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8)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融合性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推广应用。小学阶段,美术课程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美术是一项传统的文化产业,当前教育部门对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运用传统文化是当前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因此,将民族文化渗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还能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优势显而易见。文章针对小学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6)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家长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微课可以使教学过程形象化,使学生感到自然、真切,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微课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弥补了传统美术教学存在的缺陷,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了中学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0)
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美术教材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传统文化;也要结合实际生活,通过教学实例、课堂拓展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在美术知识学习、应用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2)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当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美术课堂应该更加重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学中所说的"文化情境",就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原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鉴赏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由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视觉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转变。在视觉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应用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得到丰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视觉冲击下实现自主学习。主要立足插画艺术这一视觉手段的应用谈一谈如何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7)
美术课堂作为传承艺术文化的重要桥梁,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流行文化的普及和影响日益增大,其也逐渐给初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变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探讨流行文化的特征和性质,将流行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引入初中美术课堂,为拓展初中学生的美术知识提供重要的社会元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教材的出现给美术教学工作带来了活力,但美术课堂需要具有趣味性,教师应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新课标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程教学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充分发挥了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气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切地领略到了美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4)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给今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人文资源。随着我国逐渐重视素质教育,高中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审美、学习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课程,但目前的高中美术教育缺乏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没有有效地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影响了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质量。该文主要探讨了民间美术资源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有效运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4)
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教学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临摹复制、缺乏创新和师生交流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等,使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