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结构件结构对重力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聚结构件结构对油水重力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错搭波纹板、开孔波纹板以及网状波纹板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并从停留时间、油相浓度分布、分离效率、聚结结构前后油相浓度及中位粒径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比。结果表明,网状波纹板结构对小液滴具有较好的聚并作用,能显著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缩短停留时间;开孔波纹板次之,而错搭波纹板效果最差。实验发现,良好的亲油疏水性、具有足够的油滴上浮通道以及与混合相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是性能优良的聚结结构所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上述工作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紧凑的油水重力分离设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力油水分离是分离水中油的一种物理方法,同其他分离技术相比,重力分离过程具有不需外加动力、装置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低、维护简便、大规模推广容易、回收的油可再利用等优点.作者重点介绍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阐述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装备研究的进展状况,并讨论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套柱形旋流器油水分离实验流程。通过改变油水两相泵入速度、溢流口流量等操作参数,得到了入口流速、分水率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趋势,并比较了二级柱形旋流器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式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一定结构的柱形旋流器存在最优的入口流速和分水率;在2.8 m/s的入口流速下,二级柱形旋流器并联油水分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油水重力分离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UENT商用软件,对重力式油水分离器入口、斜板、平板以及重力沉降区域内流场和浓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并考察了分离器结构参数、操作参数以及油品的物料性质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分离器的分离效果良好,分离器的水力特性有待提高;分离器内板间距、板倾角和板长存在最优值;油品黏度越小、密度越小、粒径越大,分离效果越明显;混合物入口流量越大、混合物中油相体积分数越小,分离的过程越难实现。本工作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紧凑的卧式油水重力分离设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水重力分离设备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耀军 《化工进展》2001,20(4):50-53
结合作者工作实践,从油水分离技术工业设备应用的现状和生力分离设备的发展概况等方面,介绍了油水重力分离设备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海上采油浮动平台由于受到波浪、海风及水流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摇摆将影响重力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重力油水分离器在不同摇摆情况下的油水分离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摇摆的频率和振幅对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剧烈的摇摆会明显降低油水分离效率,频率越高、摇摆幅度越大,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深水海底油水分离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海底油水分离系统不仅能够减轻立管压力、降低举升动力消耗,而且降低了井口背压、进而可以提高采收率。在阐述深水海底油水分离技术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跟踪国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静电预聚结、管式分离等适用于深水海底油水分离的最新技术,为国内相关人员自主研发深水海底油水分离技术提供了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8.
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油水分离器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分析。对于3种不同开孔率的新型液盒式入口构件、3种不同排布形式的栅格式稳流构件、4种不同波纹板形式的聚结板组,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构件的分离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开孔率30%的液盒式入口构件、内密外疏型栅格式稳流构件以及双维弦波聚结板组具有较好的油水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9.
油水重力分离过程油滴浮升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测定油水重力分离器内分散相油滴的浓度、粒度及中位粒径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域内油滴的浮升规律. 结果表明,入口区域油水混合液的湍流程度较大,两相存在较充分的纵向掺混,在100 mm高度以上区域,油相相对浓度均达到0.9以上;斜板和平板区域内油相浓度较高,小油滴聚结成大油滴,在50 mm高度处,中位粒径由10 mm升至30 mm以上;平板区域油膜更新速度较慢,流动性较差,聚结效果不及斜板区域;重力沉降区域内流场相对平稳,油相相对浓度多集中于0.4~0.6之间,大油滴已基本浮升至顶部油层得到分离;隔油板前方区域存在涡旋流,部分区域油相相对浓度约升高了0.02,中位粒径增大了1 mm左右,出现返混现象.  相似文献   

10.
首先进行油水混合试样的制备,采用纯机械搅拌方式的破乳,让油水充分混合,然后让油水混合液通过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并对其进行取样,最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中的含油量进行测量。通过对搅拌机选型、油水分离流程的设计以及含油量的测量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为以后实验室的油水分离试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轴流式旋流分离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轴向入口旋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导流叶片的结构形式、数值模拟研究及实验研究等。对轴流式旋流分离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今后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对轴流式旋流分离器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碟式分离机分离效果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碟式分离机分离效果主要是受到分离机的自身结构、使用工况以及过程工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证明选择合理的参数,才能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评价输气站场用多管导叶式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模拟计算了入口速度7~27 m/s、颗粒密度1000~5000 kg/m3、颗粒浓度2.5~2500 g/m3、操作压力1~5 MPa条件下21管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 结果表明,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主要来自单管压降,约占整个压降的80%~90%,旋风子单独使用和并联使用时其流场分布规律相同,沿轴向对称分布,中心涡核处压力最低;分离效率和压降均随入口速度增大而增加,粒径为1~10 mm的固体颗粒分离效率从30.57%增加到63.86%,压降从9053 Pa增加到116864 Pa,在入口速度7~27 m/s范围内基本能除尽粒径大于6 mm的颗粒;随颗粒密度增加,分离效率增大,压降几乎不变;操作压力增大分离效率降低,而压降略增加. 各单管间进气量波动均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4.
依据经典流体力学理论,对螺旋分离器内气体流动性状和颗粒分离过程进行分析,推导出设计螺旋分离器的系列公式,列举实例说明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卧式重力沉降器内油水空间的分布规律,通过室内实验方法,全面测量卧式重力沉降器内空间浓度分布,得到空间浓度分布规律,建立回归方程。回归方程定量描述了卧式重力沉降器内部的含油浓度空间分布,便于对内部聚结部件处分散油滴迁移规律进行研究,对设计最佳水相出口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斜板和平板区域聚结作用显著,斜板聚结区域相对入口含油浓度分层现象更明显,垂直位置上部和下部相对浓度差最大超过0.5,斜板上有油层流动,发生油层的破裂,大粒径油滴迅速浮升迁移。重力沉降区末端,垂直位置相对浓度差在0.2的小范围内波动。实验表明斜板聚结区域分散油滴的迁移浮升最为显著,水相出口处易形成涡旋流,引起重力沉降区域末端浮升迁移的小于10μm粒径分散油滴扰动和返混,需要进一步改进水相出口结构,稳定流场。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气固分离器气相流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后置烧焦管式组合催化裂化再生工艺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烧焦管出口的新型气固分离器.为进一步优化分离器结构,弄清分离机理,采用五孔探针在入口气速为10~22 m(s(1的实验范围内对分离器内部气体流场进行了测试,得出了该分离器内气相流场的整体特性--气流绕中心管旋转,以切向气速为主,愈靠近中心管切向气速越大,径向和轴向气速均较小.同时分析了入口气速对流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无因次切向气速的经验公式,公式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依实验数据计算出了通过两条窄缝及经下方空间返回气量占进入第一条窄缝前气量的比例分别为31%、41%和28%,上述比例不随入口气速变化,说明分离器操作稳定.根据气相流场实验数据结果,指出了进一步结构优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侯翠英  魏宏武 《洁净煤技术》2007,13(4):10-11,45
主要从系统环节、工艺参数调整、现场管理方面分析重介旋流器在分选极难选煤时,提高精煤产率、降低介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曹素红  康惠宝 《广东化工》2007,34(4):88-89,102
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的基础上,运用Kalen及Zenz"跳跃速度"的概念,导出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方法,简洁实用,可为工业应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