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南地区村庄布点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陕南地区村庄布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现场踏勘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陕南地区的村庄规模、村庄形态、基础设施配置、空间分布以及居民点重构整合以及实施村庄布点规划的难点进行分析,以促进陕南地区村庄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村庄合并、集中居住已是当前各地村庄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已引起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聚集村、中心村的数量、选址自然成为村庄合并的关键.分析、评价、选择聚集村、中心村的方法众多.有各自的优点、局限.为此,提出了"潜力评价+布局优化"的规划方法.试图对已有的多种方法起到补充、深化的作用."潜力评价+布局优化"具有取长补短、共同发挥作用的特点.选址-配置(L-A)模型是实现空间布局优化的关键.以河南省临颍县台陈镇为实验对象,先在行政村层次上选择中心村,再在基层自然村中选择集聚村,借助"潜力评价+布局优化"方法,初步达到了如下目标:①贯彻渐进集聚模式,不要求实行一次性、大规模的迁并,本地劳动力依然以务农为主;②主观准则、客观标准相辅相成,发挥各自优势;③准则、参数、目标、约束条件公开、透明.允许多方参与;④借助计算机,使空间布局达到优化,人机交互处理,结果直观.  相似文献   

3.
唐燕 《规划师》2006,22(4):49-52
目前,许多村镇规划存在着将问题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致使一些村庄布点规划出现了对"乡村文化"的忽视乃至破坏等问题.凤桥镇村庄布点规划中主要的乡村文化保护措施有:在整个镇域范围内明确需要保护的水乡文化载体,并围绕村落传统布局模式的保留和水乡特色的发掘,推进村庄的新建、改建和拆建工作,保持部分原生态聚落以延续地区传统并对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村庄制定特殊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陕南山区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为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研究针对陕南山区村庄分布的特点,合理构架村庄体系、引导村庄布局的方法。规划依据村庄内部布局的特点,将区内村庄聚集点划分为线状、放射状、面状和点状四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整治迁并方法,提升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对山区村庄布点规划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江西省分宜县钤山镇为例,对乡镇村庄布点规划进行探究,总结出低山丘陵地区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的工作思路,提出优化布局的相应发展策略. 一、钤山镇村庄空间发展现状 (一)村庄空间聚集形态 镇域村庄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村庄空间聚集形态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散点分布类型.该类村庄多分布在镇域西部海拔较高、地形较复杂的丘陵地区,该区域山间谷地狭小,耕地少且在村域内零散分布,村民往往在自家耕地附近就近居住,村庄较为均衡的呈点状分散于村域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甄延临  李忠国 《规划师》2008,24(3):24-28
村庄布点规划的重点是解决农村居民点重构、建设规模和空间形态的问题.农村居民点重构的影响因素有农民意识、经济发展水平、村庄规模、公共服务设施等,可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来得出村庄发展等级分类,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规划措施.建设规模的影响因素有人口规模、农村工业化及城乡住房供给制度、建设标准与管理,可通过运用人口预测方法,促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等手段确定建设规模.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可根据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村域体系结构模式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7.
繁昌县位于安徽省沿江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繁昌县村庄规划开始较早,多年来村庄规划实施带来的实际问题也较为突出。本文回顾繁昌县村庄布点规划历程,分析问题,从尊重规律、两规合一、分类引导、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村庄布点规划调整的具体对策,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庄布点规划思路转变。  相似文献   

8.
北京村庄体系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了"中心城新城一镇"的城镇体系结构.<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的编制是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和深化,是北京城镇体系规划向乡村地区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从上海农村现状建设发展来看,主要问题是村庄总体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不均衡、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规划集建区范围内和毗邻集建区的村庄,推进"三个集中"的力度不够,城乡二元差异明显",城中村""、厂中村"现象严重;中远郊由于农业集约化和郊区城镇化带来的"空心村""、空壳村"现实矛盾较为突出。在功能定位上,上海村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四重功能,应进一步强化"三个集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根据现状村庄规模、区位、环境、产业、历史文化资源和风貌特色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建设用地集约化减量化的要求,未来村庄体系规划分为4种类型,包括融入型村庄、保护型村庄、保留完善型村庄和撤并型村庄。  相似文献   

10.
编制好村庄布点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想合理确定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村庄体系、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必须对现状村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找准村庄发展情况,从而引导村庄适度集聚发展和合理撤并。本文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村庄布点规划为例,选取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探索了多因子指数和法在村庄布点规划的应用,为合理制定村庄布点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园林》2018,(11)
正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绿化和公共空间不断被压缩,但同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在绿色、和谐、宜居、可持续的需求下,城市在不断努力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而公园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这是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建设新模式第一次被正式提出,为城市及公园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一字之差,意义深远,标志着我国正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一体规划发展新时代。本文以花山镇村庄布点规划为例,总结归纳村庄布点规划的方法和要点。我们认为首先要从国土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入手,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和重点,统筹考虑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与使用;并采用分类指导,合理制定各村庄居民点发展策略,同时明确划定村庄控制界线、统筹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灵活的指导下层次村庄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浙江省提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计划,率先开展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桐庐县域村庄布点规划获得了2005年度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现以此为例,总结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京规划建设》2006,(5):110-114
2005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同年下半年,北京市规划院开展了<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这是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和深化,是北京城镇体系规划向乡村地区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立足新型城镇化对村庄规划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江西省分宜县为例,分析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的县域村庄发展特征,并在村庄空间发展条件分区的引导下,运用自上而下的GIS定量分析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合理构建欠发达地区县域村庄建设类型体系,确定村庄布点方案,提出村庄分类发展指引和实施保障机制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6.
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初探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章建明  王宁 《规划师》2005,21(3):23-25
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是种新的规划类型它集研究、实证和可操作性为体,其技术路线为从分析县(市)域村庄的规模、产业、职能等现状入手,提出具体的村庄发展策略、建设管制要求和规划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结合广州新一轮全覆盖式村庄规划的大背景,参考同时期白云、南沙、从化等地区的经验,集中就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体系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结合增城村庄布点规划项目的实践,建议规划编制应突破镇街一级行政界线的约束,着力构建县(区)1)统筹的村庄发展框架,并探索如何在产业功能分区、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从当地发展特征和发展条件出发,完善村庄的分类分级调控,强化布点规划对村庄规划的指导意义,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多规协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柳利军 《山西建筑》2007,33(31):55-56
以宁波市鄞州区为实例,分析了浙江沿海地区农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中心村规划、村庄布点的选址等进行了若干思考,并对实施规划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推动村庄的合理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6,(1)
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对村庄布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对过去规划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审视,认为其存在过度减少农村人口总量、过度压低村庄用地面积和过多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三大问题。新一轮的村庄布点规划不再采用以总体规模指标逐级匡算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思路,而采用以村庄遴选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村庄遴选采取"适宜性评价+布局优化"的方法,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得出村庄布点适宜性的空间格局,再利用空间分析的手段对村庄布局进行优化。在村庄遴选的基础上,通过多轮的村民意见征询得出了规划的正式方案。最终规划效果较上轮规划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完善,并体现了专家主导、科技支撑与村民参与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