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型公共空间是承载日常生活的小尺度公共空间,是城市微更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首先对微型公共空间的概念、类型及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嵌入、修补、众规"的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原则及"补充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目标,介绍微型公共空间规划的策略及分类规划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汉阳区为例,探索微型公共空间规划原则及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复合型公共空间是城市职能多样化集中的体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同时,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产物。本文以对城市复合型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提出了以城市空间形态特点为分类方法的城市复合型公共空间——"点状""线性""面域"的三类空间形态特点,对城市复合型公共空间未来的建设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以期望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恶化,人口增加,城市布局不合理,导致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城市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弃置,在集美埔中央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尤为明显.本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案设计,在不影响城市原有形象和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剩余空间—"畸零空间"进行改造,主要是在城市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4.
深圳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率先遭遇"四个难以为继"的发展限制,2009年7月31日,分开4年的深圳规划局和国土房地产局合并为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对照4年之前,深圳的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违章建设量大幅增加.新成立的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提出了"规划实施、用地保障、市场有序、资源安全"16字的方针,意在适应深圳高度市场化和公共服务性政府的趋势,变被动为主动,创新总体规划的实施机制,提升土地使用效率,保卫基本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就业生活环境.从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入手,适应深圳市城市建设密度大,仍需不断创新的特色,在整合战略土地资源、创新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整合工业区资源、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提出探索性建议,为转型期大都市的国土与规划提供创新思路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0,(Z2)
目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沈阳市通过土地置换、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高校搬迁,已形成沈北、浑南、沈西三个高校集聚区。高校搬迁对拉动城市空间外延、加速新区建设,拉动大学城周边的土地价值,盘活城市老城区土地资源,提升城市的专业人才储备数量和层次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导致了老城区校园文化缺失,老城区公共空间减少等问题。因此,应注重新校区的选址及规划工作,加强对新校区建设规模的控制、培育新校区人文环境,尊重老校区人文要素,实现高校与城市的和谐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原伟  闫利  张文硕 《四川建筑》2012,32(2):22-24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与城市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关系,如何进行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化、集约化利用与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建设的必然。将城市公共交通在一定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中进行功能间的整合,可以有效促进和激发二者的功能,形成互补关系。并能有效的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结合太原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现状,对其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太原市地下空间的结构布局特点,提出了一些规划利用地下公共空间的建议,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缓解城市发展压力。  相似文献   

8.
在存量规划和空间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下,城市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优化稀缺土地资源配置、持续改善城市空间运行绩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综合已有级差地租、公共理性、空间对偶原理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城市土地综合整治空间绩效的内在机理,并积极尝试将这些理论理解运用于已开展的数项城市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建设中。论文最后以兰州市白道坪南区土地综合整治为例,从风貌、社会、经济以及结构绩效4个方面对项目进行梳理,拓展了理论探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空间是承载社会生活、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通过公共空间建设,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质,是新时期上海实现发展转型、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举措。从公共空间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评估分析入手,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网络、袖珍广场、活力街巷、文艺复兴、街区更新等规划设想和举措,探索加强公共空间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明杰  赵静 《华中建筑》2012,(7):140-143
该文指出国内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城市特色消失、城市活力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以新加坡为例,了解新加坡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过程及其最新的概念规划方案,同时从土地政策、住房建设、历史街区保护、城市捷运系统、花园城市规划五个方面探索新加坡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希望对国内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成为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全面统筹的规划和开发建设,要全面性、整体性、统筹性的进行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再造地下城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强度加大,土地资源成为城市越来越重要的稀缺资源。城市滞洪区建设可以增加城市"大海绵体",减轻城市的洪涝负担,但同时也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通过滞洪区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其除水利以外的综合功能,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本文根据作者实际项目经验,以漳州西湖生态园项目为例,从"生态+"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在城市滞洪区公共空间开发中,分析和评价场地各项资源利用,并通过价值评判,制定水文、景观、生态、建筑等多专业、多维度一体化战略布局,实现城市水安全与公共空间开发之间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黄迪  刘彬彬 《城市开发》2022,(12):90-92
<正>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完善,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城市发展由传统的粗放式模式向城市的精细化开发进行转变。在有限空间和人们对公共空间迫切需求的供需矛盾下,合理利用小微空间,是解决公共空间发展困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新途径。本文选用武汉和美国微型公共空间具体案例做深入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微型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点,为深圳微型公共空间设计实践作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新建筑》2016,(6)
建筑设计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生产之间存在着天然、有机的联系。系统考察了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机制、相关理论研究及典型案例;从城市设计视角,初步探索了建筑设计主动参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建设的必要性、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以及城市建筑设计构建城市空间的途径。从中得出可供借鉴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基础理论、观点及建筑设计策略,为我国建筑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建筑师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提供导向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彦  朱荣远  蒋丕彦 《规划师》2010,26(3):42-45,49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面临空间资源受到约束的问题,多数城市能够利用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来获得持续增长,但对深圳福田区而言,其空间资源已难以为继。在工业化后期,可就空间资源,包括产业资源、土地资源、公共产品资源、交通出行资源等进行重组和配置,实现城市再生,满足新时期紧约束条件下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郊野公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市场引导的开发行为,导致对城市边缘区公共风景资源的占有和破坏,亟须设置郊野公园制度,在控制性规划层面上对开放空间资源给予保护.从开放空间和公共风景资源保护的角度,立足于城市和郊区共同发展的需求,提出郊野公园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包括基本概念、功能目标、土地获得、选址和划定、规划控制和管理、政策引导等,以促进郊野公园的健康发展,实现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形态格局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持续膨胀带来的城市生存空间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城市立体化发展是在城市空间发展维度上寻找突破口的全新模式。笔者对立体化城市发展概念、空间拓展方式、发展历程和立体化城市发展的吸引力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结合上海外滩综合改造工程深入分析其立体化规划理念、原则、设计和改建方案,为立体化城市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范例。立体化城市发展能够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释放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高城市生活水平,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核心是基于"一书两证"的制度,将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用途与形态进行"蓝图式"锁定。当城市建设从增量空间扩张阶段走向存量提升优化阶段,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产权、制度、税收等问题。现有制度给土地用途转变与房屋产权更迭过程带来了较高的交易费用,造成土地功能用途长期低效益、土地产权锁定在低效率使用者手中。在分析梳理了存量规划的核心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重新探索城市存量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城市经营模式由土地财政转向税收财政。在规划编制上,也应改变传统的规划编制方法与程序,主要通过划定政策区、制度设计的方式来实现城市存量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作为城市中特定的空间地段,城市滨水空间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与空间构成,承载着旅游休闲、生态保育、居民居住、文化传承、形象展示等功能,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地域文化形象的名片.本项目位于有着"湘鄂川之孔道"的湖南龙山,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龙山县城区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如滨水景观较差、水系污染严重、公共空间缺失等,其在充分了解项目综合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信息前提下,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地域场所精神和人文文化,并基于"人文艺术公共性"设计理念,以水系治理、生态景观打造、公共空间营造、滨水活力激发等为规划目标,对城市原有水系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整合,旨在通过城市滨水空间的再设计,弘扬生态文明,将龙山塑造成湘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华益  顾勤芳 《规划师》2008,24(5):37-40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如何准确认识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并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当前规划设计界的重要课题.宿迁市项王故里详细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以建设富有个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为最终目标的城市设计方法,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现状公共空间、将特色空间资源与公共空间体系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