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详细规划具有实施性和管控性双重功能。详细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底线管控”和“分区引导”的管制工具,迫切需要探索详细规划用途管制的技术路线。本文辨析管制工具“分区”“分组”“分类”的差异和关系,参照国外城市的分区管制技术经验,构建基于“用途分区-用地性质-建筑用途”的管制规则,强调管制目标与管制要素内在的关联性,完善从规划编制到建成环境管理的全流程用途管制。分区管制可适用于现行单层控规编制,也可结合“单元-地块”的分层编制体系,建立“市-区”两级的分级管理机制,优化详细规划事权划分与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2.
分区管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最为流行的土地利用管制方式,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而中国实践则很不成熟。通过改革走向成熟的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模式是中国未来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现采用比较分析和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中美土地利用分区管制进行探究,指出了它们的实践特征,具体包括权力配置、效力范围和编制实施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实践的缺点与不足,借鉴美国实践的优点与经验,提出和阐述了中国分区管制实践改革的途径和措施,包括相对独立的编制和实施、采取有效的配套手段、包含多个层级、采取规范化形式、实现城乡统筹和部门协调、基于用途相容性进行管制、建立指标交易机制、实施有限度的许可审批、过程公开和透明、畅通救济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简美华  于姗姗  廉政  李毅 《规划师》2023,(3):94-100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需要一套明确的用途管制规则。文章梳理了传统用途管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向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的关键点;以商洛市用途管制实践为例,明确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衔接逻辑,构建了“指标管控+‘3+X’控制线管控+规划分区准入+用地分类”四级分区分类管控体系,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事权和要素的相应要求,明确划定一级规划分区的工作思路,最后提出商洛市一级规划分区的建设项目准入和禁止清单以及管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阶段,不同类型的规划在土地用途管制上有差异化的需求,单一的用地分类标准无法完全适应。为探索面向大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土地用途管制的创新路径,分析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在上述两类规划中的土地用途管制方式和彼此之间在用地上的规划意图传导手段;总结上海总体规划编制中有关土地用途管制的分区探索经验。研究发现,用途管制应从依赖用地分类的技术标准向依托分区的政策工具转型;可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采用“结构性分区”落实战略性意图,打破传统规划体系中用地分类的“树形结构”,打造不同规划类型下的差异化土地用途管制工具;并通过用地兼容性、妨害性的原则进行探索,在保障不同规划类型保持各自工具理性的同时,提高土地用途管制意图在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间的传导效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使用的用地代码与美国区划(zoning)的分区代码都是土地利用图上的语符,两者形式相似,但内涵差异较大,又经常被混淆。本文基于语言学与加顿伯格的规划语言学视角,解释规划行为与分区行为的深层逻辑,具体辨析用地代码与分区代码的内涵差异,揭示用地分类代码固有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并主要结合美国分区代码体系的发展与演变经验,从分区代码体系的构成与内涵上阐述分区的内在技术逻辑。分区代码体系是分区结果的语言形式,也是分区和分区规则的结合体。建议通过深化分区内涵,完善代码的语言规定功能,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建立以用途分区为核心的管制体系以及可拓展的分区代码语言体系,实现从地块管制到分区管制的技术转变。  相似文献   

6.
用途是土地利用的要素,控制用途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市场经济下土地用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相应地也给我国传统的用途控制带来很多问题。论文以美国为例,通过回溯西方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演变,探讨市场经济下控制用途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我国的用途控制提供思路。论文总结出妨害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土地利用规划应在排除妨害的基础上建构具有灵活性的用途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部日前出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办法》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市、村镇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着以下问题:城镇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失控;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这突出地反映了城市规划在体制、机制、管理和调控手段上的缺陷,城市规划应遵从市场机制,对规划的功能、理念、编制方法等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台湾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土地使用分区管制的地位和主要内容。同时,作者还对北京与台湾地区在规划编制、审批等方面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21,37(8)
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并出台了一系列陆海统筹管控的文件。文章对当前试行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涉及的海洋分区分类体系进行对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工作,分析了分区分类体系衔接、海域分类与海岛关系、湿地分类、用途管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功能分区中增加留白用海区、优化海洋空间分区分类体系和明确用途管制要求等建议,旨在为国土空间体系下海洋空间规划的编制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控制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健  王雷 《规划师》2009,25(10):85-8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探索“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规划的应变能力。刚性与弹性规划控制的实现途径是:规划目标立足长远,蓝图和绿图协同公平;控制指标需刚性与弹性并存;预留“活性用地”,设立“弹性控制区”;灵活设置规划的体系、时序及期限;用途管制规划应刚柔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体系的梳理,明确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划定以及管理的法规依据,考察日本如何通过法律体系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统筹、规划、利用与管理,并获得开发许可。根据日本《国土利用规划法》第9条,都道府县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规划,将国土分为城市地域、农业地域、森林地域、自然公园地域及自然环境保护地域五大地域,即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分类,这是用途管制的基础,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分类是规划行为,也是国家的公共行为,规划主体是政府,政府依据国土资源与相关法规进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划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本质是追求公共福祉,在土地财产权和国土利用的公共性基础上,确保国民健康的生活环境,坚持国土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日本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体系由《国土利用规划法》和个别法(五大地域类型法律)构成,规定了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主法与个别法叠加的综合管理体系。用途管制是依法进行的制度化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法律及规划对国土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  相似文献   

13.
揭示当前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管制的主要问题与转变目标,为其制度构建提供经验借鉴。通过研究我国台湾地区由都市、非都市的二元管理体系向全域空间管控的转变过程,总结归纳其土地使用分区管制的方式、总体框架及法律法规体系。发现我国台湾地区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这一落实规划目标的基本工具贯穿始终,且分区分类体系完整,管制规则及法规体系已成型。基于相似的空间整合背景与国土空间总目标下,提出在全域空间上建立通则式的分区管制制度,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现有的“五级三类”体系拟定了分区管制框架构想,并总结了整合路径的经验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对现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立足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现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相关生态问题 ,以及这些问题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建立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从制定新的土地利用及评价标准体系入手 ,在原有土地利用建设经济性指标基础上增加土地自然生态功能指标、土地社会经济性指标、土地文化资源指标三方面内容 ,为全面剖析城市“土地”的生态综合价值提供系统科学的依据 ;在规划编制中根据新标准增加土地基本综合生态状况评析、土地利用潜力评估过程 ,以确定适地性的土地利用指标体系、土地利用方式方法、适宜的建设开发强度 ,建构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使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更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在机制 ,切实发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区与分类是实施用途管制的关键技术方法,是研究规划思想和管制工具的重要切入点。基于语言学理论,区分4种分区模式,厘清分区与分类的基本关系,对我国的用地分类标准和分区实践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反思,进而剖析详细规划的分区行为逻辑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应当率先建立基于用途的规定分区类型与规则体系,“规则先行”应成为详细规划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许明坡 《河南建材》2021,(10):130-132
"乡村振兴"是我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土地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合理利用村级土地是实现土地使用管制、资源规划管控和空间重构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要秉承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做好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农村经济建设注入活力,推动乡村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孟志军规划是实现土地优化配置和引导城镇建设管理协调发展的关键。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都是以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空间资源为原则而编制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两项规划经常相互脱节。目前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加速发展,各国都曾经面对如何合理控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问题。尽管世界各国土地利用控制的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但在土地利用控制方法上却各有差异.当前,世界各国都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控制方法.例如美国的区划,德国的地区详细规划,日本的用途地域制等.  相似文献   

19.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讨论新版用地分类标准的适用性,提出其在我国土地和规划制度背景下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美国从功能分区的传统区划向基于形态的区划转变的过程以及英国开发控制中通过判例法界定用途属性的经验。提出建立用地分类的标准需要结合规划体系的特点;由于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应正视混合用途的出现;加强与规划管制制度和土地供应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20.
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理论解析与实践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规划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源于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其本质意义是空间资源配置中土地产权和交易成本的变化.与增量规划是一个交易成本为零条件下的技术过程不同,存量规划的空间方案设计与产权交易方式选择是密不可分的,存量规划在进行空间设计的同时,还要参与制度设计.这种转型要求城市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必须进行重大转变:总体规划要由“以需定供”转向“以供调需”,在空间管制、结构布局、规模控制的重点和方式上进行相应调整;控规要更尊重业主的权益,更加重视现状土地的产权分析和规划过程;基础设施规划要重视系统完善和能力效率提升.同时,规划转型对于现行规划管理制度体系也将带来全方位冲击,可能倒逼国家和地方的规划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重大变革:国家总体规划审批体制可能下放,地方规划管理重心下移并趋向分权,规划设计机构趋于多元化、市场化和社区化.最后,就规划转型对于规划学科研究、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总体影响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