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效率传热单元法(ε-NTU),分析了顺流和逆流两种形式的套管式换热器的效率影响因素,给出了效率计算公式和线算图,指出当采用单管式换热器时,逆流连接方式换热效率较高,当采用双程套管换热器时,顺流连接方式的换热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间接供热系统中换热站内板式换热器普遍存在结垢而影响换热问题,介绍了供热运行期不拆机对板式换热器化学清洗和物理脉冲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法,两项清洗技术集成应用方便快捷地达到较好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4.
5.
《Planning》2014,(17)
一款具有新型结构的热管换热器,与传统的此类换热器相比,新装置可以方便地安装螺旋型翅片,使其换热效果在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除尘的功能。针对所设计的一种新型热管换热器,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新型换热器不但换热效率有所提高,而且具有一定的除尘能力,这种新型换热器采用的是螺旋翅片形式的热管,烟气流通区域存在有环形流道,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它使得灰尘颗粒在翅片管以及换热器内壁表面聚集,同时由于重力作用,这些灰尘在达到一定重量后就会沿着翅片的倾角降落到排灰斗中。 相似文献
6.
7.
8.
针对某剧院中央空调系统效果不佳的问题进行检测诊断,现场测试了板式换热器实际运行工况。通过对实测换热量的修正,得到设计温差换热量QST和设计温差流量换热量QSTF,将其与额定换热量QS对比,以此作为判断板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依据。最后,就板式换热器的实际运行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及诊断其性能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含导流挡板的膜片式换热器换热特性进行研究。采用Fluent软件研究新风进风温度和速度对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传热速率等影响。研究表明换热效率仅与新风进风速度有关。进风速度是换热器的传热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本文研究条件下,速度从0.8 m/s增加到2 m/s,换热效率下降22.5%。新风进风温度为38℃,速度为2 m/s时,每层通道的传热速率达到15.6 W。新风进风温度为30℃,速度为0.8 m/s时,每层通道的传热速率仅为4.3 W。研究表明,新风气流通过换热器后速度越大压降越大,新风进风速度为0.85 m/s时,换热效率可达81%,因此,适当降低新风进风速度,可获得更好的热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板式换热器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板式换热器反冲洗排污的维护方法,介绍了这一方法的操作程序,并且通过流体力学有关理论,和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板式换热器反冲洗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结合板式换热器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板式换热器反冲洗排污的维护方法,介绍了这一方法的操作程序,并且通过流体力学有关理论和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板式换热器反冲洗的原理,最后阐明了该排污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利用长江水源的江水源热泵系统是重庆市可再生资源利用的重要形式,其换热器的性能对系统能效具有显著的影响,论文研究了使用半圆环形折返管的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实验证明折返管曲率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与直管套管式换热器相比,当R/r=5时,其换热效率可提高2.5%。为分析半圆环形折返管的换热机理,论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进行了流动、温度场和换热模拟。为保证在旋转流和大曲率情况下计算的准确性,模拟分析采用了修正后的RNG k ε湍流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折返管内存在者明显的二次 相似文献
15.
板式换热器因具有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等优点,在我国工业生产和民用供热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在运行控制中具有强耦合性、滞后性、非线性等特点,传统的PID控制效果有调整时间长、超调大、对干扰过于敏感等问题,Smith预估补偿的加入可以优化滞后性,但抗干扰性能不够理想,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加入,可以优化超调,对干扰进行抑制。建立板式换热器控制系统模型,在传统PID控制中,结合自适应模糊技术和Smith预估补偿,在Simulink环境中开展算法仿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自适应Smith-模糊PID控制算法,能够优化抗干扰和滞后性方面的特性,有效改善了换热器中调整时间长、超调大、对干扰过于敏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对于电厂首站的换热,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列管式换热器,但由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不高,相同的工况需要的换热面积较大,相应的设备体积也增大,增加了占地面积,从而加大投资成本。本文重点探讨利用高温汽-水换热器代替列管式换热器应用在电厂首站的换热,从而减少换热面积,减小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达到节约投资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板式换热器凭借着诸多优势,成为了食品、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的主导换热设备。但由于换热器的工作环境复杂,板式换热器容易出现因腐蚀而导致设备失效。本文结合应用实例,就板式换热器不锈钢板片腐蚀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可为此类故障防治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