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应对城市空间无序增长、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法忽视了生态要素在生态系统中流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造成生态保护存在"只重资源、不重系统"和"只重保护、不重修复"的问题。研究借鉴生态安全格局理论,提出"源地+廊道+缓冲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体系,构建了基于叠加分析法的源地识别方法和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廊道与缓冲区划定方法,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模拟,从认知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的"多规合一"是全国首个省域层面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由于没有成型的模式和技术标准可依,工作都是在探索中前进。本文对"多规合一"试点中生态空间划定工作的进行了回顾与思考,总结了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为后期"多规合一"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经历了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高速推进,这些变化不仅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4.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背景下应对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矛盾的重要规划途径。相比于生态保护红线的静态性,生态安全格局更具动态性,更注重维护生态空间的整体结构和复杂系统。因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功能。本研究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不同敏感性等级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包含一级生态刚性边界、二级生态刚性边界和生态弹性边界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措施,从而为南京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功能的维护,以及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规合一工作,目前在我国处于试点阶段期,尚无明确的方法指引。文章从多规合一产生的背景与提出,通过一些地方探索与实践的案例,介绍了多规合一在工作开展、技术成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了进行此项工作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多规合一的含义,主要分析了多规合一指导思想对城乡规划管理的要求,重点介绍了多规合一所进行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从而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管控空间抓手,基础性界限制度尝试通过科学剖析与社会兜底,完善生态先行理念。本文明确国土空间在重要生态划定,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全域生态保护等级评序,以期为多省份规划提供参考价值。为妥善处理已划入自然保护的一般控制区,可依法调整影响范围,同步在行政内补划有序空间。  相似文献   

8.
"多规合一"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总体规划发展的要求。结合上海市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对"多规合一"的探索实践与经验,提出"多规合一"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对措施。与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相比,多规合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重点是统一标准、搭建平台,形成各个部门均可判识的统一数据平台,实现城乡空间全覆盖;规划思路上要坚持战略引领,底线控制,明确各类规划的"底线"和"红线",统一各类规划价值观,促进空间管制共同目标的形成;同时需要更关注部门间的衔接、规划实施以及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9.
多规合一的目的在于有效发展,所有规划要基于协调发展这条主调。本文阐述了多规合一的发展,认为其是必然趋势。通过对多规合一的现实应对方法进行思考。多规合一是协调的“多规”并存;空间规划体系应衔接与协调;应建立多规合一相关法律体系。最终实现一张蓝图,建立一套协作流程,完成一套技术标准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多规合一的政治背景与理念生成背景,结合多规合一与三规合一的实践经验,论述了规划体系编制的层面及内容,并分析了多规合一与三规合一的关系,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研究综述红线的概念最早源于城市规划领域,是指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边界,可理解为不可逾越的边界或禁止进入的范围。随着城镇蔓延、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加剧,生态用地的空间管制逐渐受到重视,红线概念逐渐应用于生态资源保护领域,如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等,其约束对象已从空间逐渐演化为总量和质量。生态保护红线概念和认识的研究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属于中国特有,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认识,主要有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城市生态控制区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为出发点,从“多规合一”的视角对城市生态控制区及相关领域的多重功能价值和用地分类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现存的分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分类的原则和策略,为后续为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划定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优化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已刻不容缓,而"多规合一"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根本目标。研究简要阐述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现状,综合分析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各种问题,并在"多规合一"视角下对国土空间的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明确任务。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今年要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2017年,京津冀3省(市)、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15省份已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占15省份国土总面积的1/4左右,主要为生态功能极重要和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地区,涵盖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  相似文献   

15.
浙中城市群和金义都市区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规划已有良好的基础,开展“多规合一”具有一定优势.笔者就现行体制下如何开展此工作进行思考. 金义都市区“多规合一”的基础 金华虽不是试点市,但由于城市群和都市区工作走在了浙江省前列,相关工作已取得较好效果. (一)初步建立了一套大市范围的都市区和城市群空间规划的体系 《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于2011年浙江省政府批复实施以来,近年来又完成了浙中城市群和金义都市区专项规划7个:《金义都市新区规划》《浙中城市群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浙中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浙中城市群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浙中城市群水资源综合利用及配置规划》《浙中水乡规划》《浙中城市群金义东轨道线位用地控制规划》.此外,《金华一义乌都市区规划纲要》已经报浙江省政府审批,《浙中城市群(金华一义乌都市区)基础设施空间一体化规划》已经上报金华市政府审批,都市区规划编制体系不断完善.《金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金华市环境功能区划》等空间规划的批准实施,使金华市比其他地级市开展“多规合一”工作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实施多规合一,能有效促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实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且有效优化城乡的发展方式,促进规划制度创新与变革。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视角,针对县域多规合一推行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差异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而使县域多规合一在其操作性上得到了最大限度上的实现,并有效地将其推广出去,使县域经济社会的稳健、长足发展得到极大的保障,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现行规划体系的起源、发展及类型,针对现行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并根据"多规合一"的发展障碍,指明了"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外交流往来日益密切。在社会发展不断繁荣进步的同时,经济社会逐渐向政策、规划等方面转型。而"多规合一"的提出,更是当前规划转型的关键步骤,其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契机,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在逐渐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无法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进一步阻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多规合一”视角下的中国规划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规合一”是当下中国规划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立足于促进和实现“多规合一”,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我国规划体系重构的具体路径.构建有机和有序的统一规划体系是中国“多规合一”的基本目的.规划体系近期可重构为“2+5”模式,即保留空间和发展2个规划系统,整合为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5个规划系列,并相应编制和实施2个总体规划和5个专题规划进行统筹;远期应重构为“1+4”模式,即融合为1个规划系统(空间和发展两个规划系统合二为一)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规划系列合二为一)4个规划系列,并相应编制和实施1个总体规划和4个专题规划作为统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