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渭河流域为对象,基于77个点位的水生态采样和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流域干支流着生藻类、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3种生物类群群落结构特征,采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了渭河流域鱼类、大型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的完整性,并对3种生物类群进行评价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基于3种生物类群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由于3种生物类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各有不同,其中大型底栖动物的评价结果最好,其次为着生藻类,鱼类健康评价结果最差。综合来看,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大体表现为从上游到下游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的趋势。对于渭河流域,影响鱼类、大型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的环境因子各有不同。通过系统全面地调查分析渭河流域不同生物类群的群落结构,可为流域水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3年10月(丰水期)和2014年4月(枯水期)渭河流域着生藻类监测数据,根据着生藻类物种丰富度、群落多样性、相对丰度、生态型和密度5类属性,选取了26个候选参数。应用参照点对比法(P-ibi)和累计系数法(P-IBI)分别构建了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均匀度指数和可运动硅藻百分比为P-ibi和P-IBI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共有的核心参数,说明两个参数的代表性较强,可作为常规监测指标。P-ibi健康评价结果显示,丰水期健康等级在较好水平以上的点位数占43%,而枯水期高达61%,P-IBI较好水平以上的点位数仅占25%,P-ibi评价结果明显高于P-IBI,但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即渭河干流上游、泾河源头、北洛河中游水生态健康状况较好,渭河下游、泾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及北洛河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较差;超过70%的点位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相一致或仅差一个健康等级,且P-IBI在参照点位和受损点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表明累计系数法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评价方法替代参照点对比法进行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渭河全流域包括甘肃省部分地区,也包括省内两大著名支流泾河及北洛河,南靠秦岭,东临黄河干流,北至子午岭、黄龙山与陕北黄土沟壑区接连。省内渭河流域基本上复盖了整个关中地区(洛河上游陕北地区除外)。  相似文献   

4.
在渭河流域开展野外采样调查,并采用水文改变指标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生物完整性指数法等分析和评价渭河流域的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现状。结果表明:(1)林家村、魏家堡和咸阳3个站点的水文情势改变程度为高度改变,而临潼、华县的水文情势改变程度为中度改变;(2)渭河流域丰水期水环境质量状况优于枯水期,影响渭河水系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氮(TN)和总磷(TP),影响泾河和北洛河水系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电导率;(3)渭河流域鱼类和底栖动物在丰、枯水期的生物完整性差异较小,着生藻类在丰、枯水期的生物完整性差异则较大。提出以下建议:(1)控制水利工程的过量开发利用,合理调控闸坝的蓄放水过程;(2)在河道沿岸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排河污水进行拦截和处理,并定期监测水体理化性质,重点关注TN、TP和电导率;(3)控制渭河流域内的石油开发强度,恢复河岸带及边坡生境,以保证水生生物的正常栖息和繁衍。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渭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河段采样,按照《河流健康评估指标、方法与标准》,建立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鱼类生物损失指数的渭河流域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建立的指标体系评价渭河流域10个河段的生物健康状况.结果显示:陕西省渭河流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为47.04,鱼类生物损失指数为32.31,渭河生物完整...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蚂蚁河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9年7月在蚂蚁河上游布设4个采样点(1个参照点3个受损点)进行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最终确定了构建B-IBI的核心参数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丰富性、耐污度(抗逆力)和营养结构组成及生境质量。通过健康评估,深层次分析出蚂蚁河上游健康状况为一般。  相似文献   

7.
北洛河流域中上游水文特性分析及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洛河是渭河左岸支流,为黄河二级支流、渭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按河长).河长680.3km,集水面积26905km<'2>,河道平均比降1.98‰.北洛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河源至甘泉县道佐埠为上游段,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坡陡,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是北洛河泥沙源地;道佐埠至白水河口为中游段,主要为黄土塬区,其间有较大支流葫芦河和沮水汇入,北洛河水量主要来自中游;白水河口以下为下游段,属关中平原范围,地面平缓,土地肥沃,水利化程度高,农业生产发达.  相似文献   

8.
底栖动物是河流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为分析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8月、2019年1月及4月在赣江干流布设12个采样点进行底栖动物调查.赣江干流共检出底栖动物3门6纲24种属,上游的优势种分别为苏氏尾鳃蚓和铜锈环棱螺,中游的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和河蚬...  相似文献   

9.
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沿程变化及其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蒋晓辉  王洪铸 《水利学报》2012,43(8):991-998
根据2008年黄河干流刘家峡以下河段水生态调查资料,分析了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理化性状和生物群落结构的沿程变化。参照20世纪50和80年代水生态调查资料,对比了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几十年来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通过建立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揭示了黄河水生态系统的现实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沿程分布差异比较大;2008年黄河干流水生态状况与20世纪50、80年代相比,除底栖动物外,其它生物种类和数量均下降明显;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干流大部分河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生态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8年在黄河干流刘家峡以下河段水生态调查资料,分析了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理化性状和生物群落结构的沿程变化;参照20世纪50和80年代水生态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几十年来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建立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揭示了黄河水生态系的真实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沿程分布差异比较大;(2)2008年黄河干流水生态状况与20世纪50、80年代相比,除底栖动物外,其它生物种类和数量均下降明显。(3)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干流大部分河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生态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1.
底栖动物类群位于腐食食物链的关键一环,在水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群落组成可以表征河道的健康状况。根据 2016 年冬季、2017 年夏季两个季度对涡河(安徽段)的两次底栖动物的数据采集,对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多样性指数对河道开展分段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涡河流域共发现底栖动物 3 门 17 属种,冬季以节 肢动物和环节动物为主,夏季各物种相对平均。底栖动物的种类数群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两次采样共发现 17 个属种,两个季节中种类最多的均为节肢动物。涡河(安徽段)干流底栖动物主要表现出生物多样性低、种类分布不均匀、不同河段差异性大等特点,整体来说尚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2.
流溪河是广州最重要的河流,开展流溪河系统性监测与评估是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基础。2019年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9月)对流溪河底栖动物进行了野外原位采样,研究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组成评价流溪河的生境状况。研究发现流溪河流域底栖动物以收集者为主要类群,其次为刮食者和捕食者,滤食者和撕食者较少。上游和中游样点以中等耐污收集者(四节蜉和河蚬)和耐污收集者(摇蚊)为优势类群,而下游样点以耐污收集者(摇蚊)为绝对优势类群。环境因子显著影响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分布,枯水期流速和NO3是关键环境因子;丰水期SiO2和流速是关键环境因子。基于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组成的流溪河生态系统属性分析结果表明,流溪河大部分样点为异养生态系统;流域河岸带不健康;河流纵向运输能力多处于不健康状态;除上游的个别采样点外,捕食者调控能力较为正常;除受挖沙干扰的采样点外,流域生境稳定性维持较好。  相似文献   

13.
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降水时空复杂性发生改变。选取渭河流域21个气象站1960—2018年共59 a的实测日降水数据,采用滑动样本熵研究流域降水序列复杂性的静态和动态演变特征,并通过滑动移除样本熵结合贝叶斯变点分析进行突变性检验。结果表明:渭河流域降水序列复杂性具有空间差异性,各子区域降水复杂性和代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渭河上游、中游及泾河流域降水在1995年发生突变,下游在1991年发生突变,北洛河流域分别在1970、2000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4.
治黄简讯     
黄委会继续派出工作组加紧进行中游治理的考察研究工作为了减缓三门峡水库库区和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加速黄河的治理步伐,根据一九六四年全国水利会议和治黄工作会议的精神,今年上半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大批勘测、规划、水保、科研人员,由王化云主任、韩培诚副主任、沈衍基副总工程师和其他负责同志带领,先后分赴陕西、甘肃、山西等省,对泥沙最多的黄河支流——泾河、渭河、北洛河等流域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调查及监测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渭河流域概况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在陕西潼关港口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中陕西省的流域面积为6.75万km2,占50.1%,渭河干流全长818km.在陕西境内干流长502km,流经陕西的宝鸡、成阳、西安、铜川、渭南等市,涉及59个县(市、区).宝鸡林家村以上为渭河上游,林家村至成阳为渭河中游,成阳以下为渭河下游.  相似文献   

16.
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漓江上游水库为下游河道枯季航运补水所造成的水生态影响,对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空间分布特性与相应的水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为上、中游优势种;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河蚬为下游优势种;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为整个漓江水系的优势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动物量均呈现出下游大于中游、中游大于上游的趋势;而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出下游小于中游、中游小于上游的趋势。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温度、电导率、盐度、浊度、水深、总磷、化学需氧量为影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7.
水生态监测评价业务始于1985年官厅和密云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监测与评价工作.2009年,北京市水文总站在前期富营养化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拓展监测范围,选择重要水源地、重点景观水域及水环境重点整治水体等3 1个,获取大量水生态数据,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和着生藻类等.2013年5月,水利部水文局将北京列为全国水生态监测示范城市.2015年,水文总站开展了北京市水生态普查,对全市133个水功能区197个站点进行水生态普查,查清北京市水生态现状.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9年春、夏、秋、冬4次对古黄河宿迁段的水生态调查和评价来了解该河段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判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藻类和底栖动物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9.
渭河水环境与生态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东南地区,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km.渭河流域流经甘肃、宁夏、陕两三省区13个地区86个县市.在宝鸡入陕西境内,在潼关入黄河.渭河干流在陕502km,流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五市(区),宝鸡峡以上段为上游,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咸阳至潼关为下游.渭河流域面积6.71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聚集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80%的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0.
《治淮》2018,(12)
正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类群,生活环境偏好栖居于水底,移动能力受到限制,因而对水环境变化更加的敏感,国内外研究中常把底栖动物类群作为水生态健康评价的重要指示生物。在水库型底栖动物类群中,水体的流速缓、底质通常为淤泥,常栖居于此的代表底栖动物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