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街区质量和空间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大量城市老区发展空间受限,已建成区的建筑、道路、社区及设施老旧,引发空间品质降低、人群满意度降低等问题。目前,开放街区的网红商业化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街区空间品质的常见实例,自此形成的“网红街区”成为新时代生活与消费方式转变下“自下而上”城市微更新的典范。因此,分析城市开放街区城市形态与空间品质对城乡建设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网红街区”为例,采用POI、OSM开源地图等多源数据,结合调研访谈,从街区、街道和建筑3个尺度着手,基于意象性、围合度、人尺度、透明度和丰富度5个维度评价街区空间品质,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开放街区品质提升提出机制性建议和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老旧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以清流县城凤翔街综合整治为例,采用“微改造”的理念,从建筑立面、道路空间、道路绿化、景观空间、市政设施、城市文化展示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城市老旧街区综合整治的改造设计思路,论证“都市针灸”和“补丁式”策略的可行性;同时探索老旧街区微改造在提升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活力、构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为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建设重心已经向重视城市运营和管理的城市更新方向转型,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样,关乎民生改善和城市发展,有利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任务和必要措施。现阶段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本文以杭州市大关西苑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构建完整居住社区为例,为当前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提出创新策略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居住条件的提升,宜居性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社区是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随着不断地老化,导致老旧社区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社区中的矛盾日益增加。近年来,针对社区展开的更新行动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文章以"城市针灸"理论为切入点,对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改造,重塑老旧社区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随着城市建设迈入存量提升时期,老旧社区[1]也面临新的发展需求。2016年广州提出了《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实施方案》,通过老旧社区微改造,进行功能置换与整治修缮,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活力。截至2018年,广州共完成104个老旧小区微改造[2]。随着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推进,更新模式不断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当下,城市社会形态逐渐向消费社会转型;同时,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得图像的质量飞速提升,获取途径与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利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记录、分享自己的生活成为大众新的生活方式1。  相似文献   

6.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出了老旧街区的概念。面对老旧街区改造这一新类型,文章以青岛锦园街区为例,基于共生理论探索了以物质共生为基础、以产生共生为途径、以人群共生为目标的更新模式。老旧街区的提出和更新模式的探索,对于打造区域形象、提升片区活力、改善小区居住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居住小区联动式更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菜场是老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当前城市生活中最具“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场所,菜场的更新对于提升老旧社区活力、推动老旧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无锡稻香菜场为例分析老旧社区菜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及设计实践,研究城市转型背景下的菜场更新设计策略,力求增强菜场活力,提高社区吸引力,推动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8.
梳理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宏观导向及历史与地方传统,探讨其在社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营造之道,并选取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居住街区、滨水活力街区等3种特色街区类型,揭示了在不同的营造与治理的机制下,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营造重塑街头文化传统、形成地方场所精神和街道公共空间魅力,以及提升公共空间的实用性、规范性、艺术性与开放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园林》2019,(10)
城市老旧小区空间拥挤、设施陈旧,环境亟须改善。相对于传统改造模式,社区景观"微更新"更易迅速激发社区活力。本文阐述了宜居社区视角下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的内涵特征,以南京市雨花新村三个节点景观设计为例,提出整合边缘空间、介入式设计、空间功能多元化、增加居民认同感等更新策略,以期为老旧小区环境提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各地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持续加速,人们对城市建设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城市面积是有限的,为了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城市更新过程中应积极做好老旧社区的改造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更新下老旧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社区建筑围墙破烂、活动范围不足、绿化出现缺失或破坏等)以及问题的成因,较为详细地探究了提升老旧小区宜居环境提升的策略方法,希望能从理论层面给同行实践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超过规划预期,加之老城区拆迁困难,导致新老城区对比强烈,老城区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以"提升建筑外观形象、城市街区环境品质"为主的风貌改造设计工作为重中之重。论文从前期策略和建筑设计策略2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旧城改造中的平屋面设计策略进行分析,为老旧建筑屋面改造工作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商业街区活力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循证式研究有助于促进商业街区的繁荣发展。针对杭州湖滨商业街区,基于城市定量研究方法和多源精细化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从街区和地块两个层面探究了商业街区建成环境特征与街区活力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湖滨商业街区活力呈现出“一核一轴”的分布格局;以延安路为界东西部的街区活力分别呈现出以日常性社会生活为主和以节假日消费为主的差异性;街区的功能密度、地铁出入口距离、功能混合度和形态紧凑度是影响杭州市湖滨商业街区活力的主要因素。在证实现有湖滨商业街区重点区域改造有助于活力提升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将商业街区活力分流,疏解商业和交通压力,促进商业街区整体性的活力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老旧小区改造能够拉动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能够使存量房产价值得以提升,还能优化城市人口分布结构,提升中心城区经济活力。老旧小区改造面临较大的障碍,但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国家为了稳定投资,加大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力度。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3.9万个老旧小区的改造目标。在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下,社会资本参与小区改造,将会推动老旧社区改造破冰。老旧小区改造能够拉动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能够使存量房产价值得以提升,还能优化城市人口分布结构,提升中心城区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街区作为重要的城市老旧地区,是目前国内城市更新建设中的重点.本文以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区景观风貌改造提升项目为例,详细分析了传统街区活力重塑的策略.本案景观设计中将核心区域划分为四大街道,通过强烈识别感+行人优先+灵活系统的设计策略,将支离破碎的街道景观连成一个整体,最终营造出极具文化性、生活性、功能性的街区景观,...  相似文献   

15.
在存量更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品质的优化和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借助扬·盖尔的PSPL调研法,对城市老旧街道的公共空间品质建立评估标准,并以温州城西历史街区内的主要街巷为例,对其公共空间物质性及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进行调研分析,发现街区存在街区品质下降、文化发展乏力、活力发展不均和人群满意度分化等问题,并基于现状提出街道优化的策略性建议,为街区的更新和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激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是目前城市设计及改造的重要议题。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结合大数据分析手段,支撑街区更新及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通过片区人群宏观特征识别、语义数据分析、POI数据分析定义街区提升重点及历史人文特征。通过改变街区内部分道路车行道的宽度及流量,打造适宜慢行的道路交通系统,配合衡复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品质的提升,合理利用并展示历史文化资源,重新激发地区活力。以"梧桐-漫(慢)街"设计理念提出文化旅游的探访路线,打造衡复地区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7.
王亚洁  路天培 《住区》2022,(2):20-24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当前城市建设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是在实践中,常面临改造内容相对基础、资金来源单一、群众意愿难协调等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城镇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策略,探讨其内涵和意义,并提出连片改造策略要点,即在宏观层面,制定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中观层面,增加老旧小区与城市的互动,巧借城市资源来弥补老旧小区短板,同时通过老旧小区改造促进城市空间和设施的更新提升;微观层面,通过拆墙并院等手段实现资源的统筹与共享。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许多老旧社区公共环境面临改造建设等问题,老旧社区改造中公共环境建设"千篇一面"现象严重。老旧社区公共艺术建设承载着社区绚丽的文化或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能够起到丰富居民精神文化,为社区和城市注入活力的作用,在老旧社区的景观改造中如何根据老旧社区的具体问题,利用公共艺术的手段改善老旧社区公共环境,增加老旧社区人文特色,满足居民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使老旧社区公共环境体现社区特色和人文关怀的重大作用,成为老旧社区中公共艺术的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拆建改造方式的反思,如何修补老旧街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裂缝,即寻找一种多维的、复合的、自下而上的空间干预手段复愈老旧街区活力是文章的研究问题。文章以战术都市主义、建筑电讯派、新陈代谢派为视角,剖析了城市针灸的属性与模式。研究以香港庙街为实验载体,提出了寄生与植入、连接与生长、衡复与共生为改造模式的城市针灸方法论,引入了移动建筑、建筑外骨骼技术、插件城市、即时城市以及共生体作为城市针灸的介入手段。研究旨在探索城市针灸思想的应用实践策略,为高密度老旧街区更新方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汪广丰 《城市开发》2024,(1):100-101
<正>小社区连着大民心。社区微更新既是对公共空间的改造,也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它主要着眼于社区基本单元,按照城市更新理念,以群众需求和参与为导向,对社区内品质不高、长期闲置、利用不足、功能不佳的公共空间和老旧建筑进行改造提升。近年来,城市微更新理念被广泛应用。例如,上海市从2016年起围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9类公共要素,持续开展“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专项活动,成功打造了浦东缤纷社区、徐汇美丽街区建设、步高里、威海路665号等一批微更新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