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是一个制丝大省,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实现了从立缫向自动缫的设备升级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自动缫缫丝工人的操作水平,确保我省自动缫生丝的质量,扩大产品出口,提高经济效益,变制丝大省为制丝强省,浙江省丝绸联合公司于10月10~16日在桐乡举行了全省自动缫挡车工、车头工的操作比赛。由各企业、县、市、地层层选拔和推荐,来自全省杭、嘉、湖、绍4个地区12个县市19个制丝企业的24名挡车工、9名车头工,参加了7天紧张、激烈的应知应会的角逐。桐乡崇德丝厂的姚国琴和海宁中丝三厂的蒋丽娟荣获挡车工全能一等奖;海宁中丝三厂的赵亚艳、桐乡梧桐制丝总厂的胡根仙和湖州凯喜雅制丝公司的范丽英荣获挡车工全能二等奖;湖州凯喜雅制丝公司的孙丽丽、桐乡华芝丝绸有限公司的翟娟飞、湖州凯喜雅制丝公司的宋丽芳和杭州新华丝厂的戴芳华荣获挡车工全能三等奖。杭州临安天松集团的胡玲娟、桐乡梧桐制丝总厂的徐雪金和浙丝一厂的李丽萍分别荣获车头工全能一、二、三等奖。另外,桐乡崇德丝厂的姚国琴荣获单项操作“穿瓷眼”第一名;湖州丝厂的高兴兴荣获单项操作“捻鞘”第一名;湖州凯喜雅制丝公司的孙丽丽荣获单项操作“除纇捻添”第一名;海宁中丝三厂的蒋丽娟荣获单项操作“...  相似文献   

2.
为方便丝厂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组织好上车春茧生产 ,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标 ,山东省丝绸总公司 8月 13~ 16日在乳山召开了全省制丝企业春茧上车生产交流会。春茧生产交流会是山东制丝企业一年一次的传统技术交流会 ,是山东省丝绸总公司自 1985年以来 ,针对如何搞好春茧生产而组织的。本次大会特邀苏州大学陈庆官教授、胡征宇副教授参加 ,省丝绸总公司 5个相关部门的领导和 2 0家国有丝厂的厂长、生产厂长、技术科长共 60多人参加了交流会。王照明处长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丝绸市场形势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茧丝检验…  相似文献   

3.
齐兰 《丝绸》1993,(5):58-58
在山东省丝绸总公司最近召开的自动缫、立缫白厂丝对比试验情况交流会上,淄博丝织一厂、淄博丝织二厂、烟台丝织厂、昌邑丝织一厂、文登丝绸工业集团公司等企业介绍了自动缫、立缫白厂丝对比试验情况。各丝织厂对这次试验白厂丝质量比较满意,总的评价是D30TA、SFD507自动缫白厂丝的质最好于立缫白厂丝;D101自动缫白厂丝质量稍差于立缫白厂丝,以制织11216电力纺为例,自动缫白厂丝均能满足其用丝要求,也能满足剑杆织机的织造要求。现将对比试验情况列表于下。  相似文献   

4.
山西蚕丝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丝业在最近二、三十年间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就质量而言,全省8个丝类品牌均达到过国优金质奖、部优产品、省优产品的标准;从规模来讲,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省缫丝生产能力达到3万绪以上,制丝企业达17家之多;以制丝设备来看,本世纪初,根据国家“压绪”的政策,率先完成了淘汰陈旧落后的立缫机,  相似文献   

5.
张善才  田洪英 《丝绸》1999,(1):18-20
针对目前不少制丝企业缫丝设备改造现状 ,阐述了由立缫挡车转为自动缫挡车时 ,挡车工在思想上需注意的问题及操作中应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便于立缫挡车操作和自动缫挡车操作的合理结合 ,实现优势互补 ,使原立缫挡车操作工尽快适应新岗位设备高速运转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制丝和绢纺生产涉及到各种类型的丝纱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各个方面。印度出产丝(纱)的大部份是生丝,它是在手工缫丝锅或机器缫丝锅内抽缫制成的。用半自动或自动缫丝机缫制的缫制的生丝极为有限。双宫丝用双宫茧制成,但不采用一般的缫丝过程。除双宫茧外,在制丝过程中产生的废丝和不能缫丝的茧子则用来制造绢丝。  相似文献   

7.
祖国各地     
《丝绸》1985,(5)
召开自动缫生产工作会议4月中旬,江苏省自动缫生产工作会议在苏州第一缫丝厂召开。会上,自动缫生产厂的代表对比分析了本厂自动缫历年来的厂丝质量、缫折、台产、经济效益以及用户反映等情况,并就如何搞好自动缫煮茧、操作、工艺设计、纤度管理、设备维修保养、备品备件、减少二度变  相似文献   

8.
顺德丝厂是广东省一家白厂丝重点示范厂,自1954年2月建成投产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从单一的缫丝厂发展到现在的制丝、针织、漂染、服装等一条龙生产企业。现有2800绪自动缫丝机;3800绪立缫机;引进部分国外先进针织机和漂染设备及全套真丝成衣设备。先后为广东、湖南、广  相似文献   

9.
刘华平 《丝绸》1996,(3):37-38
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乡镇制丝企业在自动缫生产工艺设计、工艺管理、操作管理、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目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浙江制丝二厂首批应用D301A自动缫丝机,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掌握和合理利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优势;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不断优化工艺管理,在自动缫丝机上首批缫制出31dtex(27/29D)和23dtex(20/22D)规格5A级生丝,同时也能缫制出外贸或内销急需的适销规格低等级丝,拓宽了品种渠道和货源,达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良好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丝绸专业委员会制丝分会和浙江省丝绸联合公司于lop年10月对日至30日在杭州联合召开了’97制丝学术研讨会暨制丝分会年会。来自北京、重庆、江苏、浙江、四川、安徽、辽宁、山东等省市的委员、论文作者以及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丝绸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共4D余人参加了会议c开幕式上,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李幼华处长通报了上半年的丝绸行业情况和当前行业三大工作。李处长说:“上半年丝绸行业生产下降趋缓,产销平衡;效益下降趋缓,但亏损仍相当严重;出口较大增长,单价、数量有所提高。”浙江省丝绸联合公…  相似文献   

12.
胡琛瑜 《丝绸技术》1998,6(2):23-25
淘汰立缫机,发展自动缫丝机,实现缫丝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对立缫和自动缫的生丝质量、吨丝用工数、吨丝工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立缫机和自动爆丝机的前景作一阐述,同时就如何利用好殃有的资源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浙江制丝一厂,是具有六十年悠久历史的老厂。现有职工2,281人。主要生产出口白厂丝。全厂有立缫机392台,ZD721型自动缫丝机160台,HR—3型自动缫丝机40台,复摇车660窗,年产白厂丝475吨。一九八一年我厂在上级领导下,注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持续增长,原料消耗逐步降低,经济  相似文献   

14.
安康地区是陕西省桑蚕和生丝的生产基地,产茧量和产丝量分别占全省的75%和70%左右,现有缫丝生产规模4万余绪,约占全省总绪数的2/3。长期以来,该区缫丝企业使用的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劳动密集型的立缫机,在国内外丝绸市场疲软的形势下,全区缫丝企业举步维艰,都由原来的盈利大户变成了亏损大户,严重影响了全区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缫丝设备落后的状况,岚皋县缫丝厂于1997年7月率先对缫丝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新上了3组D301B型定纤式自动缫丝机,试产4个月,生丝平均品级达4A35,比立缫提高15级;平均光折比立缫低12kg(采用自动缫丝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四川的制丝生产行业变化巨大。从经营体制上来说,国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经营体制已被私营、股份制等更适应制丝生产的经营体制所取代,从缫丝设备上来说,自动缫取代生产效率低下的立缫,已取得明显效果。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缫丝成本大幅下降,生丝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淘汰立缫机,发展自动缫丝机,实现缫丝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对立缫和自动缫的生丝质量、吨丝用工数、吨丝工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立缫机和自动缫丝机的前景作一阐述,同时就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营方友  杜忠山 《丝绸》2000,(5):24-25
做小白厂丝纤度偏差 ,做好纤度匀度并非易事 ,需要方方面面工作的配合。文章主要从生产工艺、设备管理、三大工种操作等方面 ,对D30 1B自动缫丝机缫制白厂丝如何做好纤度控制作了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直接缫丝”新技术研究与探索》介绍了“直接缫丝”新技术,即在缫丝机上直接缫制绞装成品生丝的新工艺和新设备。在此继续介绍“直接缫丝”的关键部件——丝条烘干装置的研究探索情况。该装置是实现从制丝生产流程中省去“小真空吸湿”、“复摇”等4个加工环节,是制丝工艺和设备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优质丝的缫制,除了要有优质茧原料外,更有赖于缫制技术的突破,缫丝自动化、智能化必将是未来茧丝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向,有了缫制技术的突破,普通茧缫制成优质丝也不再成为梦想。此外还需在茧丝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和设备上进行创新,开发自动快速检测方法和设备,以促进产业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丝绸》2012,(2):74
1蚕桑生命科学理论及应用研究。2新型真丝原料、真丝与其他纤维复合原料、新型化纤长丝原料的研究开发。3制丝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与应用,自动缫生产工艺,茧质分析及提高生丝质量的措施与做法。4丝针织工艺与新产品开发,绢纺新工艺与技术,各类混纺及交织复合纤维织物的创新设计与新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