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滴灌条件下不同覆盖模式对新疆棉田土壤水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滴灌条件下不同覆盖模式对新疆棉田土壤水热的影响发现,覆膜对0-30cm土层的保墒效果优于覆秸秆,而膜下秸秆模式对0-100cm土层具有明显保墒作用;铃期是棉花的需水关键期,膜下秸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龄期需水量大与滴灌供水不足的矛盾;在花期覆膜或覆秸秆能够增加棉田土壤温度,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座果率;覆膜能有效应对棉田早期的低温环境,促进棉株生长,而覆秸秆不利于棉花及时成熟,对最终产量及纤维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膜下秸秆模式对棉田的保水保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西瓜和蜜瓜咸水滴灌的作物系数和耗水规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肖娟  雷廷武  李光永  于颖多 《水利学报》2004,35(6):0119-0124
在采用测渗仪测得内蒙古河套地区进行的西瓜、蜜瓜咸水滴灌田间试验的数据,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出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的耗水规律,得出作物在适宜生长条件下的耗水量,即作物需水量。根据美国A级蒸发皿和中式皿的自由水面蒸发量的关系以及美国A级皿的蒸发量和参照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了作物各生育期的参照作物需水量ETr,计算出作物各生育期的作物系数KC和以中式蒸发皿为基础的作物需水系数。所得参数可为类似地区的西瓜和蜜瓜滴灌系统灌溉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膜下滴灌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滴灌技术与塑膜覆盖技术的有机结合,非常适于大田宽行作物灌溉,尤其适用于棉田灌溉。文中针对目前棉田灌溉技术现状以及水资源愈来愈匮乏的现实,着重阐述了棉田中发展膜下滴灌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涌泉根灌下陕北山地苹果的蒸散量与作物系数规律,通过设定高水H1((85%~100%)θff为田间持水量)、中水H2((70%~85%)θf)和低水H3((55%~70%)θf)3个灌水水平,研究亏缺灌溉对陕北山地苹果蒸散量和作物系数的影响,并建立蒸散量关于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陕北山地苹果全物候期耗水范围为483.03~540.10 mm,作物系数在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与果实成熟期的范围分别为0.35~0.38、0.28~0.31、0.70~0.83和0.48~0.57,不同灌水处理的蒸散量及作物系数在果实膨大期差异显著,任一时期亏缺灌水均会减小该时期陕北山地苹果的作物系数和蒸散强度。各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作物系数与叶面积指数之间可以用指数回归较好地描述,由此建立了果树蒸腾蒸发量的估算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陕北山地苹果涌泉根灌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在北方旱区采用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传统种植、覆膜种植、滴灌种植和覆膜滴灌种植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滴灌技术既能使玉米出苗时间提前,又能在生长期增加玉米株高和叶面积。与传统种植相比,覆膜滴灌技术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幅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覆膜技术或单独使用滴灌技术。从增加作物产量和农业节水角度综合考虑,覆膜滴灌技术是比较适合北方旱区的节水高产种植措施。  相似文献   

6.
喷灌均匀系数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久生  饶敏杰 《水利学报》2000,31(1):0009-0015
为了确定作物喷灌条件下灌水量和产量的空间结构及统计分布规律,定量评价喷灌均匀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冠层上、下喷灌水量、土壤水分、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内累计灌水量的相关距离约为5m,产量的相关距离为7--10m,但叶面积指数不存在空间结构。累计灌水量、叶面积指数和产量都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尽管在冬小麦灌溉季节内喷灌均匀系数变化于57%--89%,但土壤储水量均匀系数始终大于90%.喷灌均匀系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比预想的要小。  相似文献   

7.
以揭示设施草莓耗水规律、明确灌溉器选型模式为研究目的,采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开展设施草莓耗水规律研究。基于生态环境要素构建了设施草莓耗水经验模型,对比试验分析了滴灌带(管)规格对土壤水分均匀度、产量、根系发育等因素的影响,按照需水特征将草莓全生育期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花芽分化期、越冬期、盛果期、盛果后期。研究表明:(1)设施草莓全生育期的耗水强度随生育期呈现"U"型变化趋势,其中越冬期耗水量最小,试验监测显示设施草莓全生育期(2013年9月5日-2014年5月23日)的耗水量为406mm,日均1.55mm;(2)相关性分析显示叶面积指数对草莓耗水强度影响较小;(3)在试验所处条件下,滴头间距为20cm的滴灌带(管)较为适于设施草莓灌溉。  相似文献   

8.
李尤亮  张雷  王杰  袁艺  吴灏 《人民长江》2023,(9):114-118
微喷灌、不覆膜滴灌、覆膜滴灌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灌溉方式,可改变农田局地小气候,协调农田水热状况,影响作物产量。为探讨生菜生育期内土壤水热及产量对微喷灌、不覆膜滴灌、覆膜滴灌的响应规律,于2020~2021年在云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生菜灌溉试验。结果表明:与微喷灌相比较,不覆膜滴灌和覆膜滴灌可提高生菜根系层内土壤水储量,2020年分别提高了41.6%和37.5%,2021年分别提高了33.5%和29.5%。与微喷灌和不覆膜滴灌相比较,覆膜滴灌提高了生菜根系层内土壤温度,2020年分别提高了9.6%和12.3%,2021年分别提高了9.5%和10.3%。对于地温梯度,微喷灌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覆膜滴灌,2020年三种灌溉方式下的地温梯度值分别为0.067 4,0.058 7,0.037℃/cm, 2021年分别为0.066 9,0.062 9,0.046 7℃/cm。受土壤水热条件等的影响,覆膜滴灌条件下的生菜产量显著大于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不覆膜滴灌生菜产量大于微喷灌。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地区生菜灌溉方式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加权灰色关联模型的干旱区玉米覆膜耕作方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垄作全膜、垄作半膜、平作全膜以及平作半膜4个覆膜耕作处理,采用加权灰色关联模型评价不同覆膜耕作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垄作全膜处理保水保温效果明显;干旱条件下,耕作措施较覆膜方式对地温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水量充沛条件下,覆膜方式则表现出对地温更显著的影响。田间起垄耕作结合全膜覆盖的种植方式,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促进滴灌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形成,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干旱区农业节水和玉米高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系数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彭世彰  索丽生 《水利学报》2004,35(1):0017-0021
考虑土壤水分调控所产生的作物生长滞后效应与补偿生长效应,对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ETc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及水稻作物的作物系数Kc,得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主要农作物土壤水分修正系数Ks的计算公式。覆膜旱作节水灌溉模式的水稻需水量计算实例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适宜的田间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地下滴灌条件下将无膜移栽(NFT-SDI)、覆膜移栽(WFT-SDI)和覆膜直播(FS-SDI)三种栽培方式棉花的生长和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WFT-SDI、FS-SDI处理相比,NFT-SDI棉花生育期仅比WFT-SDI多2 d,脱蕾铃率低,叶面积指数适宜,根系最长,为136 cm,有利于中部侧根系发育,对棉花根长发育和根冠长比增大有积极作用。在耗水量相当的情况下,NFT-SDI比FS-SDI、WFT-SDI棉花籽棉产量分别增加了0.57%和7.86%。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种滴灌带长度和两种施药方式(连续施药、周期施药)及不施药(NA)条件下大田玉米膜下滴灌试验,分析了滴灌带长度及施药方式玉米叶面积指数、产量等及不同土层深度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药(除草剂)一体化滴灌能够有效除草,提高玉米产量;施用除草剂后,连续施药处理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双穗率相较于周期施药和不施药...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估算半干旱区玉米腾发量,该研究通过田间实测气象数据、株高、叶面积指数、覆膜情 况、水分及盐分胁迫等信息对基本作物系数(Kcb)和蒸发系数(Ke)进行修正,并基于Penman-Monteith 模型,采用修正作物系数估算玉米蒸散量,并利用水量平衡法计算得到的玉米实际蒸散量对估算结果进 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作物系数法对于各生育阶段计算误差均低于3%,整个生育期的计算误差仅为 1.9%,其计算精度优于单作物系数法和双作物系数法,可较为准确估算玉米各生育阶段及整个生育期 的腾发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通过大田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棉田土壤水分、作物耗水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棉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总趋势为中间大两头小,各处理之间随着亏水时间和亏水程度的加剧土壤水分变化呈减小趋势,且全生育期充分供水总耗水量是连续重度亏水处理的1.3倍;棉花总耗水量与产...  相似文献   

15.
绿洲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膜下滴灌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处理对马铃薯植株生长指标、果实品质、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滴灌调亏处理下,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且各生育期水分亏缺对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薯块膨大期(T2)淀粉积累期(T3)薯块形成期(T1);薯块形成期适度亏水,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果实总糖、蛋白质、氨基酸、Vc和淀粉含量,同时有效降低有机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相较于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CK,T1处理产量略有降低(降低7.16%),但是能够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35%)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18%),因此薯块形成期是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农业马铃薯进行亏缺灌溉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主要作物系数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农田蒸散量和灌溉量计算的准确性以及优化农业灌溉水资源配置,基于河北省1955—2014年逐日气象数据,借助分段单值平均作物系数法分析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作物系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55—2014年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作物系数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全生育期内年际间平均作物系数分别为0.86、0.85和0.83;不同生育期内,3种作物系数变化区间分别为[0.40,1.29],[0.49,1.24],[0.30,1.29]。全生育期内,冬小麦和夏玉米作物系数均呈以邢台为低值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的空间分布特征,棉花则是由西向东逐渐增大;不同生育期内,冬小麦和棉花的大部分生育期作物系数呈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夏玉米则是由邢台向四周逐渐增大。风速和日照时数的降低是引起3种作物系数减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作物系数和需水量是制定作物灌溉制度和计算区域水资源平衡的重要参数,不同气候和不同栽培条件下作物系数和需水量会发生变化。通过大田试验,以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小麦播种~成熟期间参照作物蒸散量,并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方程及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计算作物实际蒸发蒸散量,进而对小麦秸杆覆盖和露地栽培条件下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鲁北地区小麦秸杆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减少40.3 mm,作物系数降低9.1%,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8.0%。冬小麦产量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田间棉花膜下滴灌的优点是通过滴头持续不间断的供水,使水分入渗至作物主根区,将盐分带出根系.因此,滴头下方水分湿润体大小、形状以及土壤水盐分布与作物生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surfer软件能够很好的绘制出滴灌前后土壤水分含量和盐分含量的等值线图,对进一步分析田间滴灌试验土壤水盐运移十分有利.本文利用棉田膜下滴灌试验数据,结合Surfer软件,对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为了解棉花大田滴灌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石羊河流域干旱沙漠区滴灌条件下苹果树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沙漠地区苹果树滴灌的需水规律及土壤水分状况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在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茨井东苹果园进行了3年田问试验,结果表明:沙漠地区苹果树滴灌的耗水规律呈单峰型,需水临界期在6月中旬至7月,耗水量最高,进入8月份逐渐下降;不同处理、不同灌水量下,作物系数Kc变化不大,滴灌条件下苹果树的作物系数大大低于地面灌溉条件下的作物系数;并提出了在该地区合理的苹果树灌溉制度,包括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水间隔及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20.
以生物改良措施为主,通过膜下滴灌棉田盐碱地的生物改良、化学改良、生物化学综合改良等大田小区试验,分析不同条件下盐碱地棉田膜间间作盐生植物时土壤的水盐运移特性和棉花生长特性,验证棉花间作盐生植物的改良效果.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田膜间间作盐生植物后,土壤含水率增大,生育期作物耗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也有所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