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采砂对河道水流条件的影响,基于水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采砂区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湘江尾闾局部河段不同控采高程条件下采砂前后水流条件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在中低水条件下,河道采砂会使河段水面线略有降低,流速重新分布,分汊河段分流比发生变化;且随着采挖深度的降低,水位变化和流速变化逐渐减少。计算成果可为该河段的采砂可行性研究及采砂规模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采砂活动对河床演变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在采砂活动前后勘测河段河床地形,并结合近年来地形资料,对该采砂工程对河道河床演变的影响进行后评估,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闽江下游河道采砂对河床的影响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群 《水利科技》2001,(1):23-26
该文对闽江河道采砂从水流流态变化到河道采砂形成采砂抗引起 溯源冲刷产生河床演变进行论述。分析闽江南北港河道采砂导致河床冲刷,危及堤岸安全等问题,强调河道采砂要统一管理,实行许可制度,以科研成果为基础指导有序采砂,力求变害为利。  相似文献   

4.
浑河沈阳河段是沈阳市建筑用砂的主要砂源地.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该段河道演变非常剧烈,表现为持续的下切和展宽.文章通过对水沙条件、河道纵横断面的套绘分析及河道采砂情况的调查,分不同时段对河道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采砂是造成河道剧烈演变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砂对河道演变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砂造成河床推移质总体不平衡,改变了河相关系。使采砂处的上游河床下切,河底比降变陡,主河槽拓宽,可能造成整治建筑物水毁和河岸坍塌;采砂处的下游河床淤积,比降变缓,危及灌区建筑物的正常运用。管理对策为:适当限量开采,采砂与治河相结合,尽量减少恶化河道演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长沙综合枢纽建成后,对湘江下游分汊河段江心洲演变产生较大影响。选取该河段3个具有代表性的江心洲(甄皮洲、萝卜洲和沙坪洲),通过Landsat遥感影像和1983、2008和2015年江心洲河段的实测地形数据,以及湘潭站多年实测水沙数据,分析近30余年河段内江心洲演变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且年内分配趋于稳定,年输沙量呈现周期性波动下降的趋势,1990年代枯水期输沙量相比1980年代同期有所增加。1984-1994年期间,江心洲处于自然发育状态,面积和体积都有所增加,1994-2005年,3个江心洲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至2009年,江心洲面积继续扩大。2012年后由于长沙综合枢纽的建成运行,下游河段江心洲进一步萎缩。  相似文献   

7.
湘江湘潭-濠河口河段河道演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湘江下游枯水期水位过低,洪水期水位较高,下游人为因素不断影响湘江河道的通航条件,本文从不同方面综合分析了湘潭-濠河口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的特点.通过同流量水位变化分析各河段冲淤变化,研究表明湘江总体具有大水淤积、小水冲刷的特点;依据河段中江心洲冲淤变化,得到湘潭-濠河口河段冲淤变化特点,进一步指出不同河段冲刷淤积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长江镇江段河道采砂的影响及其控制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运用微尺度模型和基于普通相机的近景摄影测量三维图像解析技术针对河道采砂对长江镇江段河床演变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镇江段河床演变的趋势,指出在征润洲北滩和五峰山附近科学台理地采砂有利于镇江段河床稳定。考虑到镇江段较长时期的河势稳定除改善征润洲,焦山一带态势还应遏制和畅洲南北汊逆转的趋势,必须采用包括河道采砂在内的综合治理措施,结果还表明微尺度模型可以用于河工动床模型研究,特别适用于多方案的定性分析与比较,近景摄影测量三维图像解析技术在数字化试验研究中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黄河内蒙古河段近期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素珍 《人民黄河》1996,18(9):43-44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对河砂资源需求量的与日俱增,少数人受利益驱使,无证、超范围、超深度、乱挖滥采河砂。通过制订采砂规划控制内容、严格采砂管理措施,不仅为规范潮河河道采砂行为提供技术支持,而且达到了避免资源浪费、维护河道行洪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黄州河段采砂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道采砂等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是河流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长江黄州河段为例,在实测水沙系列的基础上,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流量级下工程河段采砂后水位、流速和汊道分流比等变化规律,并模拟了不同典型年水沙条件下洲滩河段演变过程和采砂区冲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条件下,随着流量的增加,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有所减小、影响程度降低;分流比对平滩流量反应更加敏感,平滩流量条件下分流比有明显增加;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在不同典型水文年条件下,随着洲滩的冲刷后退加剧,布置在洲尾的采砂区泥沙回淤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砂对河床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毛野  黄才安 《水利学报》2004,35(5):0064-0069
采用微尺度动床河工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顺直、弯道与分汊等典型河道不同部位进行大规模采砂对河床局部变形及对河段变形的极限影响。试验成果表明,采砂坑的发展是采砂坑内及其附近的水流与采砂坑边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持续进行河道采砂对局部河床变形有较大影响,其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取决于众多因素,包括采砂坑的形状、大小以及决定水流流态的采砂坑与河道的相对位置等;特别是超过上游泥沙补给能力的持续采砂对河床变形影响很大。根据采砂极限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有利于河床稳定的合理采砂部位及采砂作业方向。结合长江镇江段进行的试验表明大规模河道采砂可能改变具体河段的河势,因此利用科学合理的采砂作业引导河势向有利于河床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青弋江发源于皖南山区,系长江右岸主要水系之一,从陈村水库以下,经泾县、弋江镇、西河镇、红杨、湾沚清水镇后由芜湖入长江,西河镇以下为水网圩区,河道交叉,水网密布,水流关系十分复杂。青弋江主要控制站为位于弋江镇与西河镇之间的西河镇水文站,控制面积5796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80%,从芜湖入长江的流量仅占西河镇水文站流量的20%,其余流量经分流河道资福河、上潮河分流由漳河入长江和经赵义河、杨青河分流由当涂入长江。因此青弋江干流在平面分布上是上宽  相似文献   

14.
采砂工程对河道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般曲线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并运用长江武汉河段实测水沙数据对模型进行系统的率定与验证;模拟了不同流量级下该河段采砂后水位、流速变化规律.进一步选取了典型水沙系列年,对采砂后河段冲淤变化及采区内泥沙回淤率进行了预测.模型成果为本河段采砂的可行性及采砂规模控制提供了较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北江下游河段河道含砂量变化特征和采砂基本现状,深入剖析了近年来大规模河道无序采砂给北江大堤河段河势稳定、河道演变、堤防安全等带来的多方面不利影响。从维持河势稳定、确保堤防安全等方面的迫切需要出发,提出了变害为利、科学有序、依法管理的采砂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国栋  杨文俊 《人民长江》2013,44(15):69-72
为研究河道采砂对河道及其周边涉水建筑物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归类分析和总结发现,大规模的河道采砂不仅破坏天然河床结构,改变河道正常的物质输运过程和冲淤规律,干扰河流自然演变,威胁河道的行洪、通航、自身稳定,而且会对相关涉水建筑物及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侧重阐述了河道采砂影响的作用机理,并针对现阶段河道采砂存在的问题及缓解河道采砂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湘江为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的主要支流,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认识湘江水位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可为湘江流域乃至洞庭湖水系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利用M-K检验法分析1990-2014年湘江下游水位变化规律,基于实测地形数据分析湘江下游河段河床演变,并探讨湘江下游水位变化与河床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4年湘江下游年均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长沙站、湘阴站和营田站水位均于2011年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分别为26. 62、24. 69和24. 42m,枯水期水位下降尤为明显。1990-2014年汛期最高水位呈缓慢下降趋势,枯水期最低水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同流量下汛期水位变化不明显,枯水期水位基本上呈降低趋势。1983-2015年典型纵横断面出现2种形式,分别为横向展宽和纵向大幅度刷深,湘江下游河床下切严重,其中铜关滩下切深度达15. 7 m。汛期水位的变化与来水来沙及河床演变有关,枯水期水位下降主要归因于河床下切。  相似文献   

18.
拉林河干流河床演变与河道采砂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林河在古代,无人类活动干扰破坏的情况下,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变和发育,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河道.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20a以来,由于人们在河床进行大量的采砂活动,尤其是拉林河中游段,储有大量的优质工程砂.又有铁路、公路等优越的运输条件,采砂更甚.仅拉林河中游段,每年将采出砂石300万m3,如此超强度开采,打破了河道自然输砂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动力学方法、泥沙输移原理,建立了一维河流河床冲淤数学模型,并应用于东江干流岭下站~博罗站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根据1972-1999年历史地形、水文、采砂资料进行河床冲淤变化分析,在1972-1999年期间,河床整体呈下切状态,人工采砂对河床冲淤变化有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10年-20年河床冲淤变化状况,如果不考虑人工采砂影响,河床整体以淤积为主,下游河床淤积更明显,如果考虑人工采砂影响,河床则整体呈下切状态。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采砂直接影响研究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形态,对河道通航和引水工程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该研究结果也可为建立合理的采砂制度和建设有效的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大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房屋建筑工程对砂石等原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建设工程的需求,对河道的采砂量也越来越大。过度的河道采砂活动对河道以及周边的涉水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会扰乱河流生态系统,不利于社会经济建设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文章就河道采砂对河道以及涉水建筑物的有关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采取了有关缓解河道采砂度河道及涉水建筑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