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特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QYS91—Ⅱ改性双马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利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分别得到了该树脂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表观频率因子A和反应级数n,进而提出了该树脂固化成型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固化反应特性进行了预测,为改性双马树脂实际应用中固化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非等温DSC法对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Kissinger和Crane法计算得到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固化反应级数N等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并用T-β外推法确定了固化工艺温度,同时对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和硅氢封端有机硅树脂(PDMS)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可在室温下固化的含碳硼烷耐高低温胶粘剂用树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固化反应中的各个固化特征,并且分别采用了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该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由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2.9和36.9 kJ/mol,固化反应级数分别为0.86和0.95,接近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4.
徐亚娟  张俊红 《热固性树脂》2020,35(4):18-20,25
采用等温和非等温DSC法对双酚A环氧树脂(DGEBA)/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非等温DSC曲线确定其固化工艺温度,并通过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的线性拟合得到非等温DSC条件下的动力学参数,由动力学参数得到的固化度与时间的理论关系曲线表明其固化机理非n级机理而是自催化机理。等温DSC实验测试曲线证明了DGEBA/DDS的固化过程确实符合自催化机理的特征。两种方法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测试条件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李自松 《上海涂料》2006,44(6):21-22
利用DSC技术研究了轿车丙烯酸清漆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清漆固化反应活化能为30kJ/mol,反应接近一级反应机理。由此进一步建立了固化温度,反应时间与清漆固化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式。DSC研究结果清楚表明:丙烯酸清漆在140℃条件下20min可达到完全固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催化剂、3,3′-二烯丙基双酚A(DP)和多官能团单体C改性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制取低温固化、高温性能优良的改性BMI树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改性BMI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计算了固化反应体系的动力学参数,进而提出了该改性BMI树脂固化成型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对固化反应的进行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改性BMI树脂的固化温度由259℃降为178℃;烯丙基与马来酰亚胺基的"ene"反应非常显著,且改性剂C与DP的"ene"反应历程相似;改性BMI树脂的固化工艺确定为120℃×6h+140℃×2h+160℃×2h+180℃×2h,后处理工艺为200℃×6h。  相似文献   

7.
柔性UPR树脂/粉煤灰非等温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兵  张奇志 《广州化工》2010,38(8):131-133,15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粉煤灰体系的非等温固化过程,利用T-β外推法确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温度:凝胶温度257.625K、固化温度374.275K、后处理温度406.565K。用Flynn-Wall-Ozawa法和Friedman-Reich-Levi法获得了柔性UPR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Ea=83.94kJ·mol-1。由ASTME698-79标准方法求得指前因子,lnA=25.27;结合Crane方程分析知,复合体系的固化反应接近于一级反应。最终建立了复合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ln(ddαt)=25.27-10096.22T+ln(1-α)0.9126。  相似文献   

8.
以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中温固化环氧胶膜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得出 SY-24中温胶膜的固化为放热反应,测得固化始点温度,求得固化反应热、固化反应级数和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固化反应速度常数的对数与固化反应绝对温度的倒数成线性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DSC法研究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及其固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杰  曹国荣  王巍  崔丽荣 《玻璃纤维》2011,(5):16-20,24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别研究了Ashland UP(R36)以及DSMUP(972B)这两种不饱和聚酯树脂(UP)的固化过程,并利用了KiSSinger方程、Crane经验方程等分析了这两种树脂的固化反应,得到了其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Arrhenius指前因子(频率因子)、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最后利用Y—B外推法确定了这两种不同树脂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固化温度等固化工艺温度。  相似文献   

10.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混合型聚酯树脂进行固化动力学研究,确定了该体系的特征参数:起始固化温度(T0)、恒温固化温度(Tp)和后处理温度(Tf)分别为68℃、143℃、168℃。同时通过Kissinger以及Crane方程计算出该体系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为76.19 kJ/mol、反应级数n为0.913,指前因子A为4.35×108,确定了该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方程。通过等温固化对该体系的研究得到了不同固化温度下转化率变化曲线,用非等温固化研究得到的动力学方程与等温固化得到的曲线进行比较研究,为优化混合型粉末涂料固化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BA)和七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POSS-triol)为原料,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BMI/BA/POSS-triol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运用Kissinger极值法、Crane法、Flynn-Wall-Ozawa(FWO)等转化率法和T-β(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确定了改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固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改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级数(接近于1)均随POSS-triol用量增加而变化不大,说明POSS-triol的加入并没有明显改变BMI/BA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改性树脂体系的凝胶温度为175.7℃,固化温度为226.9℃,后处理温度为271.7℃。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5429双马树脂的固化过程。分别使用Kissinger模型和Flynn-Wall-Ozawa模型计算得到了5429双马树脂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Kissinger模型与FWO模型计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较为接近,验证了两个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由于5429双马树脂的固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因此代入相应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可得到其固化动力学方程。此外,通过T-β外推法可计算得到5429双马树脂凝胶化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等特征温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探讨了固化剂为六次甲基四胺的酚醛树脂(PF2828)和二恶唑啉(1,3–PBO)固化酚醛树脂(PF)(1,3–PBO 与 PF 质量比为40∶60)在不同量α,α–二溴对二甲苯(质量份数分别为0.5份,1.5份)作用下的固化行为,运用 Kissinger 法和 Ozawa 方法对其固化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到了固化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二恶唑啉和催化剂α,α–二溴对二甲苯的使用,可以加速 PF 的固化反应,降低了 PF 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当催化剂用量为1.5份时,最易于改性 PF 固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运用非等温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对Sikapower-492G型汽车用EP(环氧树脂)结构胶在动态升温过程中的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升温速率时的DSC曲线,采用Kissinger法、Crane法、Ozawa法和温度-升温速率(T-β)外推法等得到该EP胶粘剂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EP胶粘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可用1级固化动力学模型进行表征;该EP胶粘剂的凝胶化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约分别为123、164、224℃,其表观活化能、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分别为117 kJ/mol、1.80×1013 s-1和0.934。  相似文献   

15.
运用示差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DAP)树脂的固化反应历程。讨论了引发剂对DAP固化特性的影响,并由DSC曲线得到了DAP树脂的固化工艺和动力学参数。通过固化度、FT-IR的测试对DAP树脂在中温条件下的固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固化体系中引入BPO可以使DAP树脂在更低温度下引发固化;在BPO、DCP用量均为2%的条件下,确定了体系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后处理温度分别为:100.5℃,124.3℃,137.8℃,表观活化能为129.3 kJ/mol,反应级数为0.950。固化度、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DAP树脂在中温条件下可以固化得较完全。  相似文献   

16.
用 PE DSC-7仪器测定了 N,N,N′,N′—四烯丙基二苯甲烷二胺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比热容,并借助DSC-7动力学软件得到该树脂的固化反应级数n=1.39±0.10、反应活化能E_a=138±7.77kJ/mol和表观频率因子InZ=28.6±1.921/sec;还预测了树脂的固化反应程度(d),固化反应温度(T)和固化反应时间 (t)三者间相互关系,并计算了凝胶化温度(Tgel)、固化温度(Tcure)和后处理温度(Ttreat)。  相似文献   

17.
双酚-S环氧树脂与间苯二胺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双酚-S环氧树脂(BPSER)与间苯二胺固化反应的历程。实验结果表明,固化反应主要分为2个阶段,前期由化学动力学控制,服从自催化机理,实验数据利用Kamal方程处理得到2个速率常数k1、k2及2个反应级数m、n,k1、k1值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均呈增大的趋势,总反应级数m+n在2~2 5之间;反应活化能E1、E2分别为64 18kJ/mol和48 30kJ/mol。当反应程度达到60%左右后,由于交联程度增加,分子质量迅速增大,分子间扩散较慢,进入反应的第二阶段,主要由扩散作用控制固化速率。文章还讨论了该体系固化反应的分子机理,认为其经历了三分子的过渡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环氧树脂/有机脲体系的固化行为,探讨了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有机脲是一种能有效固化环氧树脂的潜伏性固化剂;固化反应机理为有机脲与环氧树脂首先反应生成噁唑酮和仲胺,在环氧树脂过量的情况下,仲胺与环氧树脂反应生成叔胺,叔胺进一步反应产生阴离子活性中心,最终引发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初期固化反应速率受有机脲分解产生仲胺浓度的影响,反应中期有机脲分解完毕,阴离子活性中心浓度为常数。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异氰酸酯/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晌,固化度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确定了聚异瓤酸酯/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胶粘剂中固化剂的含量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聚异氰酸酯的增加,固化放热量增加。当聚异氰酸酯的含量达到1.2份时,固化反应放热量达到最大值;不同升温速率下,体系固化温度有很大差异,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固化温度增加。通过动力学计算得到体系最佳固化温度为108℃,固化时间为6-8h,固化体系的活化能为43.31kJ/mol,反应级数为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