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自制的正仲氢转化催化剂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经连续反应100 h后,其活性不下降;正仲氢转化催化剂的烘干温度由60℃烘干到适当程度后再升到130℃为宜;煅烧温度超过155℃的时间太长会使活性有所下降;活化温度不宜超过200℃。  相似文献   

2.
以硅溶胶为硅源,蔗糖为碳源,采用低温碳热还原法合成了SiC微粉.低温处理过程为室温到800℃,升温速率为6℃/min.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蔗糖-硅溶胶混合前驱体转化为球形碳颗粒和SiO2的混合物.800℃以上的升温速率为15℃/min.低温处理后的反应前驱体在1700℃下反应1h全部转化为β-SiC,产物的颗粒尺寸在1μm左右,为近似球形的颗粒.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延长反应时间能增加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HYSYS建立轻烃回收装置工艺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选择低温分离温度、脱乙烷塔底温度和脱丁烷塔底温度为回归参数,基于响应面方法(RSM)建立装置C_3收率等考察指标与回归参数间的回归模型与优化模型。经分析得到,低温分离温度、脱乙烷塔底温度和脱丁烷塔底温度可显著影响装置C_3收率,且显著度大小关系为:脱乙烷塔底温度低温分离温度脱丁烷塔底温度;脱乙烷塔底温度与低温分离温度间交互作用大于脱乙烷塔底温度与脱丁烷塔底温度间交互作用。以C_3收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LPG满足GB 11174—2011为约束条件,对优化模型求解得出最优操作参数:低温分离温度-72℃、脱乙烷塔底温度30.5℃、脱丁烷塔底温度138.0℃。在此条件下,装置C_3收率理论上可提升6.15%。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粒径为20目、1 ~3 mm和3~6mm的三种橡胶颗粒制备四种橡胶填充的混凝土.测试混凝土试件在0℃、-10℃、-20℃的低温和常温20℃下的抗压强度,并用电镜扫描低温后橡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分析了低温下橡胶混凝土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低温环境下得到改善,橡胶颗粒的尺寸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影响.直观现象为:橡胶颗粒尺寸越大,温度越低,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大.在试验中,当温度为-20℃时,粒径为3~6 mm的橡胶混凝土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郭磊  张鲁琦  王晓睿  汪传生  张磊 《橡胶工业》2019,66(7):0542-0546
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六棱剪切转子密炼机实现废橡胶在低温条件下的再生,并利用五因子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低温密炼工艺参数对废橡胶再生效果的影响。试验得出的低温密炼法最佳再生工艺参数为:剪切混炼时间12min,转子转速60r·min~(-1),填充因数0. 75~0. 80,压砣压力0. 8 MPa,冷却水温度4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再生橡胶综合物理性能最佳,再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建立以正二十烷为内标物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美金刚原料药的含量和有关物质.使用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mm,0.5μm 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30℃,保持8 min;再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保持8min;以相同速率降温至130℃,保持2 min);载气为氮气(恒流),流速2.5 mL/min;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60℃;FID检测器温度260℃.结果表明:盐酸美金刚在0.2~2.0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9%,最低检测限100×10^-6,降解产物和中间体均能与盐酸美金刚完全分离.该气相色谱内标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专属性好.  相似文献   

7.
高连香 《广东化工》2012,39(11):98-99
利用油气设计常用软件对某工程全线沿程温度变化进行模拟。本工程输油管道在冬季-10℃的低温情况与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最大停输时间为5 h 17 min。在停泵过程中,管道前端温降较快,后端则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GC9800TFP型气相色谱仪分析了化学合成的异丙硫醇含量.结果表明:在柱温50℃、汽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50℃、载气流速1.4 mL/min、分流比50∶1、进样量2 μL的条件下,色谱分离效果好.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得精密度实验的标准偏差为7.12×10-4,回收率在98.75%~101.25%之间.外标法不需要校正因子,准确性较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能源化工行业常见产物甲醇作为溶析剂,研究了在低温条件下(≤0℃)溶析结晶回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的调控方法,并结合氯化钠回收率与能耗分析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温度从20℃降低至-25℃时,氯化钠回收率由35.02%~52.07%提高到44.20%~62.81%,低温条件显著提高了氯化钠回收率。同时,随着温度降低,溶析结晶氯化钠晶体粒径变小,晶体形状由长方体逐渐变为正方体。当温度为-25℃,初始浓度300 g/L,搅拌速率500 r/min,搅拌时间60 min,醇水体积比2∶1时,低温溶析结晶法氯化钠回收率可达57.97%,能耗仅为三效蒸发的69%。本文研究甲醇溶析剂低温溶析工艺,为能源化工行业高浓度氯化钠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六面顶压机,实现了Al/AlN陶瓷材料的超高压烧结,对比研究了La2O3对烧结体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助剂烧结时,烧结体致密化在1300℃-1500℃才表现出来;而La2O3在低温1100℃-1300℃就可以表现出助烧特性,烧结体在1500℃保温30min就可以达到最大致密度。在压力为5.0GPa、温度1500℃、烧结周期为50min的条件下,得到的烧结体显微结构致密,晶粒大小均匀,多为六角晶形。  相似文献   

11.
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以Ru/C为催化剂,利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用量为100 m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为10. 0 g、催化剂质量为0. 5 g、100℃和4 MPa条件下反应20 min,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为99. 9%,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的选择性为98. 9%。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三氟化硼-苯甲醚化学交换精馏法分离富集硼同位素的试验研究中裂解生成的10BF3气体的特殊工况,对其进行了提纯收集工艺研究。采用低温精馏法的原理对10BF3进行提纯,并且利用气体全冷冻式液化法对其进行收集试验。采用PRO/Ⅱ软件进行模拟得到,在-68℃的分离温度下,提纯10BF3的丰度达到95%以上,并且保证纯度(质量分数)为94%,其收率可以达到96.2%。另外选择液氮冷阱温度为-110℃对10BF3进行全冷冻液化收集,循环利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以废治废理念指导下开发出一种钢渣还原回收利用的新途径.采用微波技术以高碳粉煤灰为还原剂对转炉钢渣进行还原,对原料的升温特性、还原效果和产物磁选分离情况进行了研究.粉煤灰和钢渣都具有很好的吸波性能,在1.5 kW微波功率条件下升温速率分别达到213℃/min和75℃/min.铁的金属化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超过850℃时趋于平缓,达到86.3%.采用湿式弱磁选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在0.074 T磁场强度条件下,得到铁品位为64.8%的铁精矿,对应于钢渣中铁的回收率约为52.7%,是原钢渣直接磁选回收率的2.32倍.  相似文献   

14.
从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两方面对氨和二氧化碳低温条件下生成氨基甲酸铵反应进行计算,论证一种低温精馏三聚氰胺尾气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0~160℃范围内,反应为快速反应且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温度越低,反应不可逆性越大;温度降低到92.6℃,开始有氨基甲酸铵生成,进一步降低温度至60℃,二氧化碳转化率达到99.96%;采用改变三胺尾气总压力或改变原料气组成的方式不能解决低温精馏过程出现的反应问题;低温精馏工艺不适用于三胺尾气碳氨分离。  相似文献   

15.
采用煅烧-铵盐两步浸出法对磷矿浮选尾矿中的钙和镁进行回收,考查了铵盐种类及用量、固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氧化钙和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磷矿浮选尾矿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 000℃、煅烧时间为60 min。在氧化钙与氯化铵摩尔比为1∶2.2、固液比为1∶7、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氧化钙的浸出率为56.69%,氧化镁的浸出率为4.29%,较好地实现了钙镁分离。在氧化镁与硫酸铵摩尔比为1∶1.4、固液比为1∶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氧化镁的浸出率达83.43%。煅烧-铵盐两步浸出法能有效实现对磷矿浮选尾矿的二次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Al-Sn-Ga-Bi-Pb-Cd新型铝合金阳极,研究铝阳极在常温及低温海水中的电化学性能和腐蚀形貌。结果表明:低温海水环境使铝阳极开路电位正移,20℃时开路电位约在-1.23 V(vs.SCE),4℃海水中开路电位偏移至-0.91 V。低温海水环境使电荷转移电阻(Rt)增大,减弱了合金的活化能力,20℃下Rt为1.56 m~2,4℃时增大到3.39 m~2。恒电流放电实验显示,20℃海水中阳极激活时间为5 min,稳定电位达到-1.31 V,而4℃时激活时间为30 min,稳定电位为-1.15 V。铝阳极溶解为局部腐蚀,电流密度在3 A/dm~2使铝阳极溶解更为均匀,溶解过程有部分金属发生脱落,腐蚀产物主要为氢氧化铝以及少量镁钙的氢氧化物。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对苯胺及其五种衍生物进行分离与同时测定的方法。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如下:HP-5MS空心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温度70℃,以20℃/min升至150℃,保持1 min;以氮气为载气,流速为5.0 m L/min;尾吹气(氮气)流速为30 m L/min;氢气流速为35 m L/min;空气流速为400 m 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μL;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32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六种组分在4 min内全部出峰,达到较好的分离,实现对组分的分离与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确立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中低温分离单元的最佳制冷流程,采用PRO/Ⅱ8.2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低温分离单元进行模拟计算,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低温分离效果的影响,分析并确立了最佳分离温度和压力范围;在分离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分别比较了丙烯+乙烯级联制冷、丙烯预冷+混合制冷和丙烯预冷+富氢气膨胀制冷3种制冷流程的公用工程消耗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产品压缩机出口压力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小,在确保下游装置能够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分离压力应尽可能低;分离温度是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较为经济的分离温度为-90—-100℃;相对于其他2种流程,丙烯+乙烯级联制冷流程具有技术成熟、能耗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更适合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温度、压缩应变和时间3个主要因素对异戊橡胶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及-25℃下,胶料低温结晶时的饱和压缩应变为40%;在-40℃下,胶料低温结晶时的临界压缩应变为35%左右。在0℃下,胶料低温结晶发生较为明显的时间区间为2-4 h;在-25℃下,胶料低温结晶发生较为明显的时间区间为4-8 h。在-40℃下,压缩变形量在30%以下将会延迟胶料低温结晶现象的发生,压缩变形量在40%以上时将会诱导低温结晶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EP29LPSP是一种设计用于低温条件的双组分环氧密封胶。它可经受象-269℃这样的低温,可耐低温冲击(如在5~10min内从室温下降到液氮温度)。该胶的混合比例为质量比100:65,室温下固化(有少量放热),在54~74℃下热固化6~8h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