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最初车辆跟驰行为的提出到最后较完善的车辆跟驰理论的形成,作为微观交通流最基本的行为之一,车辆的跟驰行为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首先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发展历程做了介绍,接着分别从不同控制的交叉口、车辆安全间距、非机动车跟驰行为和考虑侧向车影响的四个角度对目前车辆跟驰行为的研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在实际交通特性下实现车辆跟驰行为和交通宏观现象的统一分析成了重点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弯度与坡度的跟驰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浩  马寿峰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1):106-111
车辆跟驰在近几年的交通工程与安全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现有的交通流理论中跟驰模型较少考虑道路的几何形状(坡度与弯度)对跟驰行为的影响,从车辆在有坡度与弯度的道路上行驶的受力作为出发点,分析得出车辆在道路转弯半径不同时的安全行驶的条件,在坡道上行驶时汽车牵引力以外的加速度以及习惯性的行驶行为,并通过这些因素对跟驰模型进行了修正,从而得到了一种适用于具有弯度与坡度道路的跟驰模型,最后用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证明了使用该模型进行跟驰仿真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9)
为了分析交通流在稳定状态和非稳定状态下的交通排放特性,基于最优速度交通流跟驰理论和连续控制系统稳定性理论,推导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对连续交通流模型进行离散化分析,得到其离散表达式;建立车辆运动与典型CO2排放之间的计算式;对稳定交通流和非稳定交通流情况下交通排放分别进行了仿真,得到交通流稳定性对交通排放的影响情况:在稳定交通流下,扰动对交通排放的影响较小;而对非稳定交通流,交通排放随扰动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蓬勃展开,司机行为和车辆运行特征认真分析了跟驰模型的特性,对线性跟驰模型和非线性跟驰模型作了具体阐述,从微观角度研究司机、车辆在快速路中的行为特征,是构建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5)
在开放边界条件下,基于车车通信(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IVC)的耦合映射(coupled map,CM)跟驰模型的牵制控制对交通流有致稳作用。从网络的角度,模型中的每辆车可以视为节点,并挑选特殊的节点对其施加反馈控制,反馈控制系数基于控制集方法。对比原先的车辆跟驰模型,我们的控制模型能够有效的抑制车辆堵塞。  相似文献   

6.
交通流的有序运动与混沌运动相互转化现象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Matlab软件编制皮埃莱(Bieriey)模型来产生仿真交通流。在一定的参数组合下,仿真研究了交通流车队中前后车辆之间的车头间距的变化过程。分析了这种车头间距变化过程的曲线。给出该曲线的二维(间距差与速度差)和三维(间距差、速度差、时间)相图。从相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存在奇怪吸引子,这说明基于跟驰模型产生的交通流存在着混沌现象。从相图还可以清楚地看出交通流混沌运动与有序运动之间的转化过程。联系交通流的实际情况,对仿真结果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仿真交通流混沌现象的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基于跟驰模型的交通流混沌传播特性问题。用Matlab软件编制皮埃莱(Bierley)模型来产生仿真交通流;在一定的参数组合下,仿真研究了交通流车队中前后车辆之间车头间距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这种车头间距的变化过程的变化曲线,说明基于跟驰模型产生的交通流存在着混沌现象。为了说明交通流混沌具有传播特性,给出了正弦干扰和一次性梯形干扰两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并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城市互通立交交织区由于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复杂、车速稳定性较差,成为了制约交通安全的瓶颈路段。为明确城市互通立交交织区的交通运行特性,利用交织区多人模拟驾驶试验获得的车辆轨迹数据,从速度、跟驰和换道行为表征交织区运行特性。首先,根据上海市北虹立交建立互通立交BIM模型,并基于Unreal虚幻平台进行交织区真实交通流场景还原;其次,制订交织区多人模拟驾驶试验方案,获取交织区多个车辆的轨迹数据;最后,分析交织区的速度特性、车辆跟驰特性、车辆换道特性,揭示交织区车辆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9.
应用分子动力学研究车辆跟驰特性,探索车辆需求安全距离及其应用模型构建.跟驰状态下,驾驶员不仅要考虑避免与同一车道前后方车辆发生碰撞,还要将侧向间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建立前导车处于匀减速行驶状态下的需求安全距离模型;研究分析侧向干扰因素的影响以及纵向间距和运行速度对侧向间距产生的影响作用,并建立侧向需求安全距离模型.运用试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对需求安全距离的科学预测有利于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研究驾驶行为特性能够在微观层面深入认识交通个体特征,为交通行为建模(例如跟驰模型、换道模型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挖掘宏观层面的交通流运行特性和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因此,构建系统性的硬件平台与软件环境以及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实现对驾驶行为特性数据进行观测,是支撑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对现有驾驶行为特性数据的实验观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高点录像法、模拟驾驶法以及车载实验法这三类典型观测方法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实验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准确地解析车辆间跟驰驾驶行为,充分考虑到驾驶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引入心理场理论对车辆的跟驰行为进行建模。研究利用车辆历史轨迹数据,提取车辆动力学指标并使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驾驶风格分类与判别,得到表征驾驶人驾驶风格的感知系数、反应系数和驾驶风格修正系数并将其引入到心理场中,对心理场效应进行分析,基于全速度差(FVD)模型,建立起考虑驾驶风格的心理场跟驰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不同驾驶风格类型的驾驶人分别进行参数标定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心理场跟驰模型相比原FVD模型、相互作用势模型能更准确模拟车辆的跟驰行为。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志是通过文字、图形和符号向车辆、行人传递指示、指路、警告、禁令等信号,管制和引导交通流,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驾驶模拟舱,安排不同类型驾驶员在典型公路进行模拟驾驶,并通过Face LAB眼动仪获取驾驶员视认过程中的注视行为参数(注视次数、注视时间)。从交通环境、驾驶员、交通标志三个角度出发,定量化地研究交通车速、驾驶熟练程度、标志类型三个因素对交通标志视认性的影响,从而得到驾驶员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对交通标志的视认性规律,为评价交通标志设置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9)
为了验证车载激光雷达设备能否用于跟驰数据的采集,通过在乌鲁木齐市快速路的实地实验,进行了基于车载激光雷达设备的实时动态跟驰数据采集过程。选取安全距离模型作为评价模型,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后车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并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通过对比车头间距的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的轨迹曲线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检验值基本吻合,模型可以描述不同状态下驾驶员的跟驰特性。因此,利用车载激光雷达设备对跟驰行为的数据进行采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强度机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生 《山西建筑》2005,31(22):143-144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混凝土的强度机理,论述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若干因素,指出通过改变水泥石、水泥石-骨料的界面及骨料强度就可以改变混凝土整体强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VISUM宏观仿真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及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观分析方法和宏观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从VISUM在实际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中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路网评价的具体理论和方法作了介绍,并提供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6.
港区交通不同于一般城市交通,它服务于集疏运交通,主要以货运为主,大型车比例较高。大型车行驶过程中和停车需要较大的车道空间,转弯时需要占用较大面积,同时,大型车行驶速度较慢且加减速性能较差(特别是在超载的情况下),导致驾驶员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从车辆特征以及交通流特征2个角度论证港区道路的交通特性,为道路的分级、交叉口以及出入口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宏观交通流模型对高架道路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评价。在模型的选择上包括三个基本模型:递推模型、起始—到达模型、起始—终点模型。利用递推模型分析了上海市中心城区高架道路交通流状态。并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可见模型从宏观层次上能充分反映高架交通流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从而分析、评价了高架道路各路段的交通运行状态,指出了高架道路的交通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混凝土的强度机理 ,论述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9.
韩政 《规划师》2009,25(11):48-52
针对现行开发强度控制面临的困境,提出在宏观层面,可从城市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结合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人口及用地规模,进行建筑总量预测;在中观层面,根据宏观层面确定的开发强度,结合分区规划,对影响开发强度的区位、交通、环境、美学等因素进行分析,形成片区级空间单元综合评价值;在微观层面,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调整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规范对隧道和互通式立交间最小距离规定存在的不足入手,统计分析隧道与互通式立交间由于距离过短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概率论原理,建立考虑车辆加减速方式、驾驶员操作习惯等影响因素的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净距计算模型,得到不同设计速度、车道数情况下的最小净距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