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以不加麻醉剂的保活运输作为对照组,比较MS-222麻醉罗非鱼在离水保活运输过程血液中皮质醇、血糖、乳酸、复苏率和存活率等指标的值,探究MS-222麻醉剂不同浓度的麻醉效果和在不同温度下离水保活的时间。结果表明:100 mg/L的MS-222浓度为麻醉有效浓度,在这浓度下,离水保活运输的效果最好。在15℃下,浓度为100 mg/L的MS-222离水保活时间可达到7 h以上,在6 h内复苏率为100%,而对照组的保活时间却只能达到3 h。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MS-222组的血液指标都有显著性的上升,而对照组的保活时间和存活率却显著性的低于MS-222组。综合各项指标,MS-222麻醉罗非鱼能延长离水保活运输时间和提高鱼的复苏率以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水产品活体运输的存活率,文章探明了将传统中药冰片作为麻醉剂应用于水产品活体运输的可能性。对比了不同浓度的MS-222(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也称“鱼安定”)和冰片麻醉剂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麻醉效果,并在30 mg/L的冰片麻醉剂和20 mg/L的MS-222中研究了水温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最后在20 ℃水温条件下分别在30 mg/L的冰片麻醉剂和20 mg/L的MS-222中进行了麻醉模拟运输试验并对关键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麻醉试验结果表明:随麻醉剂浓度增加,草鱼进入相同麻醉期时间缩短,完全复苏时间延长,20~40 mg/L的冰片麻醉剂适于草鱼的麻醉运输。麻醉时间随水温降低而缩短,复苏时间随着水温降低而增加,20~25 ℃水温适于草鱼的冰片麻醉运输。麻醉模拟运输试验结果表明:冰片麻醉运输24 h存活率为100%,MS-222麻醉运输24 h存活率为70%。复苏时间随运输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冰片麻醉运输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MS-222麻醉运输。文章结果显示,在20~25 ℃水温条件下,冰片麻醉运输保活效果优于MS-222。  相似文献   

3.
曹杰  谢晶 《食品科学》2021,42(23):237-244
研究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aminobenzoic acid ethyl ester methanesulfonate,MS-222)对大菱鲆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模拟运输实验,研究大菱鲆在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麻醉液、运输水温及鱼水质量比(简称鱼水比)中的存活率,筛选出大菱鲆麻醉保活运输的最优条件,为大菱鲆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在静水条件下,研究MS-222质量浓度(20、40、60、80、100 mg/L和120 mg/L)对大菱鲆行为的影响,测定其麻醉效果、复苏时间及复苏存活率,确定MS-222对大菱鲆的有效麻醉质量浓度。在此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20、40、60、80 mg/L)麻醉液、不同的水温(2、8、13、20 ℃)以及不同鱼水比(2∶1、1∶1、1∶3、1∶5)进行模拟运输,记录大菱鲆的存活率,在运输不同时间段,对运输水体及大菱鲆进行取样,检测运输过程中水体氨氮和溶解氧水平的变化、大菱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水温为8 ℃、MS-222质量浓度为40 mg/L、鱼水比为1∶3时,大菱鲆保活运输时间长,适合大菱鲆长时间(24 h)运输;随运输时间延长,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升高,溶解氧水平降低;在鱼体肌肉指标中,随运输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上升,糖原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在大菱鲆血清生化指标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在运输24 h过程中均变化显著(P<0.05),这表明大菱鲆肝脏、肾功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一定损伤,麻醉组鱼体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综上,适当使用MS-222可以提高大菱鲆保活运输的存活率,延长保活运输时间。  相似文献   

4.
无水保活温度对斑点叉尾鮰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无水保活温度对斑点叉尾鮰生理应激和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MS-222麻醉的斑点叉尾鮰无水保活5 h所需的较佳温度范围,测定了不同保活温度(0、2、4、6℃)下,保活前(对照)、保活中(5 h)和保活后3种状态下斑点叉尾鮰的血液生化及鱼肉蛋白质、脂肪、水分、质构和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MS-222麻醉斑点叉尾鮰在(2~6)℃下可以保活5 h,在清水中恢复24 h后存活率达到100%;无水保活5 h后,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高于未处理值(P0.05),恢复24 h后,基本都恢复至未处理组值,但0、2℃保活组仍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值(P0.05);肌酐和尿素氮在保活5 h后都显著升高,恢复24后很难回到初始水平,无水保活对肾脏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4℃保活组尿素氮增量最大,达7.22 mmol/L;0、2℃下,鱼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保活5 h后下降,而在4、6℃下有所上升,24 h后基本恢复至未处理组值;保活温度越低,对鱼肉质构影响越大,在6℃下,质构变化较小。因此,研究表明,6℃下保活,无水保活对鱼肉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影响较小,且在无水保活中产生的应激反应在恢复24 h后基本消除,而较低温度下0、2℃,会对斑点叉尾鮰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该研究结果为无水保活在淡水鱼活鱼运输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大口黑鲈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丁香酚浓度对大口黑鲈的麻醉效果。选取最佳浓度麻醉大口黑鲈,分别在5,10,15和20 ℃的条件下保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存活率、氨氮含量、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大口黑鲈的较佳丁香酚浓度为18 mg/L,在5 ℃保活72 h存活率为0,在10、15和20 ℃下保活96 h后的存活率分别100%,75%和0%;随着保活时间延长,与15 ℃,20 ℃组相比,10 ℃组的总氨氮降低24.12%~51.24%,血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保活72 h后,10 ℃处理组血清中皮质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尿素氮分别比20 ℃组低260.44 pg/mL、52.54 mmol/L、8.76 mmol/L、3.26 mmol/L和8.22 mmol/L(p<0.05),而溶菌酶、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10 ℃肝脏HSP9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15 ℃和20 ℃;肌肉指标中,15 ℃和20 ℃组糖原、粗蛋白含量和pH显著低于10 ℃组。表明10 ℃保活条件下大口黑鲈抗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应激降低,肌肉品质影响较小。因此,10 ℃适合大口黑鲈的长途保活运输。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远程运输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从MS-222、乙醚及丁香油中优选出丁香油作为麻醉剂,以耗氧量、存活率等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0、20、40、80、160、320mg/L)条件下,丁香- 乙醇水溶液对小龙虾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在丁香- 乙醇水溶液质量浓度20~80mg/L 时,10min 内能使小龙虾进入麻醉状态,存活率达96% 以上;在25~30℃时存放时,经60mg/L 的丁香- 乙醇水溶液麻醉的小龙虾保活效果最佳,与非麻醉组相比,20h 后的存活率提高了9%。  相似文献   

7.
MS-222对大菱鲆麻醉效果及富集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立大菱鲆的有效麻醉浓度,研究MS-222在大菱鲆体内的生物富集和消除规律。方法 考察大菱鲆在不同MS-222浓度下麻醉、苏醒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以及呼吸频率的变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组织中的药物水平。结果 MS-222麻醉大菱鲆的有效浓度为60 mg/L,在此浓度下,鱼体能够在5 min之内达到第IV期麻醉状态,5 min之内苏醒恢复。大菱鲆肝脏中MS-222的富集浓度高于肌肉,经48 h消除实验后肌肉和肝脏中的MS-222均低于1 μg/kg,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3.14 h(肌肉)和14.15 h(肝脏)。结论 在水温不低于(12±0.3)℃条件下,建议将MS-222的休药期定为3天。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大口黑鲈成鱼适合的麻醉方式和麻醉剂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丁香酚和MS-222对大口黑鲈的静水麻醉效果。在最适麻醉质量浓度下模拟运输24 h,记录24 h存活率并测定麻醉0.5、4、8、16和24 h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水质p H、氨氮以及麻醉剂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随着丁香酚和MS-222浓度增加,入麻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丁香酚和MS-222的最适质量浓度分别为18~20 mg/L、50~60 mg/L时,两麻醉组模拟运输和复苏24 h后的成活率为100%,显著高于无麻醉运输组的80%和90%(p<0.05);随着麻醉时间延长,丁香酚和MS-222组血清中的皮质醇(COR)分别从336.83pg/m L下降到291.41pg/m L,从286.11上升到367.05pg/m L(p<0.05),丁香酚组血清中的COR显著低于对照组;葡萄糖分别从14.36、7.48 mg/dL下降到7.36、3.11 mg/dL(p<0.05),而丁香酚组中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尿素氮(BUN)的浓度显著低于MS-222组(p<0.05);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在麻醉0.5h时,鱼肉中丁香酚含量达到最大值5.14mg/kg,在清水中复苏1d时丁香酚残留量为0.45mg/kg;而MS-222组在8 h残留量达到最大值为36.24 mg/kg,复苏4 d时基本消除完全。结果显示,丁香酚剂量小,代谢快,在诱发氧化应激和组织损伤时有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琪  梅俊  谢晶 《中国食品学报》2022,22(7):203-213
以海鲈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低温保活运输对其血液生化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首先分别测定温度、盐度、密度和暂养时间对海鲈鱼运输存活率的影响;其次,将海鲈鱼以3 ℃/h的降温速率降温至保活运输温度12,16 ℃和20 ℃,以室温下不运输的海鲈鱼为对照组,分别在模拟运输第12,24,36,48,60,72 h和运输结束恢复12 h后测定水质、血液生化和肌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温度12 ℃、盐度16‰、鱼水比1 ∶ 10~1 ∶ 8、暂养时间36 h条件下,保活运输后海鲈鱼的存活率最高。在整个保活运输过程中,水质随温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糖和应激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运输结束恢复12 h后, 12 ℃组海鲈鱼应激蛋白、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恢复至对照组状态。肌肉中总蛋白和乳酸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 肌糖原、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保活运输前、后海鲈鱼肌肉pH值、持水力和弹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海鲈鱼长途运输的最佳保活温度为12 ℃。该研究结果为海鲈鱼及其它海水鱼类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南美白对虾无水保活运输的适宜温度和时间,本文研究了对虾低温休眠温度,测定了4、10 ℃条件下模拟运输不同时间段的存活率,分析了对照组、休眠组、运输组和运输后复水唤醒30 ?min?,4种状态下对虾肌肉品质以及生理应激指标。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的休眠温度为(10.0±0.2)℃;模拟运输12 h内,两温度组存活率均为100%,36?h后两组存活率均低于30%。不同运输温度对肉质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除蒸煮损失率,相同温度下运输应激对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生理应激指标中,两种温度下模拟运输24 h后,肌糖原、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且复水后也均不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南美白对虾可以通过低温诱导休眠的方式进行无水保活运输,10 ℃适于18 ?h内短途运输,长途运输则可选用4 ℃。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麻醉对罗非鱼有水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麻醉剂应用于罗非鱼的有水运输能够减轻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其氨氮排放,最终 达到延长运输时间的目的。本研究使用二氧化碳水溶液作为麻醉剂,并以化学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MS-222)作为阳性对照,比较2 种麻醉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罗非鱼在pH 6.2、9 mg/L二氧化碳麻醉液和质量 浓度为20 mg/L的MS-222麻醉液中存活时间最久,分别为548 min和710 min,且有水保活4 h后的复苏率均达100%; 罗非鱼在相同条件充氧清水中的存活时间仅为362 min,有水保活4 h后的复苏率为33%。因此,适宜质量浓度的二 氧化碳和MS-222麻醉液均能延长罗非鱼在有水保活过程中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无水贮藏温度对克氏原螯虾保活期间品质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无水贮藏温度下克氏原螯虾保活期间存活率、肌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无水贮藏72 h时,4~16℃组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仍有80%~90%;24℃组降至40%;32℃组为0。虾尾肌肉的水分含量、持水率、硬度和弹性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与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乳酸的生成降低了肌肉的pH。4、24与3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酶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8~16℃组的氧化应激响应较低于4、24和32℃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溶菌酶(LZM)活性在4、24与32℃贮藏条件下显著升高(P<0.05),8~16℃组的变化相对平稳。研究表明,无水贮藏中保持适当低温条件,在12~16℃范围内,可提高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和肌肉品质,这与机体保持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维持良好的免疫机制有关,本实验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无水贮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袁帅  庞广昌 《食品科学》2019,40(17):53-58
本研究以鲤鱼和鲇鱼为实验材料,利用弓鱼技术研究不同温度对鱼类中心代谢网络通量的影响以及弓鱼在最适温度下离水存活的时间,并探究低温诱导鲤鱼与鲇鱼进入休眠以及实现活鱼离水贮运的可行性。将弓鲤鱼和弓鲇鱼分别放置于0、4、6、10、15?℃不同温度下(每个温度采用梯度降温),测定不同温度下弓鲤鱼与弓鲇鱼血清中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代谢通量。结果显示,鲤鱼在6?℃、鲇鱼在4?℃时的中心代谢途径中代表合成代谢的戊糖途径通量最高;而代表分解代谢和呼吸强度的乳酸盐代谢通量最低,因此判定6?℃和4?℃分别为鲤鱼和鲇鱼的最优贮运温度,且可分别作为诱导鲤鱼与鲇鱼进入休眠的最适温度。进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存活实验,结果显示,在6?℃时鲤鱼离水存活时间平均可达48.93?h,最长存活时间为77?h;在4?℃时鲇鱼离水存活时间平均可达38.14?h,最长存活时间为70?h。以上结果表明,活鱼的离水贮藏运输是完全可行的,同时本实验为诱导鱼类进入冬眠或休眠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玉晗  谢晶 《食品科学》2018,39(23):221-226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由养殖水温22~23 ℃分别经1、3 ℃/h和5 ℃/h不同降温速率处理至临界温度4 ℃,无水活运8 h,通过检测花鲈肝组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力、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浓度及血清中鱼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type 9,PCSK-9)、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研究不同降温速率休眠处理后无水活运对花鲈肝组织损伤的影响,获得最佳降温速率处理条件,降低运输过程中鱼体损伤,提高存活率,以期获得最优的花鲈无水活运技术。结果表明:运输0 h,3 个降温速率处理组花鲈肝组织Caspase-3活力、MDA浓度及血清中PCSK-9、AST、ALT活力较对照组均增高;在模拟运输8 h时,3 ℃/h降温处理组花鲈上述5 个指标均显著低于1、5 ℃/h降温处理组(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运输2 h后,3 ℃/h降温处理组花鲈血清中PCSK-9活力显著低于1、5 ℃/h降温处理组(P<0.05);与运输8 h比较,唤醒后花鲈的肝组织内MDA浓度、Caspase-3活力呈下降趋势,但依然很高,PCSK-9活力增高,AST活力增长减缓或降低,表明不同降温速率条件下无水活运过程对花鲈肝脏的损伤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花鲈可以通过低温诱导休眠的方式进行无水保活,3 ℃/h组处理后无水活运8 h对花鲈肝组织损害程度低,存活率高,建议将降温速率设定为3 ℃/h。  相似文献   

15.
吴波  谢晶 《食品科学》2019,40(16):235-241
以石斑鱼为实验对象,研究温度和盐度2 个因素对石斑鱼有水活运应激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运输温度会诱发石斑鱼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15 ℃有水活运环境下石斑鱼运输存活率最高,该组石斑鱼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血糖浓度、HSP70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温度21、27 ℃和30 ℃ 3 个运输环境组。5‰过低盐度、40‰过高盐度均诱发石斑鱼产生剧烈应激反应,导致机体损伤甚至死亡,而20‰盐度运输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余组,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其余组;30‰盐度运输组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HSP70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余组,适宜的盐度范围可降低鱼体应激反应的程度。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石斑鱼有水活运最优温度16 ℃、盐度26‰,在此条件下,实验验证石斑鱼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为(15.83±1.07)ng/L,血糖浓度为(1.93±0.17)mmol/L。  相似文献   

16.
黄湘湄  黄和  秦小明  范秀萍 《食品科学》2022,43(21):257-264
为探明无水保活运输过程中珍珠龙胆石斑鱼于纯氧及气调环境下的存活情况及机理,本实验模拟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运输环境,检测其应激水平、血清生化指标、物质代谢、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变化,观察存活情况。结果显示,气调环境下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为(13.88±1.00)h,明显长于纯氧环境保活时间((10.90±0.66)h)。随着无水保活时间的延长,尿素氮、尿酸、肌酐浓度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均呈上升趋势,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力稳步上升,在纯氧无水保活10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62.22±1.54)、(232.05±1.87)U/L,显著高于气调无水保活10 h组(P<0.05)。而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活力随无水保活时间的延长呈梯度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冷胁迫休眠下肌糖原、肝糖原含量分别显著下降17.65%、27.34% (P<0.05)。肌肉、肝脏乳酸含量明显增加,复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水保活运输过程中,肌肉乳酸脱氢酶活力呈波动变化,肝脏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肌肉及肝脏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均逐渐上升,复苏后有所下降。纯氧组珍珠龙胆石斑鱼相关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气调组,提示气调环境可有效减轻珍珠龙胆石斑鱼肾脏、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程度;鱼体能量物质代谢、抗氧化系统及免疫防御系统调控能力强,能较好地维持机体在低温无水胁迫环境下的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烟苗叶形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低温胁迫后烟苗的生理机制及恢复生长后叶形变化规律,以烤烟K326的7叶龄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在4℃低温胁迫3、6、12、24和48 h后的相关生理指标,并将4℃低温胁迫后的烟苗于25℃(对照)下恢复生长,测量其叶长、叶宽变化。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增加,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升高;丙二醛(MDA)和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不断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不大。低温胁迫显著抑制叶片长、宽和叶面积,对叶宽的抑制作用强于叶长,从而增大叶片长宽比。低温胁迫后恢复生长16 d,叶片长宽比趋于稳定。不同低温胁迫时间诱导程度为12 h >24 h >6 h >3 h >4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