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玲 《人民黄河》2021,43(2):后插5-后插6
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起源之地,承载着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但黄河给中华民族带来水源与肥沃土地的同时,也给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数次严重的灾难.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黄河泛滥、决堤和改道现象就多达上千次,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的改道现象就有20多次.黄河改道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每次改道必然对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2.
3.
黄河滩区是指黄河主河槽与防洪大堤之间的区域,黄河下游滩区不仅是黄河行洪、滞洪以及沉沙的重要区域,还是上百万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特征的影响,黄河下游滩区洪水灾害频发,区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滩区治理已成为困扰国家、社会各界的一大难题.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书为我们...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也是体现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昆明市作为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城市之一,同时面临着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的危机.在这一背景下,对昆明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为昆明市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规划提供依据,对推动昆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下...  相似文献   

5.
千百万年来,黄河亘古不息地流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为何黄河文明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依旧盛而不衰?为何黄河水是黄的,它是否会有变清的一天?现如今根据黄河的发展状况,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治理,使母亲河万古长流?  相似文献   

6.
张自龙 《人民黄河》2021,(4):后插5-后插6
中华文明开放包容,这使得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形成,而组成中华民族文明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同时也使得自身独特文化魅力得以展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安澜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保证.《黄河与中华文明》针对黄河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解答了"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  相似文献   

7.
《黄河博物馆概览》是针对黄河博物馆进行研究的书籍.黄河博物馆于1955年成立,历经60多年的发展历史,由最初单一的展览功能,发展到现在集文物典藏、科学保护、陈列研究、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全书包括陈列展览、宣传教育、藏品征集与管理等内容,且在附录中收录了黄河博物馆大事记、新馆开馆以来重要参观团队一览表等.全书资...  相似文献   

8.
周雪 《人民黄河》2021,43(6):后插6-后插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依托和精神寓所.黄河流经我国九个省区,历经漫长岁月逐渐形成了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中游的中原文化以及下游的海岱文化.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一系列文化中,黄河文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9.
灿若星河,亘古流今.黄河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养育了中华儿女,衍生了诸如关中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大河浩荡,大浪逐新.黄河文化虽历经沧桑却从未中断,早已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文化纽带,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构筑出更加丰富的文化图景.《黄河与中华文明》立足于黄河的自然风貌与文明变迁,探索了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大河边必有伟大文明.作为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黄河催生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有着"百川之首""四渎之宗"之美誉,其从巴颜喀拉山麓奔腾而下,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相似文献   

11.
正开发治理黄河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国家和政府极为重视该项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开发治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编著的《黄河开发与治理60年》一书,科学系统地描述了60年来围绕黄河开发与治理所取得的各项重要进展。该书通过以时间顺序和重大事件为核心脉络,以断代史体例系统反映了人民开发治理黄河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巨变、开发、治理、生态保护以及保障体系,并设置了16个重大专题,主要涵盖治黄方略、今日黄河、生  相似文献   

12.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一路蜿蜒东流,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份,孕育、滋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我们真的了解黄河吗?真的了解随着种族延续而诞生的民族文化吗?真的读懂了时代背景下黄河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发展优势明显,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黄河三角洲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文化产业发展是黄河三角洲产业发展体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受近年来城建区域不断扩张、不透水面积增加、排水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城市地区水文特征发生了极大转变.随着城市人口、资产密度的不断提高,相同规模城市洪涝灾害下,造成的灾害损失明显加大.城市对生命线系统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大,洪涝灾害影响范围明显超出受淹范围.为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各城市积极...  相似文献   

15.
孙振杰 《人民黄河》2021,(10):后插3-后插4
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面对黄河复杂的地貌环境,如何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战略规划,是推动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中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黄河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已不单是生态治理问题,而是同时面临区域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宏 《人民黄河》2022,44(3):171-172
<正>黄河流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发展、文明延续的重点区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黄河流域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仍然面临着产业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此,如何挖掘黄河文化资源、打造黄河文化名片并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推进黄河流域治理工作的重要课题。《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一书立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黄河文明的起源出发,系统梳理了黄河文明形成、发展、转移的历史进程,清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文明在社会发展、政治稳定、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当前研究黄河文化与乡村振兴内在关联提供了理论支撑。《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基于文明溯源视角,深入探究了黄河文明形成的历史根源,揭示了黄土与黄河、炎黄传说、治水文明等历史文化在黄河流域文明演化中发挥的奠基作用。第二章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系统分析了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黄河文明中心的确立过程,并且延伸叙述了陶寺文化与黄河文明中心的关系。第三章结合早期社会历史背景,梳理了黄河文明中心最初的迁移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其中,从晋南到豫西迁移中形成了二里头文化,从洛阳到安阳的迁移产生了殷墟文化...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黄河亦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河道内必须留足一定的水量用于输沙入海。同时,每年还需向流域外沿黄地区供水约100亿m3,水资源供需矛盾极其尖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生态水量被大量挤占,导致河道断流、河床淤积、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黄河生态水量研究一直是人们关切的重大课题。结合黄河水沙特点和"地上悬河"的特性,采取断面水量平衡和地下水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河道渗漏水量及其生态作用,提出黄河干流生态水量应考虑该部分损失水量,进一步完善了下游生态水量研究的思路与手段,可为黄河生态系统的维持、黄河水资源的生态调度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