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涛  刘丽玲 《福建建筑》2010,(6):127-128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山区灌溉渠的取水构筑物,该取水构筑物由三部分组成:拦河坝、引水廊道以及前池。由溢流堰和闸门组成的拦河坝较为合理的解决了水厂取水和农业用水的争水问题;通过旁流取水缩短了施工期间灌溉渠的断流停水时间;并且通过两级沉砂,大大减少了暴雨期间进入前池的泥沙,保证了一级泵房的正常运行。该类型的取水构筑物对类似的山区灌溉渠取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大型水库库区取水工程实例,该工程在大坝上游750 m处的左岸台地修建沉井,利用沉井作为工作井向库区顶管,形成取水泵站的引水系统,然后将沉井改建成取水泵站,成功实施了在坝前水深大、地质条件差、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等复杂条件下的库区取水工程,不仅减少了库区修建深水围堰的困难,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减小了库区淤积,有效地避免了环境破坏,显著节约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
赵镇魁 《砖瓦世界》2009,(9):25-27,36
报载:每年流经长江三峡的泥沙约6亿t,三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水流速度减慢,长年累月,大量泥沙淤积库区,将使库容减少,河床升高,航道阻塞,并将威胁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
川西平原水文地质与管井取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川西平原部分城镇已运行的供水管井的调查,结合川西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对管井的位置及布置形式、井径、井深、取水泵流量及吸水管口的深度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可作为地下水给水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信息》2003,(291):7-8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原因,库区的生态环境一度十分脆弱。三峡工程上马后,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大量切实措施保护和改善库区的生态环境。库区蓄水成功后,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成了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笋岗滞洪区位于深圳市布吉河中游,它的功能是保护布吉河下游繁华的罗湖商业区,使其不致遭受洪水的威胁。 笋岗滞洪区排沙道的修建,解决了滞洪区多年来存在的库区泥沙严重淤积问题(建库6年已淤积泥沙30多万方)和上游污水入库污染水体、污染环境的问题(枯水季节湖水发臭,臭气熏天,影响居民生活),保持了库区的滞洪功能,而且在不影响滞洪的原则下,使库区常年保持一库清澈的湖水,美化了环境,使市区又增加了一处供居民休闲娱乐的景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第二期工程M2泵站水力模型试验,针对城市污水泵站普遍存在的前地进水流态较差,水泵效率偏低,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提出改善前池流态及降低泥沙沉积的工程措施。试验研究表明,改进后的前池水流流态明显改善,水泵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并有效减少了前池的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8.
秦萍霞 《山西建筑》2010,36(26):367-368
阐述了尊村浮船取水装置建设的理由及泵站脱流机理,分析了浮船运行情况及其优缺点,并根据灌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管齐下多口取水的方法,从而保证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结合工程改造设计演算的实例。通过计算分析绘制管道特性曲线,从中了解已有水泵设备与原有浑水管道的运行工况;同时根据水厂挖潜改造,增加产水量的要求,拟新增浑水管道,在新、老输水管道联合工作的条件下,合理选择管径,并对泵房新的运行工况作出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黄浦江大型排污倒虹管防淤的建议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上海市吴闵污水排工程穿越黄浦江大型倒虹管可能出现的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在目前运行状况下管内会存在严重淤积,必须调整运行工况。就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结合越江倒虹管前泵站的实际运行能力,提出了最低运行流量标准及几点管理措施,供工程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的高扬程长距离取水工程数量较多,以重庆市彭水县城取水泵站为例,在对取水点处水文、地质、地形等资料进行分析调研的基础上,经过技术经济方案比较,选择了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的固定干井取水泵站方案.系统介绍了水源、取水口、取水泵站及水锤防护的设计参数及考虑因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固定干井取水泵站运行可靠,作业环境好;水锤防护措施可有效保障泵站及输水管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任建民 《供水技术》2013,7(4):39-42
针对取水泵站能耗高的问题,经过技术分析和科学论证后,通过采用高效率水泵及节能电气设施等对泵站实施节能改造。运行结果表明,水泵机组效率明显提高,且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因上游物流码头对嘉鱼县城区水源造成了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迁建取水泵站。拟选位置满足规划、航运、防洪和环保等要求并安全可靠,通过经济比选形成最佳方案。基于江滩地形、地质、规模和景观要求,泵房下部设计为圆筒结构,上部为平台,屋顶为重檐形式。取水管深入江中770 m,取水头部及邻近110 m采用钢管桩和预制钢平台固定支撑,法兰连接,确保取水质量和安全,同时可适应江床的变迁。施工中运用了沉井、沉管、顶管、水下钢管桩和预制钢平台水下安装技术和多种大型专业施工设备。因施工条件复杂多变,故各工序相互制约、穿插进行。目前该工程已建成运行,并经历了枯水期和汛期,取水的可靠性和设施的安全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对取水泵站水泵部分调速运行和全部调速运行在水源枯水位、常水位及洪水位时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原因,库区的生态环境一度十分脆弱。三峡工程上马后,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大量切实措施保护和改善库区的生态环境。库区蓄水成功后,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成了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4,(9)
总结瑞丽江一级水电站近几年水库泥沙防治的经验,并通过定期溯源冲沙、调整汛期水库运行水位、定期开展泄洪冲沙洞冲沙等方面对水库泥沙防治措施进行优化,有效的解决了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的水库泥沙淤积问题,提高了电站的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建设对川东库区城镇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川东库区城镇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壤生物环境,水域环境,文物、旅游环境及社会环境,包括库区经济、库区城镇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污泥淤沙分离器能够分离去除活性污泥中的细微泥沙,提高活性污泥的MLVSS/MLSS值,有利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向生化池污泥混合液中投加不同粒径的细微泥沙,研究了细微泥沙的悬浮时间对污泥淤沙分离性能及其悬浮态势的影响,为污泥淤沙分离系统运行模式的设置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粒径33μm的细微泥沙呈自由悬浮态势,不受悬浮时间的影响;14μm粒径≤33μm的细微泥沙在初期呈自由悬浮态势,悬浮15 d后呈卷捕附着态势;粒径≤14μm的细微泥沙进入生化池后,快速被活性污泥絮体卷捕。粒径为33μm的细微泥沙被污泥絮体卷捕后,分离器的分离度、除沙效率分别降低了41.0%、30.4%,表明细微泥沙呈卷捕附着态势不利于污泥淤沙分离。由于细微泥沙主要由降雨径流带入,因此降雨期及降雨后的一段时间应运行污泥淤沙分离系统,避免14μm粒径≤33μm的细微泥沙被活性污泥絮体卷捕,降低了淤沙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示范基地两湖五潭的需水量分析,提出了首次补水规模及运行期补水水量,并针对关键的首次补水要求进行了方案比选,提出了投资合适、运行费用较低的分级补水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效的城市污水取水技术是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针对现有相关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开式集成污水取水技术。通过定义网眼阻塞系数、污物密度、截面系数等重要参数,建立了表征其取水特性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临界运行工况的参数条件,考察了各临界运行参数及不同旋转周期下网眼阻塞系数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