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正强  卢任贵 《山西建筑》2009,35(24):38-40
基于广州市轨道交通近期线网建设规划,在分析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其他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轨道交通衔接功能区划分策略,以指导衔接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其他类型规划进行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本文采用自然边界和行政边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东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细分指标得出各类要素得分,进而综合评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系统保护程度、国土空间开发支撑条件、生态保护要求,将东莞市划分为核心功能区、优化调整区、重点提升区、适度发展区、生态保护区五类主体功能区,并提出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指引。该成果为东莞市"十三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外城市客运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借鉴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角度对我国的城市客运轨道交通模式进行了分类。通过对上海城市客运轨道交通规划发展情况回顾及有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上海应该发展多模式的城市客运轨道交通体系,并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对各类客运轨道交通模式在上海的适用范围、线路制式等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发展转型与经济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语境下,成都市委市政府为尊崇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创新提出了"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理念。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产业功能区是指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新的聚集形式与城市新型社区。文章结合产业功能区的提出背景与概念内涵,尝试总结提炼出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思路方法等的创新与转变。同时,以成都市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规划为实践案例对象,围绕逻辑内核、规划范围、涵盖内容与深度要求的变化,探索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编制实践路径,以期进一步厘清产业功能区概念内涵,并为相关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强 《城乡建设》2012,(7):24-2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将以产业经济、功能区经济发展为重点。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带动上表现更大的活力。城市功能区规划是对大中城市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等合理有效安排,是对城市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建设规划进行的综合规划。城市的功能区主要出现在城市内部核心区内,在城市化阶段,城市内部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区。城市功能区能够将产业集聚起来并发挥最大效能,同时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功能区布局是产业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的结合表现,每种功能区有不同的规划特征,希望通过本文揭示功能区的形成和规划特征,为城市经济和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发展需求、功能定位以及技术性能特征和在城市中的适应性分析,结合国内外应用案例分析,按照上海市远景轨道交通网络发展规划提出的“三网融合”的规划理念,对全市现代有轨电车布局规划进行研究。并以松江新城、嘉定新城和南桥新城现代有轨电车网络规划和示范线工作为契机,对现代有轨电车在新城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发展导向和发展规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下城市的休闲功能需求日益突 出,文章通过对合肥市区的POI数据进行收 集和梳理,借助ArcGIS软件对其进行核密度 分析,并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各类 休闲设施的权重进行计算。通过最终综合叠 加分析,对市区总体的城市休闲功能空间分 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市区休闲功能区存在 分布不均衡、休闲功能单一等现状问题。基 于研究结果,对合肥城市休闲功能区规划提 出多级发展、完善休闲功能区体系和打造特 色休闲功能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然而,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普遍存在注重功能,轻视与周边环境融合的情况,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的不协调。通过梳理近年来上海市在地下隧道风塔、高等级变电站、排水泵站、轨道交通风亭等各类市政设施集约化、隐形化、景观化规划探索和实践的案例,总结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的规划管理策略,并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分类规划引导以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9.
莫飞  刘尚昂  仲莹莹  陈琳  张亚男 《城乡规划》2021,(3):95-100,110
本文立足国内现有城市体检实践的经验做法,论证了轨道交通相关指标加入城市体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建议城市体检中的轨道相关指标,应与现有的轨道交通全网建设状况评估以及轨道建设规划实施中期评估错位衔接,在此基础上增加轨道交通精细化发展的引导指标.文章构建了以协调、聚集、便捷、经济和形象五个方面为目标的轨道交通评估指标体系,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福州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及线路特征,阐述了快速轨道交通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支撑城市开发两方面对促进福州市城市发展的关键作用,同时,分析了其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通过对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修编的背景、城市空间发展和结构布局特征、城市人口分布与交通需求特征及线网修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地理条件、文物遗址分布及客运走廊,形成"棋盘+环+放射型"的规划方案,以及市区线、环线和市域线3个层次的线网功能类别。通过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确定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引导城市结构的多中心发展,并与历史文化及文物资源保护相互协调,促进西安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市生态规划的工作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到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和实施,确保生态保护工作在空间上落地、纳入规划管理体系。近年来国内深圳、北京、武汉等大城市纷纷通过空间管制、基本生态线管控等方式,探索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生态资源保护的方法。然而,面临"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这类生态功能区规划在实施中困难重重。本文选取大伦敦和兰斯塔德两个特大城市地区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对我国的生态功能区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显示,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与实施,应注重生态功能区政策制定的刚性与弹性,明确生态功能区的补偿与主动发展机制,构建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法定体系。  相似文献   

13.
重点功能区作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集合了大量的城市发展资源和政策,因此,对其进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武汉市汉口沿江二七商务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从规划实施结果和规划实施过程两个角度出发,选取若干评价指标搭建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分析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从转变规划编制思想和规划实施工作良性循环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大城市已陆续迈入轨道交通时代,轨道交通与城市联动发展亦日趋明显,亟需加强地铁沿线的精细化规划与管理。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规划分析的基础上,从对“轨道交通导向型”发展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入手,立足于我国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管理机制、土地利用、配套设施三方面提出地铁沿线优化规划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大型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民众生活都具有很大的益处,吸引许多城市纷纷开始轨道交通的建设。但部分城市轨道客流情况并不理想,造成了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巨大损失。文章借鉴国际典型"轨道城市"的案例,归纳"轨道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轨道城市"理念实质上倡导的是一种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强调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交通系统的相互协调和融合,有利于从源头对客流进行控制和引导。此外,文章对厦门轨道交通运行现状情况进行分析,并基于"轨道城市"理念提出厦门轨道交通客流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站点的综合效能评价是多属性决策分析科学评价,对于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以及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轨道交通站点综合评价问题往往不能以唯一指标作为评价依据,需要系统考虑蕴含偏好特征的各种使用指标.研究提出并运用PROMETHEE方法进行轨道交通站点效能评价.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的部分站点为研究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ROMETHEE方法综合考虑了轨道交通站点效能指标的偏好特征,易于操作,可读性强,为轨道交通站点的评价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正处于综合性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轨道交通建设和八大功能区开发全面启动。为了系统性的改善和提升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总体水平,结合新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分析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交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与经验,针对新区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道路交通、地下公共停车、地下人行通道、地下物流系统等五类功能设施进行深入规划研究,提出了总体规划目标、规划策略和详细布局方案,兼顾规划的前瞻性与可实施性,对促进新区地下空间开发、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改善滨海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国内各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城市就业变化下带来的出行模式以及出行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作为城市商业地产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城市综合体"正在国内各经济发达地区建设使用.然而现实是城市综合体往往由商业策划机构进行单体设计,很少从规划角度进行总体分析研究.本文以厦门市为例,从分析城市综合体现状入手,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提出的商业功能区设置标准,确定城市综合体设置标准;最终结合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厦门市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以及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对城市空间形态、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转型等方面影响深远,而目前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对轨道交通编制体系要求较少,各城市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了不同的轨道交通编制体系,如何构建面向规划管理与实施的轨道交通编制体系以发挥轨道交通最大效益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国家和长沙现状轨道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及存在问题,总结借鉴武汉和深圳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编制体系,以长沙为例,提出面向规划管理与实施的轨道交通编制体系,实现轨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6,(10)
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和小汽车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共同成为时代的特征。为缓解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发展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的必然选择。文章在总结相关轨道交通功能层次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交通形态分析,结合不同轨道制式的具体性能和运营特点,提出轨道交通功能层次划分的研究框架。同时,通过深圳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实践,划分快速服务线路和普速服务线路两种类别,分别服务于都市圈和通勤圈两个空间范围,并根据轨道交通线路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提出各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构架方法,以指导后续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