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镇用地分类是科学编制镇规划,有效指导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落实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要求、满足小城镇现实的发展诉求、适应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是本次镇用地分类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通过梳理镇现状用地特征和地方导则的相关内容,明确镇用地分类的编制目标、编制重点和具体的编制思路,为建构"城乡一体化""落实多规合一"的城乡用地分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城镇类型多样,人口规模是常见的区分不同类型小城镇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及发展十分关键。本文利用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对全国121个小城镇进行的实地详细调查数据,按照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规模将小城镇划分为小型镇、中型镇和大型镇三类,从土地利用与开发强度、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文娱设施与居民休闲活动、商业服务与居民消费、满意度与定居意愿六大方面,分析了不同人口规模小城镇的主要特征,并从建设用地的开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规模效益、小城镇居民定居意愿与满意度差异三个方面提出不同人口规模小城镇在规划建设时应关注的重点。对进一步认清我国小城镇特征及分类指导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贵利  朱波 《规划师》2012,28(2):29-33
旧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工业用地标准与其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相关性,原有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无法实施有效控制。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及工业用地管理的日益严格,工业用地标准应做相应调整,如按照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的干扰程度来进行分类,考虑各地区、各类型城市的不同特点和工业化发展阶段提出城市工业用地指导型比例,修正人均工业建设用地指标等。  相似文献   

4.
按照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课题要求,提出小城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排水体制、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合理水平、给排水设施用地控制指标,同时对小城镇给排水规划的主要合理水平和定量化指标的编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地在积极发展小城镇中其数量和规模增长很快,但在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地忽视了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在规划上缺乏对小城镇风格特点的研究,对小城镇本身特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域特征把握不准;旧区改造过程中不注意与旧区的呼应和协调,新区建设忽视了规划建设的指导和控制,建筑设计不  相似文献   

6.
(1)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研究:小城镇建设宏观指导原则与发展模式研究;小城镇建设发展机制与相关政策研究;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2)小城镇规划导则标准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小城镇规划与技术指标体系研究;县(市)域小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小城镇建设用地标准研究;小城镇公共设施优化配置及标准研究;小城镇交通规划与道路建  相似文献   

7.
重点发展小城镇将加速村镇建设步伐,加快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小城镇建设热潮,对八十年代编制的村镇规划进行了调整或修改。然而有一种倾向值得我们注意,有些地方在编制、调整或修改规划时,规模定得过大。如某镇镇区规划按“六路十四街”搭好了“架子”,建成区面积大达14平方公里。众所周知,城镇用地规模应与人口规模相适应。如按国家规定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取高限150平  相似文献   

8.
一、造成小城镇土地规划跟着项目走的原因 1、客观上的需要。一是适当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是小城镇发展进步的需要。二是现实小城镇分区规划的落实存在很大阻力。小城镇发展之初,很多由于地域狭小、用地紧张,加上规划管理滞后,各类用地分区不清、布局混乱,若现在全面实行分区规划建设,将涉及用地结构乃至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同时,小城镇旧城区存量土地多,改造利用需要大量资金,盘活利用难度大。三是现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使小城镇无法从土地收益中获得发展资金,乡镇政府也不可能从此获得财政收入,这就使地方政府为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和加快城镇…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编制过程中基础研究工作中代表性地方规划案例研究部分,文章通过对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首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案例文本的调研和村庄用地分类统计的分析,就建设用地分类中对于各类用地的分类方法和比例进行统计,研究不同村庄类型的用地分类与村庄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发现目前村庄用地规划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分析我国现有农村用地分类标准的局限性,形成基于案例研究对于指南编制的指引。  相似文献   

10.
王浩 《规划师》2013,29(5):55-62
小城镇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单元,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等战略的不断推进,城镇规划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域的要求越发强烈,镇域规划已经成为当前城乡规划发展的迫切需要,探索其编制方法,有助于弥补现行规划体系对小城镇规划指导的不足。编制镇域规划,首先应将规划用地分类覆盖全镇域,然后统筹镇域各类用地空间管制,进行综合分区管制,即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形成合理的村镇体系、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后应通过将规划转化为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以及制定开发强度控制要求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李兰昀  郑丽 《城市规划》2013,37(6):47-51
按照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要求和国务院对重庆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以新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单独设立"其他建设用地(H9)"用地类别为契机,针对重庆市主城区具有在非城镇建设的广大乡村地区开展必要的特定重要建设活动的现实需求,结合主城区山地多的特殊情况,权衡城市发展需求及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等实际,提出在其他建设用地中类下设立"独立建设用地"小类的设想,并对独立建设用地的内涵、特征、规划控制方法、规划管理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以期为下阶段主城区独立建设用地专项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佩佩 《规划师》2012,28(2):10-16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从强调城乡统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大背景出发,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城乡用地分类体系,对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做出了调整,对于体现不同空间层面下的规划政策重点、保障生态环境资源和公共利益具有现实意义。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用实践来看,新版国标颁布实施后仍需开展后续的规划研究工作,如允许地方在框架内扩展用地分类体系,研究用地混合、兼容的规划控制方法,纳入体现政策内涵的补充用地控制方法等。改进现行的规划编制方法,推动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是新版国标实施之后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西南山区小城镇发展中的城镇建设用地发展策略,在对国内外利用山地丘陵进行城镇建设案例及云南省山地丘陵特征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案例阐述了围绕山地特色小城镇建设这个核心。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面上,提出了在控规中深化前期研究、细分功能布局、制定合理的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层级控制体系、结合政策利用用地指标引导特色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人车分行的立体交通网络、建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对策方法,增强了山地小城镇控规编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各县市在土地市场化运作的背景下科学地利用山地空间资源进行山地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特色小城镇政策中提出的"特色"产业规划的重要性,着重研究特色产业规划。基于根植性理论,提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四种根植,分别为:自然资源根植、社会资本根植、地域文化根植、地理位置根植,并且给出每种根植对应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将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127个特色小城镇依据产业类型和地域分布进行根植划分,分析第一批申报的不同地域不同根植类型特色小城镇中存在的发展规律,找寻如何突显出特色小城镇"特色"建设的方法。基于根植性理论结合产业发展特点,从城镇规划角度,指出不同根植类型小镇建设的偏向性,分别对应提出不同根植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框架。实地调研辽宁省庄河市大郑镇,结合大郑镇当地的资源分布找准根植所在,嵌套根植性理论体系,给出未来规划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城市边缘风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严华 《中国园林》2006,22(11):86-89
针对城市边缘组团建设发展形势与要求的变化,分析城市边缘风景地区的特点,研究该类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立足于规划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高效使用之间相互平衡的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并衔接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领域内各类规范、标准的用地分类模式,对该类地区的用地分类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初步研究建立起与此相适应、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并重的指标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7,(6)
村庄规划用地标准在城乡统筹、保障民生、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及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等背景下应运而生,是乡村规划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先行先试为乡村规划用地标准提供了良好的编制基础和经验建议,从实践反馈看,乡村规划用地标准必须应对乡村发展及市场环境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与地方性法规、导则协同构建,加强对非建设用地、混合用地的研究与管控,加强对"人地关系对应"的研究,引入政策要素增加乡村规划用地分类标准适用性,推动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6,(3)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说明农村依然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从2007年《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废止至今,村庄用地分类缺乏统一指导标准;201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但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尚无准确界定。为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填补村庄用地分类空白,指导村庄规划编制、用地管理和用地统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4月正式启动《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编制工作,成果于2014年7月11日印发。本文对《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编制背景及前期研究进行阐述,同时对主要创新点及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旨在对《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规划建设用地新标准制定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介绍《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研究过程,包括确立"多元控制"的理念以及通过筛选影响要素、引入规划人口规模和气候区划两个因子共同参与人均用地指标的确定,并在现状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2011版《标准》的"多元控制"方式,可望对各地城市人均用地指标的控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张润朋 《规划师》2012,28(2):17-22
城市用地分类表面上是针对土地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用地划分,实则是基于反映人们目标与意图的土地分类方法。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发挥着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等作用。原《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施行下所存在的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脱节、城市规模控制乏力、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要求缺乏所带来的公众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都影响到了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针对城市发展转型及政府职能转变,在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起着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模式选择,通过对其小城镇建设在用地规划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提出其在小城镇建设集约用地的规划对策:(1)科学规划,坚持用途管制原则;(2)挖掘潜力,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3)指标考核,提高土地利用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