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商业街区的业态分布与其空间系统的匹配性问题,文章结合商业空间业态布局理论,以武汉市楚河汉街商业街区为例,利用空间句法量化分析其外部空间形态,并与楚河汉街实际业态分布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楚河汉街的外部空间组构与功能分布的合理性,进而揭示商业步行街区中潜藏的商业行为活动规律以及背后的空间与功能组织逻辑,探讨了有利于激活商业步行空间的空间形态与业态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中步行街区的历史、形态、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体现出步行街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一些步行街案例的简单描述,提出步行街区规划设计的建议要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市中以商务商业为主要功能的混合街区数量不断增加,其开放性的街区内部步行环境质量是衡量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选取南京河西CBD一期南部街区和日本品川国际城进行调查和研究,从效率和舒适两个维度,构建开放街区步行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指标对比分析及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品川国际城步行效率明显较高,两者舒适度相当。研究得出影响开放街区步行环境质量的4个主要空间形态因素:商业空间形态、步行系统结构、外部景观形态和建筑界面形式。此外,街区规模及开发强度对步行环境质量也存在一定影响,城市空间的紧凑策略是提升步行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结合哈尔滨市城市步行街区建设实践,从分析步行街区的空间与功能构成入手,重点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功能构成要素及功能构成模式;分析城市步行街区空间涵义、特征和步行空间界面构成要素。通过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运行机制及功能与空间的构成,为塑造城市步行街区空间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周晓媛 《山西建筑》2010,36(26):25-26
采用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西安骡马市步行街设计为例,分析研究了步行街区设计中较易出现的问题,从空间形态、交通组织等多方面,探讨了步行街区设计的要点和设计原则,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由于交通方式的转变和更新建设的滞后,历史滨水街区逐渐失去活力是当今国内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土地利用和包括街道网络在内的城市空间环境会对人们的步行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1-3],由于历史悠久的滨水街区形态往往更加复杂,其可达性和步行活动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4]。本文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上海虹口港区的可达性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引入可步行度和街道商业服务设施密度等环境变量来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D300指标可以解释虹口港地区真实的行人流量分布情况,而通过增加步行连续性、整合部分道路,以及打造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动中心可以适当解决可达性不足造成的街道活力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泳  胡晓蔚 《建筑技艺》2021,27(5):110-113
从多学科视角解析宜步行街区的建成环境特征,认为其营建不能局限于专项的步行系统本身,而是需要整体考虑与步行活动密切相关的城市设计内容.通过对瑞典三个滨水住区展开案例研究,从便捷可达的路网肌理、绿色导向的多元交通、功能复合的土地使用、水绿交融的公共空间与慢行友好的街区建筑等方面探讨步行友好街区的形态特征及设计策略,以便更全面地认识宜步行街区的建设模式与内容,促进其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使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步行作为日常的休闲健身活动。本文以上海市21个生活街区为案例,探析街区空间形态对居民休闲步行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街区空间形态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是宽阔的硬质场地、混合的土地使用、沿街商业店面密度、步行路网的渗透性和安全整洁的社区环境等。另外,不同收入人群对休闲步行的选择与环境偏好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江南古镇同里的步行空间结构及演变过程,探讨古镇空间形态的自组织法则对土地使用和步行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围交通环境的变迁是影响古镇步行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2)步行网络的整合度与外来游客步行通行活动的相关性总体上大于本地居民,不规则的步行网络和层次分明的街巷模式对观光路径选择仍发挥着积极作用;(3)步行网络的整合度与本地居民逗留活动的相关性总体上大于外来游客,居民的户外交往活动受空间可达性影响,并与游客观光活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量的传统街区成为旧城改造的重点,在历史遗存与时代要求的碰撞中,步行商业街成为一种折中的手段被广泛采用。这种步行商业街涉及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形态和意象的协调等多方面的问题,是城市街道空间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此以泉州状元街为例,通过对状元街的图底关系、空间序列、空间尺度以及空间意象的分析,展示步行商业街空间形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我国湿热地区夏季空气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太阳辐射强烈,人们在此种气候条件下的室外步行商业街区活动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是中暑。因此,高品质的室外热环境既对于步行商业街区在吸引人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活力。通过对南宁市典型步行商业街区夏季室外热环境变量进行测试,从而得出热环境与周围材质和建筑类型有关,遮阳形式是决定人在步行通道空间中是否感到舒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商业步行街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霄奕 《规划师》2007,23(8):27-30
商业步行街区设计历来是城市建设的热点,消费时代的商业步行街区设计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应从消费文化这一视角出发,从空间形态、尺度选择和表皮结构三个方面探索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街道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之一。改善街道环境空气质量,增强居民室外活动的舒适度,有利于居民身体健康。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以武汉市中山大道街区为例,考虑三条城市道路污染源及不同季节的风环境,模拟分析中山大道街区尾气扩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街道1.7m高度处污染物浓度非常高,污染物呈连续性线状分布特征。城市阴角空间、交叉口人行空间、街道迎风面空间受污染相对较轻,而街道步行空间受污染严重。针对以上研究,从临街建筑功能、建筑平面形态、建筑立面形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选取广州珠江新城和深圳福田中心区进行调查与研究,从效率与舒适2个维度,构建CBD步行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及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福田中心区步行效率较高,珠江新城步行舒适度较好。结合使用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对比评价结果,得出影响CBD步行环境质量的3个主要空间形态因素:园林绿化结构、公共交通布局、路网街区形态。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形态与行为表达均具有特殊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三种类型及其区别于一般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界面、尺度与色彩。其次,通过心理行为活动表达与活动行为表达的阐述,解析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行为表达。最后找到了两者相互影响的互动关联机制,从更深刻的角度认识了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与行为表达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步行友好相关的研究 文献,其中针对街道空间微观形态的研究方 面,通行的“定形—定性”或者简单“以量化 定性质”的研究方法对于形态设计的指引力 都相对较弱。“定形—定量—定性”三定结 构分析技术则指出研究的新方法。基于此, 本文在米兰选取了5条步行友好的街道,从 人的行为心理出发,采用“形态分析—数据 测算—性质评判”三向关联的结构分析技 术,分析形态特征,发现其形态设计的机 制。最后,从街道的通行空间、停靠空间、街 道界面和空间组织四个方面讨论总结指引步 行友好的街道空间形态设计模型,以为设计 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织补的城市设计理念,从场地环境资源、空间体系整合和关键节点设计三个层面,对杭州市钱江世纪城奥博中心片区展开城市设计研究。通过拓展城市空间主轴、组织城市水绿网络、建构站区步行网络、优化街区空间形态与打造社区生活主街等设计策略,修复新城区的空间结构,并对重点区域的步行活动联系重新梳理与整合,营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18.
街道空间的步行通达性是街区商业和社会交往活力的基础。选取北京胡同和多层住宅两类街区的4个代表性案例,实地调研记录了夏季平时和周末户外空间的交往状况,并应用空间句法软件对其空间分布机制进行量化性研究。其成果表明,在街区尺度,胡同类比较开放的街区相较于多层住宅区更有利于生成活力交往空间,而在各类型街区内部对比,街道拓扑形态较为复杂的街区相较于简单规则的胡同肌理明显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步行频率与质量下降的整体趋势,本文提出了通过优化城市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农贸市场)的整体布局来优化城市步行环境,进而促进居民日常步行活动的优化策略。本文以南京市玄武大道南部街区农贸市场为例,使用基于GIS平台的城市网络分析工具箱(UNA),对该区域各建筑的部分中心性指标进行计算,模拟了该区域空间网络形态下居民的步行活动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实地调研结果进行对比,以期为后续步行环境的优化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商业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形态易受具体商业规律、街区用地条件、城市交通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而要兼顾开发效益、满足商业单元可达性均好的限制下,提升街区立体交通步行体系的效率与质量,根据前期调研成果提示出:公共空间直接覆盖的步行商业单元尺度、规模和预期人流容量对其内部的公共空间设计模式选择是关键影响因子,在设计流程中需要准确预判。基于此,文章尝试根据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城链接轨道交通的商业综合体调研样本,通过图形分析总结出在上述因素与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常见类型的关联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