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
<正>当前,国民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应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在教学中要越来越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科学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素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便成了我们亟须研究并解决的课题。初中学生化学素养培养到底有哪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构建化学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21)
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养教育是当前国内科学教育与教学革新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高中化学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化学科学素养培养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对化学科目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培养高中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基于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之研究,首先分析小学生科学课程的现状,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式多样化,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加强教师和学生对科学教学的重视,从而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注重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尤其是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高。毕竟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情绪还是性格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稳定性。所以,注重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完善学生的个性特征尤为重要。从自我意识的概念特征出发,通过阐述培养中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6):229-230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既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化学教师对这一问题应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做好课后反思。本文对中学生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一线的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6)
地理学科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学好这门学科对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这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综合能力较强的实用性人才。基于这一教育背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融合人文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7)
培养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初中新课标改革后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也是培养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从培养中学生表达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性提出了培养中学生对表达能力的兴趣和重视,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对表达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等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在江苏选取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样本,分别就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现状展开调查,以初步探究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思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品质,以及对学生的研究性指导,与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多维思考习惯、科学实践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相关。因此,需要加强教师有关科学素养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强化和规范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性,提高科学思维的教育和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5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小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现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进行了论述,让教师可以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8)
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其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流利地使用日语进行交际是学生学习日语的基础目标。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地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使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通过对现在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的分析,来为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