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三效热泵蒸发工艺在含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润发 《广东化工》2006,33(5):86-87,81
论述了利用含铜废液生产硫酸铜工艺中含氨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三效热泵蒸发工艺的运用,对工艺系统的设备及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论述,建议含氯化铵废水可以采用三效蒸发技术并可取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碱性蚀刻液的蚀刻机理、蚀刻废液的产生;综述了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再生方法及回收铜的工艺过程、技术特点和产品质量;简介了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再生处理及回收铜技术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多种含铜蚀刻废液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的"酸碱蚀刻废液自中和-酸溶解-还原超临界水热合成"组合工艺方案,将废液中铜离子制备为纳米铜粉。首先将酸性、碱性蚀刻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沉淀,再采用硫酸溶解沉淀生成硫酸铜溶液,最后采用该硫酸铜溶液进行还原超临界水热合成反应制备纳米铜终产物。该工艺方案具有流程简单、易大规模应用、可实现废液零排放和纳米铜粉制备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处理废液的运行费用约为3500元/t,制备的纳米铜粉可获得极高的经济收益,在蚀刻废液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线路板厂含铜蚀刻废液提取氧化铜后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采用文中介绍的方法分别处理以上废水,能实现对废水中的铜及氨氮的回收处理,处理后的废水中铜、氨氮、COD等含量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文中介绍的废水处理组合工艺具有加药量少、污泥产生量少、处理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对小苏打生产母液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三效蒸发回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工艺。该工艺母液循环蒸发,无废液排放。氯化铵回收率达到46.24%,氯化钠回收率达到72.27%,所得氯化铵产品均达到合格以上。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1、由含铜废液回收金属铜美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一种由含铜废液回收金属铜的新技术,它采用旋风粒子分离器。这种技术尽管也适用于处理电镀废液及其它含铜、镍、铬等金属废液,但主要是用于制造印刷线路板过程中废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三效错流降膜真空蒸发低浓度氯化铵废水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钾流程中排出的废液严重污染环境。分析了含氯化铵工业废水蒸发回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确定了回收的工艺流程,采用三效错流降膜真空蒸发工艺,有效地解决了能耗过高、设备腐蚀严重、氯化铵升华等技术难题。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设备和运行费用低的特点,经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印刷线路板含铜废蚀刻液的回用处理(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印刷线路板铜蚀刻废液的回用处理工艺(如电解再生法、氧化再生法)及其所用材料(包括电极和萃取剂),概述了几种从铜蚀刻废液中回收资源的方法(如利用碱氨蚀刻废液制备胆矾或氯化亚铜).  相似文献   

9.
利用PCB碱性蚀刻废液制备高纯度纳米铜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从碱性蚀刻废液中制备高纯度的纳米铜粉,以回收碱性蚀刻废液中的铜。研究了还原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纳米铜粉形貌、粒度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纳米铜粉的最佳还原剂为水合肼,最优工艺条件为:PVP(聚乙烯吡咯烷酮)0.003g/L,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002g/L,n(N2H4.H2O):n{[Cu(NH3)4]2+}=1:3,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30min。采用最优工艺可制得球状、粒径在100nm范围内、纯度高、抗氧化性好的纳米铜,对碱性蚀刻废液中铜的回收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碱性蚀刻废液的综合利用-水合肼还原回收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回收碱性蚀刻废液中铜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台肼用量3.5mL,反应时间40min,0.05mL催化剂LA和1.5mL催化剂LB,铜的收率为68.6%。回收锕后的碱性蚀刻废液可重复利用,用于配制新的蚀刻液,基本实现零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1.
传统己内酰胺废液浓缩工艺存在着能耗高、排出废水氨含量高以及装置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处理己内酰胺废液的新型浓缩工艺。工艺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脱氨预处理,通过预脱氨罐和废液脱氨塔两套系统对废液进行反复脱氨处理;控制预脱氨罐中烧碱的加入量,利用废液脱氨塔塔顶的二次含氨蒸气对预脱氨罐中的废液进行高温解析,以较低的能耗脱除废液中的氨,并加以回收利用;第二步是浓缩处理,通过废液汽提塔对废液进行蒸发浓缩,利用二次蒸汽再压缩技术进行蒸发,采用电能替代蒸汽消耗的方式,有效降低能耗成本。优化后的设备数量只有传统浓缩工艺的一半,装置建筑面积大大减小。以年产1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为工程实例,采用新型浓缩工艺每年可节省约721万元的能源运行成本;每年回收氨水473.7t,同时间接减轻废水处理厂对含氨废水的处理成本;新工艺所需的项目建筑面积仅为传统浓缩工艺的1/3。Aspen理论计算和实际工程实践的数据表明:本工艺节能优势明显,从工艺源头上消除了氨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加以回收利用,同时有效减少了建筑面积。  相似文献   

12.
在回收处理硝酸体系含铜废液的过程中,通过控制中和条件,除杂预处理后得到硝酸铜精制液,再采用蒸发降温结晶直接制备硝酸铜,同时实现了铜及硝酸根的资源化,解决了传统工艺大量硝酸根废水难以处理排放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葛兆伟 《广东化工》2014,(1):115-116
文章主要论述一种新型酸性蚀刻废液处理方法,在特制石墨蒸酸釜内加入定量的酸性蚀刻废液及98%硫酸,在蒸汽不断加热下使得反应液内部氯化氢气体不断逸出,通过冷凝回收盐酸,同时所得粗品硫酸铜通过重结晶除杂的方法得到高品味的电镀级硫酸铜。该处理工艺全过程无废水产生,回收盐酸回用于蚀刻液的配制,达到了资源回收利用之目的,所得铜产品提升了其附加值,是当前所有处置工艺中最环保的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印刷线路板含铜蚀刻废液经电解回收铜后,残留硫酸根质量浓度仍高达72 g/L,盐度极高,难以后续生物处理。采用优化三步沉淀技术,溶液中硫酸根质量浓度下降到4.1 g/L,硫酸根回收率为94.33%。然后用Na OH直接沉淀Cu2+,溶液中Cu2+从748 mg/L下降至4 mg/L,铜的回收率高达99.37%。该技术既去除了废水中大部分的盐分离子,又回收了硫酸根和铜,为后续生化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发泡铜作阴极材料, 从稀的酸性镀铜废液中电沉积回收金属铜,测定了阴极极化曲线,考察了pH值、电解液循环速率、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对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用发泡铜作阴极材料,可有效地处理含铜废液和回收金属铜,将含Cu2+ 200 mg/L的废液在1.2 A/dm2表观电流密度下处理至含Cu2+ 0.5 mg/L以下,平均电流效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电镀与涂饰》2006,25(9):62-62
恩达电路和深圳拓鑫公司共同完成的“印制板含铜废液回收处理设备”,在月产2.5万平方米的规模下,去年恩达公司利用反渗透技术,使60%以上的水资源得到回收利用,余液处理重新用作蚀刻液,实现  相似文献   

17.
铜氨废水处理与废铜液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某电子厂生产电路板过程中产生的镀铜废液,废水回收处理方法,介绍应用高质量浓度含铜废液制取工业硫酸铜与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和流程,铜氨废水的处理要用破络添加混凝剂沉淀后可达标排放,对调试,运行中一般故障的排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选用LIX-54作为萃取剂从印制板蚀刻废液中回收铜.探讨了萃取系统的一些条件.对含Cu107.39g/L和NH3128.4g/L的蚀刻液,经3级萃取即可达到含Cu约30g/L,并基本不萃氨,萃余液可返回蚀刻液.实验还考察了萃取剂的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化学镀铜废液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属于危险废物,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方法]基于破络沉淀的原理处理化学镀铜废液,以回收其中的铜。研究了不同促进剂、促进剂投加量、初始pH和反应时间对铜回收效果的影响,再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对回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优的工艺条件为:促进剂CAT-2投加量10 g/L,初始pH 14.0,反应时间48 h。在该条件下处理后废液的总铜浓度由初始的3 680 mg/L降至1.00 mg/L,铜回收率达到99.97%。[结论]采用破络沉淀法可实现对化学镀铜废液中铜的有效回收,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沉淀法分别以酸性蚀刻废液、酸性和碱性混合蚀刻废液制取氧化铜,并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性蚀刻废液和混合蚀刻废液中铜离子沉淀的最佳pH值分别为9和4.3,氢氧化铜沉淀的最佳分解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0℃和30rain,采用自来水洗3次、纯净水洗3次的洗涤方式,可有效去除沉淀中的杂质氯离子和铵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