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某电厂汽轮机低压转子末3级含裂纹叶片取样,进行宏观观察、光谱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显微硬度检验、显微组织及能谱等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叶片的合金成分符合相关要求,叶片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等相关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裂纹起源及裂纹尖端未见腐蚀性元素.叶片热处理工艺控制不佳,出汽侧边缘硬度和组织不均匀,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材... 相似文献
3.
4.
汽轮机叶片振动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阐述了解决汽轮机叶片振动断裂所经历的阶段:1.精确计算叶片频谱、避开一切共振;2.由动应力计算判断可能碰上的共振危险性;3.由激振力作功相互抵消原理,合理选择结构参数,将各级叶片设计成不调频叶片,即允许一切共振。从而达到完美境界,使汽轮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核电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材料1Cr12Ni3Mo2VN的疲劳性能,开展了低周疲劳试验研究,测试了材料的疲劳循环响应特性、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比较了不同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叶片材料在循环寿命的绝大部分期间都保持非常稳定的应力应变状态,仅在循环寿命初期表现出一定的循环软化特征;作为一种屈强比极高的材料,在循环周次10~5次及以上的疲劳寿命区域,循环塑性应变占总变形的比重变得非常小;断口形貌显示疲劳裂纹基本均起源于试样表面;Ramberg-Osgood模型和Manson-Coffin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叶片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Manson-Coffin模型和Langer模型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均保持了较好的准确性;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模型在10~4循环周次以下的预测结果很好,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提高其在更高循环周次的寿命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7.
空冷汽轮机组、调峰汽轮机组及热电联产汽轮机低压缸在小容积流量工况下运行时,末级动叶片根部分离流区的回流会将排汽缸湿蒸汽中的水滴带回叶栅通道,使动叶片吸力面出口区侵蚀并引发疲劳裂纹。为了确定机组负荷工况对叶片水蚀特性及叶片安全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流线曲率法发展出一种计算回流气动特性及水滴撞击叶片速度的方法。并用以分析了一台200MW汽轮机末级动叶根部出口边水蚀的特性,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一致。此后,采用断裂力学理论研究了出口边水蚀缺口处的裂纹萌生期与扩展的增长率,计算结果与实际裂纹发展情况较为符合。所发展的方法为研究预防叶片出口边水蚀方法和合理制定机组检修周期提供了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摩擦金属学的基本原理,以扫描电镜为主要工具,以部分电厂汽轮机叶片的断裂事故为研究对象,简要论述了汽轮机动叶根部的微振磨损、微振疲劳的失效过程及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叶片的裂纹和叶根销钉断裂失效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损坏叶片和销钉的外观观察、微观结构分析、材料成分检测以及运行环境的综合评估,揭示了失效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叶片裂纹主要是由于长期受高温、湿度变化和蒸汽侵蚀导致的材料疲劳累积,以及叶片设计中的应力集中现象所致;叶根销钉的断裂失效主要与运行过程中周期性的抗拉应力过大以及振动疲劳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对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叶片裂纹和叶根销钉断裂失效机理的分析能够为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叶片和叶根销钉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和运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级组动应力的扩大计算及叶冠运行间隙的确定,表明带冠单叶片结构的共振态基本上处于较低的切向B0振型动应力水平,对比其它结构,更适宜于作为不调频叶片。提出了结构措施以扩大其在中长或较长叶片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汽轮机转子材料30CrMoV钢低周循环疲劳和高温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用暂态变物性温度热弹塑性有限元对冷态启动工况下的汽轮机转子进行应力场分析结果分别进行无裂纹转子疲劳寿命损耗和转子疲劳裂纹扩展估算,并对估算方法及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125MW汽轮机低压转子剩余寿命及安全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5MW汽轮机低压转子剩余寿命及安全风险研究余耀,王,王静飞1概述早期国产125MW汽轮机低压转子采用17CrMo1V钢焊接转子,这种转于材料显然能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但其断裂强度则较差,它的断口形貌转变温度FATT达1--10t,机组在正常运行时...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汽轮机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汽轮机转子初始裂纹高周疲劳安全性的分析方法,转子高周疲劳的平均应力σm、应力幅σA和应力强度因子范围AKI的计算方法以及转子钢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KR的经验计算公式.给出了汽轮机转子初始裂纹高周疲劳安全性的分析思路、分析方法、评价判据以及半转速1 000 MW核电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的高周疲劳安全性分析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转子初始裂纹高周疲劳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汽轮机转子的安全性评价,并可以为汽轮机转子的结构优化和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专用计算程序GRPBLD和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对1 710 mm低压末级动叶片的整圈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两种计算方法均准确地预测了1 710 mm叶片的“三重点”共振区域,保证了动频试验的圆满完成,证明通过其设计的1 710 mm叶片是成功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国外汽轮机制造行业主要公司(厂家)对低压缸末级长叶片的研究及共所取得的成果。文章指出,加强低压缸末级动叶的研究将是开发大功率汽轮机,提高汽轮机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汽轮机转子裂纹的时频域诊断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大型旋转机械中 ,由于疲劳等因素会使转子中产生许多裂纹。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 ,分析了包含横向裂纹时 ,汽轮机转子 Jeffcott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对比了不同过临界转速时所采取的加速度方案和裂纹法向与不平衡质量间夹角对转子横向振动产生的不同影响 ;重点分析了裂纹转子在过临界转速时的频谱特性和最大共振峰随裂纹深度的变化规律 ;并讨论了在亚临界和超临界转速时 ,裂纹转子的时频响应特性 ;提出了 3种新的诊断转子裂纹的简便方法。图 1 1参 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