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3)
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学的基础要求。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体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就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措施详细探究,希冀能通过理论研究,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并将其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形式有机结合,是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品德教育新模式的关键,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党和国家十分关心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问题,及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高职院校在积极探讨如何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5)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历经多年的努力之后,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教育实效性来看依然堪忧,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队伍、教育质量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发展中不断获取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教育实效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着力于增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全面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符合心理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5):47-53
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塑造学生积极向上心态与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以积极心理学为内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起高职院校"1+2+N"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模式,即以积极心理理念为指导(1个理念),抓实心理健康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2类教育),开展多样化培育路径(N条路径),为高职生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提供可行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深化及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心理健康课程越来越注重改变传统说教的教学思想,提倡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快乐的学习者、积极勇敢的探索者,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不断感悟、不断学习,从而培养其认知、技能等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理念,强调学生除了掌握课堂知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班主任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中坚力量,对学校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引导、教育、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所以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管理者、组织者,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中小学校也开展了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传统教育理念之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十分被动,那么在新时期就需要明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取向,争取整合相应的资源,从心理健康视角进行专业化的教育,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更好的状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与资源整合做出阐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7)
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普及并推广幸福教育理念,是当前积极心理学运动发展的新方向。教学内容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既是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结合课程建设的体会和教学反馈,在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体现通识教育之义、立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体现本土化的特色、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以从认识与体验幸福、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认知、积极的人格、积极的人际关系、压力的积极管理与积极压力、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的自我改变这八个方面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板块。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应在指导理论上有所创新,结合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理念,沈阳工学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建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探索,形成能够适应民办高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旨在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