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伦敦城市设计中心经过15年的发展,带动了伦敦城市设计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本文回顾了该机构产生的背景,发现技能赤字是推动伦敦城市设计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机构的运营模式、运行框架、服务内容与形式,提出了机构得以长期发展的四项运作经验,分别是政府引领、用户为先的"政用产学研"模式,兼顾时效性与实效性的培训内容,借助调查评估以实现持续改善的过程,以及突出交流与共识的培训形式。在新常态与新需求下,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城市设计继续教育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大中城市中的小区已经变得陈旧,客观上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如何通过一种合理的更新方式来解决当前老旧小区所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从而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微更新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微更新是指在对城市的原有结构与风貌进行保护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内部微小地块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式进行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微更新背景下,本文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原则为切入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重现老旧小区活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
伦敦在世界上率先推出现代城市规划和管理理念,在空间结构优化、功能结构调整、缓解交通拥堵、城市有机更新等方面实施了不少有效举措,成功促进了人口疏解、产业转型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当前,北京已进入减量发展新阶段,伦敦的有益实践对北京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专栏从政府管理的内部视角出发,总结伦敦在超大城市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供北京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犯罪防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晋 《华中建筑》2005,23(1):112-113
城市犯罪是当代城市严重的社会问题之,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公共空间犯罪实施有效的防控是解决城市犯罪问题的个重要途径。该文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犯罪防控进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商业区、住宅区、公园、街道等公共空间作了相应的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6.
伍江 《时代建筑》2021,(4):6-11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正面临着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的重大转型.存量发展必须恪守土地资源、生态宜居、历史人文、社会正义和公共安全五大底线.在这些底线的约束下,具有小规模、渐进式、高品质特征的有机更新成为推进存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当前实现有机更新却面临着制度建设和工程技术层面的诸多瓶颈.对此,文章提出以全周期多要素协同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之后,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城市设计作为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公共政策,面临新的挑战与需求.回顾了英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挑战:去工业化与内城衰败、郊区化与边缘城市、全球化与城市竞争;城市设计作为英国的国家政策之一,通过推动消费及创意产业发展、内城再美化、郊区产业及形态多样化、塑造建筑与场所标志性及促进城市营销等策略,对英国的城市更新进行了全方位的推动.中国城市正面临迫切的城市更新的挑战,既有的城市设计实践范式也面临深刻的危机.英国经验为中国提供了批判性的镜鉴:城市设计应该成为综合性的城市更新战略的一部分、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政策框架、城市设计对城市更新具有两面性等.  相似文献   

8.
韩正梅  叶丰明 《山西建筑》2011,37(22):10-12
对城市公共空间与旧区公共空间更新作了初步叙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旧区用地布局现状,分析了城市旧区公共空间更新和用地布局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旧区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激发旧城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沈劲宇 《安徽建筑》2006,13(3):22-23
探讨Mall与现代城市的关系,通过实例论述了Mall公共空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在Mall设计中应引入城市的社会生活,并对城市的公共空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创新性引入价值共创理论,梳理分析其演进规律与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进化的层级耦合性。选取3种典型小微空间类型,运用该理论研究多主体价值共创的过程,发现:(1)微空间营造是政府部门及人员、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地多元利益主体以及社会资本/运营服务商四大主体为代表构成的服务生态系统,各主体在驱动因素、行为过程和行为价值表现三方面虽有不同的逻辑和立场,但都以社会价值共创为先导;(2)四大主体在微空间更新营造中承担不同角色和作用,多主体之间的工作模式以渐进式循环路径为特征,以策划规划和运营前置为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136”模式,助力城市公共空间微创更新的精准精细化和价值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建筑师》2015,(1)
公共空间和戏剧都是显现空间。因此城市常被比作舞台。布景城市和景观城市是常见的城市舞台形态。图像化的视觉景观主宰了这两种形式的空间。情境主义和空间行动主义试图激发城市人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城市舞台的行动者,但却忽视了人选择自由的权利。基于建筑和戏剧的美学本质的不同,本文提出"场景空间"和"场景城市"的概念,以修正图像景观和空间行动的缺陷,给出一个城市和公共空间研究的支点。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设施建设中座椅的人性化趋向角度,谈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如何综合考虑功能性、人文题材、公共性、环境观念,以及对公众的心理情感影响等要素,来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更多的人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进行解读,通过调研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空间形式单调、空间利用不充分、空间活力不足、空间文化底蕴缺失的问题。然后基于"2018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赛"获奖方案"延续·改变",介绍该方案项目概况,分析设计的难点,总结该设计中具有借鉴意义的功能设计、空间组织以及景观设计策略。通过综合的分析与论证,最后提出文化指导下的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文化类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荆州古城内存在大量的老旧社区,其公共空间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等多重问题,不仅居住环境较差,还制约了古城的定位发展.其更新改造迫在眉睫,基于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理念对荆州古城内具有代表性的民主街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改造设计,从而达到提升社区空间环境品质的同时,延续居民公共记忆,重塑社区场所精神和古城空间格局,实现人文关怀.不仅可以改善城内居民居住环境还可以改善荆州古城城市面貌.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外部开放空间的公共空间,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影响着空间、人和社会的关系,也连接着风景园林、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随着当前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网络进入了缓慢、谨慎的微更新阶段。不同于以众参与和社区营造方面,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强调社区更新应当注意保护与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结合使用者和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保障空间物质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真实性。通过研究社区和社群的结构、关联度和相互之间的组织协作模式,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大学城是城市的特殊功能单元,在快速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生态系统的破坏、文脉的割裂以及城”村”二元结构问题。该文以福州大学城为例,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体检的指标体系,评析了大学城生态系统、文化脉络、空间形态、人口及产业存在的问题。从水网织补、生态廊道打造以及生态节点的塑造提出生态修复的措施;从文脉的延续、创新空间体系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修补的方法与路径。旨在为大学城区域更新及空间品质提升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由看得见的建筑和其他各种城市构筑共同组成的,实体部分和空间部分相辅相成。所有的城市空间都有图底关系,不同的图底关系使得城市的空间特征、记忆特征有所不同。公共空间讲的是图底关系中的空白部分与公共活动的关系,仅有当空白部分对外开放,能够用于公共活动时,才称之为公共空间;它可以分为室内公共空间和室外公共空间两部分。今天着重讨论室外公共空间,即公共开敞空间,包括公共空间的布局和结构,还有自身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借鉴场景与剧作学的理论,对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进行研究,从场景和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透过公共建筑空间本身物质要素的实体形式的表象,来关注公共空间的真正内涵——公共生活情感体验,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模式,改变以往研究公共空间的研究策略,空间不再是单纯物质意义上的实体,而是融合公共生活情感体验和公共生活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正几十年的粗犷式建设,使城市中的建筑迅速拔地而起,一些一线城市的土地更是寸土寸金,颇有比屋连甍之势。但大规模的建设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经济迅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性强国;而另一方面却引发了很多城市问题,亟需我们解决。在城市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化之时,我们的建设也进入了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的阶段。在本专栏中,我们选取了5个城市微更新项目,进行详细报道。这之中  相似文献   

20.
周丽 《建筑知识》2013,(12):28-28,37
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文章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策略,以期达到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