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穆荣岗 《中国皮革》2022,(1):137-140
丹寨苗族蜡染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底蕴积极丰厚,艺术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其得益于独特的图案设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流行元素逐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皮革制品与蜡染工艺的融合,不仅可赋予皮革制品丰富的文化色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丹寨苗族蜡染工艺的传承.据此,本文主要对皮革制品的丹寨苗族...  相似文献   

2.
钟丽娟 《中国皮革》2022,(3):136-139,143
蜡染形式多元化,类型丰富多彩,题材涉及广泛,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蜡染和皮革的密切结合,所印染生成的图案,典雅质朴,大方得体,具有深刻的民间艺术特色.特别是与蜡染绘画艺术有机融合之后,应用于皮革制品,不仅可印染出别致的皮革制品,还可进一步促进传统纹样和现代设计实现高度结合.据此,通过蜡染绘画艺术概述,深入分析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苗族传统纺织技艺的代表,苗族蜡染及其独特纹样不仅深植于苗族文化和历史之中,亦成为现代设计领域追求创新的重要资源。文章着重于探讨苗族蜡染纹样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融合与应用,探索保留传统纹样文化精髓的同时满足现代审美标准的路径。通过对苗族蜡染的历史背景、纹样特点及其在现代女装设计应用实例的深入分析,展示了苗族蜡染纹样为现代设计带来的新灵感,及其在提升现代服饰的文化艺术价值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蓝印花布的记忆根植于江南流域。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不仅是江南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江南文化的具象载体。文章从江南文化的视域出发,进一步探索江南诗性文化的特征与源流,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质,将富有江南艺术审美风格的蓝印花布技艺运用于皮革制品的创新设计中。通过工艺实验与设计创新,结合现代化时尚女包设计特点与当代女性的审美特点,创造出具有江南非遗文化语境与情感温度的人文服饰品,为皮革制品设计的文化交融路径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蜡染和扎染作为我国传统的手工印染技艺,不仅历史内涵悠久,而且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彰显设计的艺术品位,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开始注重蜡染和扎染艺术图案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蜡染作为我国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之一,因其具有的悠久文化和艺术价值,在纺织品设计当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蜡染工艺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为弘扬中国传统印染文化,文章以三星堆文化遗址中的青铜人头像为灵感来源设计图案,然后将传统印染工艺和现代喷涂工艺相结合,应用天然靛蓝染料和温变染料制作蜡染纺织品。结果表明,将温变染料应用在传统蜡染纺织产品的设计当中,不仅保留了蜡染的艺术特点,还赋予了其明显的感温变色效果,从而实现了将传统历史艺术图案、蜡染工艺和温变染料相结合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技艺,其图案丰富、色调素雅,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现以《蜡染-茶桌装饰》系列实践作品为例,分析苗族蜡染的艺术特征、图案寓意以及构成形式等,对创意设计产品的前期调研、创意设计与制作流程进行阐述,探索蜡染艺术与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形式与功能上的融合,以获得一套较为可行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苗族传统蜡染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对其丰富的图案元素和生态的植物染色技艺的有效传承的路径之一就是开启高校蜡染教学。现以传统蜡染的高校美术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分析传统蜡染工艺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现状,探索其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可能性,寻找适合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蜡染工艺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何凤 《西部皮革》2022,(6):124-126
丹寨苗族蜡染的视觉语言是丹寨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研究丹寨苗族蜡染的视觉语言,分析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探索蜡染视觉语言在现代设计中创新应用的方法,赋予蜡染纹样新的生命力,再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苗族的蜡染历史悠久,它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民艺,更是有生命的活化石。但目前蜡染技艺与城市主流生活的链接相对显得较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传统工艺的重视,蜡染艺术的深层文化内涵和丰富寓意的图案被运用到现代服饰中,并逐渐走向现代化。本文试从现代审美理念和设计理念出发,以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历史文化发展、化材质、色彩、图案、切入点分析蜡染图案在服装上的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贵州蜡染的纹样与文化内涵,探讨了贵州蜡染的造型特点与审美特征,分析得出贵州蜡染具有程式化、抽象夸张和通感互渗等特征。从蜡染的形式、材质与技艺等方面进行创新,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2.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已经存在几百年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随着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昆曲的设计价值也随之展现.本文从文创设计角度出发,从妆面、服饰、道具、舞台等方面分析昆曲的艺术内涵,并以纸盒,酒瓶,茶包等文创产品为例,提出昆曲在文创产品中设计应用的途径,以进一步宣传发扬昆曲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3.
从颜色、图案、材料的选择和服装制作等方面阐述了云南扎染、蜡染与现代时尚的结合,展示了古法扎染和蜡染的魅力,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技艺,阐述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和继承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何辉 《中国皮革》2021,(4):63-66
皮影戏是以传统皮革艺术为基础的戏剧,陕西皮影戏以源远流长的历程,优美独特的造型,精致的雕刻倍受欢迎,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皮影界都拥有一席之地,被称之为艺坛瑰宝。陕西皮影戏与其他派别皮影戏相比,无论是雕刻制作、唱腔、表演技巧都独具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通过分析陕西传统皮革艺术皮影戏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价值,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措施,即创建皮影文化品牌、以激励手段促创新、以政府支持打造平台,以期能够为皮影戏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李学伟 《纺织学报》2017,38(6):58-63
为进一步研究鲁锦民俗文化审美与其设计应用开发,对山东各地多次的实际考察调研,并结合鲁锦史料、收集的民间实物与当代艺术设计文化的对比分析,展开对于鲁锦文化背景、形态特征、情感世界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认为,鲁锦与齐鲁地域劳动人们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联,形成了自己悠久的民间艺术特色,呈现了浓厚的艺术原生态特质,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传统造物的观念;为了更好的促进鲁锦文化的持续发展,应凸显创意再设计价值,通过重塑鲁锦服饰设计的生态文化本质,推进鲁锦跨界设计新视域来展开探索鲁锦手工艺术在当代服饰文化环境中的应用价值,实现当代产品设计形态创新。  相似文献   

16.
满族刺绣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满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和特点。但随着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艺刺绣的发展已经面临危机。结合满族刺绣纹样的艺术特征,结合文创进行应用研究,为满族刺绣纹样寻求崭新的出路,使传统文化再次焕发光芒。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蜡染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歪梳苗是苗族的一支,主要居住在黔西北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使传统蜡染工艺在当地保存相对完好,并至今还在歪梳苗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田野调查的材料为基础,对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的传统蜡染进行探究。着重研究歪梳苗传统蜡染中材料与工具的准备,布料脱浆处理,画蜡,染色,脱蜡,清洗与后整理等制作工艺流程。分析、总结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传统蜡染近年来在所选用布料、熔蜡器、表现手法和应用范围的变化。现今的歪梳苗传统蜡染,所拥有的价值已不仅是其物质层面,更应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遗产而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程雁 《西部皮革》2022,(3):147-149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审美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在选购产品时,除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外,更容易被产品中蕴含的文化内容所吸引.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创意性而广泛受到大众的喜爱.中国画是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标准.从中国画中汲取设计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9.
杨春 《纺织科技进展》2012,(2):13-14,21
分析了莨绸文化渊源、传统工艺和隐含价值,探讨了当代莨绸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莨绸艺术特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柴颂华  凌惠惠 《纺织学报》2012,33(4):115-118
蜡染是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蜡染图案里面有很多与吉数“3”相关的艺术表现,它利用联想、以小见大、对比衬托等手法,再通过吉数“3”把其图案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直接表现出来,借彼显此,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效果。苗族劳动人民创造的蜡染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理想化、社会化,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的完美结合,呈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就是吉数“3”在蜡染中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