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排水是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因地下水作用而导致渗透破坏,为保证边坡稳定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降排水方法进行基坑降水与排水。以南水北调某渠道工程基坑开挖为例,进行降排水方案设计并分析其降排水费用,以便进行方案优选,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穿漳工程基坑降排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穿漳工程主体为穿越漳河河床的倒虹吸,地基为砂卵石层,渗透系数非常大,工期紧,降排水施工难度大.根据现场实验,确定了帷幕灌浆与井点降水结合明排的降排水方法.先期进行帷幕灌浆施工,阻止基坑外的水进入基坑;然后采取井点降水结合明排的方法,降低并控制地下水水位;保证了基坑混凝土干地施工,同时保证了工期,节约了资金.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瀑河渠道倒虹吸工程地处地质构造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极为丰富地带,排降水成为影响工程进度的一个主要难题,从多种排水和降水方案中,经多次论证,确定基坑内设明沟排水,加快抽水速度,保证排水量,以提高开挖进度。基坑两侧设管井排水,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组合的方法,也就是明沟排水结合管井降水方案,这样既满足了工期要求,又满足了边坡稳定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本工程深埋段干场施工作业和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温博段渠道为窄长式基坑,该段地下水位一般高于渠底板2m~7m,存在着施工期排水问题。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通过相关计算,确定降排水方案为单排管井降水。从现场降水效果看,此方案施工简便,工程量较小,满足降水要求。  相似文献   

5.
浅谈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天津市境内段工程基坑降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天津市境内段工程,由于地下水十分丰富,为便于深基坑情况下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采用管井井点降水的基坑降排水措施,实现了基坑干场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施工需要在干地环境下进行,地表水可以用围堰拦挡。地下水可以采用截渗或者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者两者结合。其中,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为潜水和承压水。在建筑物施工开挖时,由于承压水水压较大,降水困难且施工时容易形成基坑突涌、坑底隆起变形与围护结构变形的增大,影响到基坑的稳定,危害较大。地下水尤其是承压水防治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水利工程降排水一直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实例阐述了承压水人工降低地下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颍河渠道倒虹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禹州长葛段工期控制性节点,导流工程决定了颍河渠道倒虹吸工期是否可顺利完成。导流设计根据河道河势、非汛期洪水、导流标准、地下水、承压水、建筑物长度等因素,采用二期导流,选择经济合理的明渠断面;由于地下水丰富和承压水水头高,基坑排水大,需采用高喷灌浆对基坑防渗,保证了基坑排水效果和安全。在保证工程安全导流前提下力求技术经济最优,为同类工程提供可借鉴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中,有多个标段渠道施工期间,地下水位高于渠底板,地下水控制也往往成为工程的难点与重点,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投资都有直接影响。为此,文章介绍了地下水控制的一般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降水法,给出了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的使用范围以及降水井深度、基坑涌水量、降水井数量、间距的计算公式,并对降水井施工及运行管理进行了总结,希望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可以保证渠道等大型基坑的经常性排水需求,使开挖和渠道衬砌施工始终处于干地上进行。尤其是在砾质粘土、重粉质壤土这类地基的经常性排水施工时,运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基坑底面的下降、坑底与地下水位的高差加大、地下渗水压力作用加强而产生的边坡脱滑、坑底隆起等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采用世界先进的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掘进至隧洞桩号7+762.80处盾构机刀具磨损严重,需要及时更换。为保证换刀工作能在干旱的基坑中顺利进行,必须进行降排水。本文介绍了降排水方案在该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含水层较浅的场地中进行基坑开挖需要进行降排水,而降排水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工程投资和基坑开挖稳定性.本文以成都市某地铁车站工程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工程经验类比的方法,介绍了基坑降水方式、降水井计算、井管构造及排水方案,并提出了降排水过程中基坑的监测方案,用以指导整个降水过程,确保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可控.  相似文献   

12.
李志萍  张帅  赵静  李五金  祁鹏 《人民黄河》2016,(4):97-100,105
为使南水北调中线潮河段Ⅴ标渠段地下水降至最低渠底开挖高程1 m以下,满足干地施工要求,运用VisualModflow对3种渠道降排水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比较。通过确定模拟范围、概化边界性质等要素,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在方案三的基础上调整相关要素参数,对两个换填段及3个倒虹吸水平管身段的降排水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使30 d后的观测水位降至控制水位以下,满足降水要求。适当增大井深、井间距、抽水量等要素,以及增加防渗墙的降排水方案,可在要求时间内保证降水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南水北调邯邢段洺河渡槽工程为例,进行基坑排水设计。根据工程布置、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选定基坑布置,选择排水方式,计算排水量,最终选定排水设备型号及数量。目前洺河渡槽已施工完毕,从现场施工情况看,排水设备及数量满足施工要求,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南水北调倒虹吸施工中,常遇到基坑开挖深度大、地下水位高和地下水丰富的施工环境,降排水成为影响工程进度及质量安全的一个主要难题。阐述了管井井点降水在南水北调焦作1段三标李河渠倒虹吸中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管井井点降水的研究与应用,确保了李河渠倒虹吸基坑处于干燥状态、边坡稳定,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了和谐施工。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已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国家对于水利工程也十分重视,在财政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水利工程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内容,其中基坑排水环节与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安全性,强化其承载能力及耐久性。文章简单地分析了水利工程中基坑排水施工方案的制定,如基坑降水施工方案、基坑降深施工方案,阐述了水利工程中具体的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包括井管施工技术、明沟排水技术、降低地下水水位的施工技术等,为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新疆某大型水利工程的开挖实例,介绍在基坑工程降排水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布置,并根据降水方案计算基坑涌水量和设计井点,通过检验后可将地下水拉降至基坑下面,对于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南岸连接渠道为深挖方土质边坡明渠,土体为黄土状粉质壤土,渠道边坡最大坡高超过50 m,地下水位较高,合理的施工开挖和降排水措施是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在现场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抗剪强度指标cd=17.0 kPa、(埃簧赶凳×10-4 cm/s;综合给水度为0.027.对施工期、完建期和运行期的渗流进行了分析,提出排水管网自排+检修期临时强(抽)排方案为渠道及进口边坡降排水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深厚透水性地层中大型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深厚透水性地层中深基坑的降水方案设计范例,对纯井点降水、截水法以及帷幕+排水法等深基坑降水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①这3种方法均能达到有效降低基坑地下水位的目的,在方案比选时,要对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方案,既降低地下水位,又保证基坑边坡及环境安全;②方案设计时,应进行现场抽降水试验以获得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③在工程施工中必须做好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9.
京密引水渠是承担北京市供水任务的重要供水渠道,南水北调通水后,尤其是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建成后,京密引水渠形成了新的供水模式。大规模、长线路京密引水渠项目施工的导流排水方案难度大。以京密引水渠渠道修复工程为例,在深入调查、分析京密引水渠供水现状情况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对“按实际流量进行施工导流”方案和“利用渠道停水期施工(渠道排水)”方案进行比选,明确推荐“利用渠道停水期施工(渠道排水)”方案,该方案在经济、安全、施工方便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是一个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重点对停水后的渠道排水方案进行详细论证、比选,研究确定合理的渠道排水方案,并最终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施工导流排水方案。本文通过技术和管理方式,采取了综合调度南水北调水源与密云水库水源供水的解决途径,是技术研究与政府管理的一次有机融合,效益明显,也将是工程能安全、顺利施工的基础与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阐述在水利水电行业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资源丰富、施工规模大的基坑降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通过对建筑行业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法的吸收和调整,使之适用于具有水电行业工程特性的基坑降排水工程施工,并且在现场实际施工引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