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的培养符合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科交叉"发挥着重要作用。江汉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将"学科交叉"的概念贯穿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中,并通过论坛、竞赛和项目等多平台促进多学科间融合与综合发展,以期为多学科交叉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和国家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充分分析材料化学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实际,提出适合材料化学专业、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工科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和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发生变化:由知识单一型人才转变为知识复合型人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方式是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趋势,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改革的方向,同时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理念一直在引导高校中一些学科不断进行探讨,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化学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化工过程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现状,进而从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更新、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几方面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表明,该项研究对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樊玲玲  汤磊  李永 《广州化工》2022,50(1):109-111,114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并将药学专业相关学科进行紧密结合.以多学科交叉型开放性实验教学为载体,通过文献检索、方案制定、有机合成、谱图解析和生物活性评价等多个环节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开放性实验是对传统"照方抓药"教学模式的有利补充,值得在其...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14)
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类专业的支撑。结合地区新材料、新能源的背景需求和学校的教育发展方针,积极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和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大平台,营造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成长氛围,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式培养和研究型学习的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复合型材料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面向新工科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南京工业大学构建了多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交织的大学生"创客梦工场",建立了"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协同育人环境。通过重点打造工业网络化智能控制创新平台、新能源智能化控制创新平台、嵌入式"口袋"创新平台等智能制造创客平台,从院创客实验班、校创客梦工场到国家级科技创业实践三个层面,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客、创业"多学科协同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强化了创新人才培养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创新教育+项目孵化+投资基金+创业服务"的创新创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对工科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本文提出计算机虚拟仿真、化工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和安全环保几个方面与化工原理实训进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舒洪波  梁倩倩  杨汉坤  李威 《广州化工》2022,(7):239-240+243
物理化学本身作为高等院校培养化学、化工、材料等高等专业人才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特点。随着多学科交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理化学方向人才培养需求和要求与日俱增,使得物理化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非常迫切。本文针对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本单位的初步探索,从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转变考核方式及加强教学科研相互渗透等方面开展物理化学课程改革,为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而且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卫生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进行结合,重组教学内容,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对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培养适应现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化工专业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国杰  张燕  禹慧明 《广东化工》2010,37(4):218-219
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辩证统—、相辅相成的关系,生物化工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兴学科,生物化工专业本科生应着重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自觉性及主动性,实现教学和科研的互动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立德树人统领专业建设全过程,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粮油资源化工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专业的课程建设,强化“融通实践,协作育人”的实践教学建设;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设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教学团队;构建内外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体系,加强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金燕仙 《广东化工》2012,39(5):257+259-257,259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进行实验改革,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而近年来,我们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特色及科研热点领域,设计了一个材料化学专业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该实验涉及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的相关学科综合知识,交叉融合多学科领域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经多届高师学生综合性实验检验,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生物制药专业属多学科交叉实践型专业,科研训练是培养该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以科研训练推进该校生物制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及效果评价,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指出,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科研创新人才。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应注重强调应用性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针对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评体系出发,阐述了教学过程中优化课程体系、结合科研前沿、注重综合能力训练的必要性,介绍了面向问题学习和面向课题实验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传统的化工行业也衍生出新的产业领域和方向。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行业对化工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在新工科建设中,将化工与材料、化工与能源、化工与环境、化工与信息技术进行交叉融合,开展化工类专业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化工+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新机制,提出了一套“化工+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方法,为综合性大学的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理工综合性学科,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为培养高水平应用性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我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制药工程专业是由化学、药学、中药学、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工科专业,针对区域性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三大类学科知识在制药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的份量,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通过不同课程的融合构建课程模块,有利于促进区域性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和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唐山学院智能小车教研团队结合优势学科和交通发展特色,以"智能小车"的教学、竞赛、科研、教研和课程思政等环节为抓手,设计跨学科深入融合的教学体系,开展智能小车仿真和研制、人工智能控制和机械设计实现等相关内容的科研和教研活动,进而促进跨学科的融合支撑,着力培养交通特色鲜明的信息类创新型应用本科人才。经过实践,在教学、竞赛、科研、教研和课程思政等方面成果颇丰,探索出一种符合唐山学院专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校其他学科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创新的脊梁。本文对于组织形式和激励形式,多学科交叉创新的原则,导师指导形式和资源配置形式进行了探讨,探索了一种适合地方工科高校的研究生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向国际化、大众化对地方工科高等学校的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需求,以期为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