝细而柔,自然下垂,婀娜多姿。借鉴到盆景造型中,就成为垂枝式盆景的特色。桩苗选择用柽柳作垂枝式盆景,多从野外取老桩。老桩基本形态好,加工方便,容易成型。而扦插繁殖的苗木则寿命短,树态欠美,造型也较困难。要选择树干有一定的弯度和高度的柽柳老桩,如树桩直立,枝条下垂会显得呆板,动势不足树桩太短,则难以显示枝条下垂、随风飘拂的姿态。一般早春掘取的树桩,经过“养坯”及艺术加工,两年  相似文献   

11.
邵忠 《园林》1999,(6):42-43
朱子安(1902~1996年)幼年随父从艺,早在30年代,即与周瘦鹃结为艺友。1956年朱子安经周瘦鹃介绍参加园林工作,专事盆景。他在盆景培植与制作技艺上,大胆改革,推陈出新,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确立了苏州盆景在中国盆景艺术界中的显著地位,并在历次省和全国盆景展览、评比中屡屡获奖。1989年9月国家建设部授予朱子安“盆景艺术大师”称号,为当代苏州盆景艺术的“巨匠”。朱子安艺术创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花汉民  刘玉莲 《园林》1995,(3):34-35
如皋市是一座已有1580年历史的苏北文化古城,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如派盆景(也称通如派)。其中最典型,最能体现如皋盆景艺术特色的当数“S”两弯半。并由此衍生出“一弯半”和“三弯半”。如皋盆景起始于北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本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如皋盆景之所以能汇流成派,秉仗的是自己的艺术特色。如皋盆景老艺人称如派盆景为“寸折寸弯鸡爪翅,云头雨足美人腰”。其  相似文献   

13.
邵忠 《园林》2005,(4):50-51
盆景,即盆中之景。由此可见盆钵在盆景艺术中的重要性。盆钵不仅是容器,它本身也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历来就有“一景、二盆、三架”之说。  相似文献   

14.
15.
施奠东 《园林》2001,(9):40-40
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盆景艺术源远流长,南宋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记述了当时盆景生产的盛况:“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塍诸园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几多为龙蟠飞禽走兽之状”。明代浙东鄞县人屠隆在《考槃余事》一书中提到“盆景自古以天目松为最古雅”,并以宋之时期四位画松名家的表现手  相似文献   

16.
花汉民  刘玉莲 《园林》1995,(4):41-41
如皋绿园盆景为什么能迅速称雄世界花卉市场,这只要作一番比较就可初见端倪。不可否认,绿园的盆景艺术,根植于如皋盆景的传统之中,并广采众长,兼收并蓄了祖国盆景艺术中各流派之精华,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绿园盆景并自成体系。可以这样表述:绿园盆景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并以一种外在  相似文献   

17.
许介文 《园林》1998,(5):44-45
山水盆景是运用山石,通过艺术构思,把大自然的岚光峰色,加以概括和典型化,收罗于咫尺浅盆中,再现名山大川的壮丽风貌。山水盆景的美,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自然美是石头本身的美,艺术美是石头加工造型后的形象美和渗入人的思想情感的意境美。石态美宋人孔传论石说“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负土而出,状为奇怪,或岩窦透漏,峰岭层棱,其类不一,至有物象宛然,得于仿佛。虽一峰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瑰丽可爱,大可列于园馆,小可置于几案……”说出了石美的态势。石头本身就有“瘦、透、漏、皱”美的特点。瘦者体态窈窕,风骨俏丽;透者玲珑剔透,轻盈明快;  相似文献   

18.
19.
20.
濮毅东 《建筑知识》2013,(9):320-320,322
本文介绍了金银花的外型特征、生长习性,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盆景制作的要求对其上盆栽植、养胚、造型、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为金银花在盆景制作上的应用探索出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