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白酒中含有复杂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关系到白酒口感和人体健康。该文详细介绍了4类主要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多元醇及非挥发性酚的风味特性、生理功能,阐述了非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预处理方法,并对白酒中4类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索白酒中风味物质差异,年份鉴别,工艺识别以及香型鉴别等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植物油富含多种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化工等行业。挥发性风味成分与植物油的品质息息相关,而分析鉴定技术是植物油风味成分研究的基本手段。本文对国内外植物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前处理技术(同时蒸馏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顶空法、固相微萃取技术、溶剂辅助蒸发法等)和鉴定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嗅闻法、香气活性值法、电子鼻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旨在为风味食用植物油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牡蛎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也是我国大宗的水产品.挥发性风味成分对牡蛎产品的品质有重要影响.因此,该文对牡蛎生鲜、贮藏、加工(热处理、干制处理和超高压处理)和酶解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牡蛎肉和酶解液脱腥过程中风味化合物的变化进行综述.以期为牡蛎产品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牡蛎资源在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鲜食玉米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技术及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作为一种全谷物食品,不仅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淀粉、可溶性糖,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降血压、降血脂、预防癌症病变、保护视力等多种功效,开发前景广阔.鲜食玉米独特的挥发性风味是体现其食用和加工品质的重要指标,品种、加工工艺、贮藏方式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橙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橙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其中主要包括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定性定量以及香气感官阈值分析,以及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风味成分进行分析,为橙汁的生产以及品质判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酒属于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香气浓郁,成分复杂,其风味主要由酯类、醇类、醛类等物质构成.这些风味物质部分来源于酿造原料、麦曲,还有一部分是由微生物的代谢和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生化反应生成.该文综述黄酒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比较不同地区黄酒的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对黄酒香气产生影响的因素,总结常用的风味物质检测方法,为提升黄酒整...  相似文献   

7.
大米是全球的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大米香气是大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所呈现的整体香气和人类感官感知的综合结果, 也是大米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消费者对大米的可接受程度的主要因素。对近15年稻米风味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大米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大米风味的影响因素、对大米挥发性风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为大米挥发性风味研究技术的提升和大米行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八角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检测了八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检测到29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08%。主要成分是反式茴香醚(83·37%),其它含量较多的成分是柠檬烯(3·02%)、草烯(2·90%)、小茴香灵(2·20%)。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具有特殊的腥香味,其气味对其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水产品的品质以及水产品的综合开发应用水平,水产品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日渐被重视。本文综述了水产品产生风味的反应、挥发性化合物提取和分析技术以及水产品挥发性化合物及其风味的研究,以期为水产品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肉制品中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在肉制品中痕量存在,其分离、分析十分困难.本文综述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介绍5种前处理技术包括水蒸气蒸馏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和分散固相萃取法,并概述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对多种挥发性亚硝胺定性定量分析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  相似文献   

11.
浓香菜籽油因挥发性风味物质产生的独特香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从该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提取方法、检测技术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对其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论述,为优化和建立浓香菜籽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无水乙醚萃取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市售芝麻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实验共分离鉴定了57种化合物。占总检出化合物的81.66%,检出化合物可分为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呋喃和酚类。  相似文献   

13.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已成为食醋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对消费导向有重要影响。该文综述食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种类及风味贡献,分析食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及其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方法二者相结合的优势及应用进展,并对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由表3可知,雪里蕻腌菜挥发性风味组分主要是一些烃、醇、酮、酯、腈及杂环类化合物,其中二者皆有的醋酸乙酯及乙醇为发酵代谢物,表明雪里蕻腌菜的乳酸发酵,而丁烯腈和异硫氰酸烯丙酯为雪莱中芥子苷的酶解产物。注:表中数值为以苯并噻唑峰面积含量为1.00其它化合物之峰面积与之比值。3.2 讨论本文采用依据雪里蕻腌菜挥发性组分的酸碱性原理来进行组分离,此较根据化合物极性分离,操作简单易行。因为分离过程一只涉及乙醚一种有机溶剂,所以污染少,特别适合于酸性、碱性组分的分离和嗅感评定。任何化合物必属于酸性、弱酸性、中…  相似文献   

15.
食物油炸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炸食品的特有风味与食物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成分有关。由于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复杂性,这类物质的鉴定需要有效的气体收集方式和检测分析手段。本文介绍了挥发性成分的常用收集方法、检测技术和安全性分析等,论述了煎炸油直接加热、食物油炸模拟过程和实际食物油炸过程挥发性成分生成情况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食物油炸安全性的提高、煎炸油脂使用期限的评价、油炸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改善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国外肉品风味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外肉品风味研究进展(综述)马长伟(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100094)肉类食品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它是人类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极好来源。不过人们喜欢肉类食品主要还是因为从中可以获得某些感官满足,而在这方面,肉品风味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传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矿物元素、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呈味核苷酸含量为对比指标,分析真空低温油炸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加工工艺制成的香菇脆片的营养特性及非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样品中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样品中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各类非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在矿物元素含量方面,两种香菇脆片差异显著,其中真空低温油炸对香菇中的钾、钙及锌元素含量破坏严重,锰元素则在两种产品中含量较低;在氨基酸含量方面,除必需氨基酸外,真空低温油炸对脆片中氨基酸破坏程度显著强于真空冷冻干燥,但真空低温油炸脆片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更高;在非挥发性成分方面,两种产品的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及各类呈味核苷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真空低温油炸香菇脆片呈味核苷酸含量较高,且两种香菇脆片中均不含有5’-肌苷酸和5’-黄苷酸。结论两种加工工艺对香菇脆片的营养特性及非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真空低温冷冻油炸工艺可以增强香菇脆片的食用风味,且可以增加脆片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但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的矿物元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系统测定了中华仙影海葵的营养成分和非挥发性风味成分,其干物质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多糖含量分别为390、50、167、260 g/kg,脂肪酸为7.5 g/kg,氨基酸为277.9 g/kg。氨基酸种类齐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颁布的标准,必需氨基酸含量满足成人每日所需(除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外)。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富含钙(3650 mg/kg)、镁(10900 mg/kg)、硒(6.48 mg/kg)等元素。中华仙影海葵中的主要呈味氨基酸为谷氨酸和精氨酸,呈味核苷酸按照味道强度值(TAV)由高到低依次为GMP、IMP和AMP,味精当量为1.05 g MSG/100 g。结果表明中华仙影海葵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检测了香葱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检测到30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8.18%。主要成分是二丙基二硫醚(31.94%)、二丙基三硫醚(16.4%)、1-丙硫醇(11.27%)、二甲基硫醚(10.36%)、甲基-2-丙烯基二硫(6.11%)、1-丙烯-1-甲基硫醇(3.49%),占总成分的79.57%。  相似文献   

20.
以清真酱牛肉为研究对象,分析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技术,分别对预煮、煮制1 h、煮制完成和浸泡冷却后的酱牛肉样品4 个阶段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清真酱牛肉加工过程中共鉴定出103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4 个阶段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数量分别为46、51、58 种和54 种,4 个阶段共有的风味化合物为18 种;加工过程中醛类、醚类、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随加热逐渐下降,醇类、酮类和酸类物质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