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于对可持续性发展、优化资源消耗、减少现场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等的考虑,装配式建筑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流行起来,建筑信息模型和精益建造的完善与发展也推动了装配式和工业化建筑系统的复兴。装配式建筑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托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社会条件,产生了多样化的类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必要对装配式建筑的历史发展进行追溯,进而更好地认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条件、体系特征、设计要点等。基于此,文章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深化阶段历史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邓朗妮  周峥  叶轩  廖羚  雷丽贞 《建筑科学》2021,37(5):127-132
随着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产业转型中发展迅速,对于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目前装配式建筑项目中构件深化设计效率不高的问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BIM的装配式叠合梁构件深化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配套了叠合梁深化设计和预制件管理平台,解决了预制构件库建立、钢筋实配、模型验算优化等模块的代码开发问题.该平台应用于一个实际工程项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深化设计方法和设计平台应用于叠合梁构件深化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平台能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材料浪费.  相似文献   

3.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新趋势,文章结合某装配式高层住宅施工经验为基础,从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构件生产及安装施工等环节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在高层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装配式建筑数字化应用中的BIM软件间集成效率低、BIM设计软件无法与智能化加工设备对接、信息传递在装配式产业链中出现脱节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依托BIM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企业资源计划平台(ERP)、制造执行系统平台(MES)构建装配式建筑信息管理平台。以SH市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为例,从协同深化设计、构件生产、物流运输和现场装配四个阶段,分析各阶段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提升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亚楠  袁道朋  陈晶晶 《石材》2022,(12):56-59
预制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核心部品,其生产加工阶段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加工阶段紧密结合,重点研究了BIM技术在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环节、生产加工环节、质量检测环节的深入应用,解决装配式建筑生产加工阶段的难点,从而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以后预制构件生产加工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卞成威 《城市住宅》2021,28(4):195-196
传统建筑设计模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装配式建筑因其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特点,更适合应用正向设计的设计模式.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增加了深化设计环节,整体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也发生一定变化.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研究大部分集中在BIM应用方面,从项目整体角度对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原则与各阶段要点进行分析,提供一个正确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关键要素,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实施的综合效益有重要影响。对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拆分生成、深化设计、生产制作等关键环节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推行标准化理念、强化基于BIM技术开展预制构件设计和生产、提升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控水平等高质量发展展望,以期为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质量管理贯穿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全过程,是建造高品质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保障。对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构件生产、成品运输和堆放、施工安装的全过程进行梳理,提出各阶段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要点,对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一期工程)为国内钢结构装配式被动房,位于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内图书信息楼南侧。本项目由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施工图设计,中建建筑工业化设计研究院在施工图基础上进行装配式+被动式优化和深化设计。装配式优化深化设计内容包括:钢结构优化设计、楼板方案比选、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深化设计、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深化设计、装配式节点设计。被动式优化深化设计内容包括:外墙、保温技术研究、被动式建筑技术节点深化设计、平面优化、雨水内外排优化、气密层处理。  相似文献   

10.
现有建筑结构体系中,现浇结构体系已广泛应用,但在现浇作业过程中存在生产效率低、经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工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装配式建筑作为能够实现建筑行业产业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构件制作与施工质量受到了工程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严格控制装配式结构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质量至关重要。刘海成等人编写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构件制作与施工安装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9年8月,第二版)一书主要针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系统地论述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预制构件生产、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一大型装配式住宅小区实际项目为例,介绍了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装配式结构设计、预制构件拆分方案设计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等阶段。通过与传统现浇住宅建筑设计相比,装配式建筑前期方案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装配式建筑模数化、标准化的特点,同时建筑外墙布置方案需要考虑预制构件拆分和运输吊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装配式结构设计的相关参数取值也有所不同,增加了拆分方案设计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两阶段内容。  相似文献   

12.
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碰撞,二者协同管理、相辅相成,BIM技术使得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标准化、材料、工艺、管理上欠缺得到补足,通过分析某装配式建筑项目实际建设,结合BIM技术核心功能,探索其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方面提供的有效助力,也对当前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应用面临的一些技术困境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建筑具有质量好、节能环保、节省劳动力等优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控与传统建筑存在较大差异,涉及建筑的设计、加工、施工、验收各环节,且更为复杂。设计标准化是提升和控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的核心,模数化和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化是标准化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装配式建筑在原材料和产品应用方面更加丰富,其中部分原材料和产品均属于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在相关标准编制及市场监管方面应同步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大量构件和部品采用工厂化生产,尺寸偏差是影响构件和部品质量的关键指标,应从技术改进、加工工艺、误差分析等角度综合管控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是质量管控的最后一个环节,应结合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的自身特点,合理设定误差要求,改进和完善施工工艺,同时在人员培训和技术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应用,BIM技术是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的信息集成与传递的重要手段。其中,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各类预制构件的适用性,BIM构件库的建立原则;分析产业链中设计、施工、生产、安装等环节对预制构件设计的影响权重,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的方法。通过BIM技术有效解决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协同与传递、重复工作量增加、设计周期加长及建造成本大幅增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骆云飞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0):109-110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在建筑施工场地组装成建筑.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工期短、能耗低、建筑垃圾少等优点,但由于其是新技术,新工艺,使用时间不长,也存在着设计局限性、安装节点加固技术不到位等缺点.介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外建材科技》2019,(2):110-112
20世纪有人提出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装配式建筑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也可以机械化生产,成批成套地生产制造。装配式建筑只要将所需构件运到工地进行拼装即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现代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论文就现代装配式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建筑的模具设计在整个预制构件生产环节中是至关重要的起始环节,文章对装配式建筑及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内模具设计存在的重量大、通用性差、设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并从设计到工艺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模具将向通用性、轻量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有人提出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装配式建筑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也可以机械化生产,成批成套地生产制造。装配式建筑只要将所需构件运到工地进行拼装即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现代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论文就现代装配式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笔者以上海市内环内第1个装配式住宅建筑——翡丽甲第的成功实施为例,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全过程一体化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结构构件拆分深化设计联系现场实际、综合考虑施工全过程中构件的应力分布、机电管线设计优化、利用预制构件特性等对设计施工有极大促进作用。施工中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成品保护、优化关键施工节点等可有效地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层装配式住宅,是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及节能环保政策的方向。住宅产业现代化,包含住宅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安装、预制构件质量验收及施工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等。《建筑工业化住宅装配式技术应用》涉及预制构件生产的主要有:构件施工图深化、构件的模具设计等;预制构件安装的主要有:吊装工艺的确认、临时支撑体系设计、临时支撑件的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大型吊装设备的选型、预制构件的运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