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沈I型日光温室内热平衡的建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稳态传热理论,通过已有的辽沈Ⅰ型日光温室的热阻资料建立热量平衡方程,对室内气温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为辽沈Ⅰ型日光温室的室内温度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沈Ⅰ型日光温室是“九五”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在全国招标的十三个专题之一-“东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结构及调控设施的优化设计实验”的研究成果,在采光性能,保温性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真正达到了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3.
辽沈Ⅳ型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岽  王铁良  山口智冶  白义奎 《节能技术》2005,23(5):390-391,429
通过对辽沈Ⅳ型(大跨度)日光温室的北墙相同垂直面不同高度处的实验研究,得出温室的墙体表面温度与室内外温度的关系和热流量及墙体表面蓄放热的变化规律.实验研究表明,温室所采用的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节能墙体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日光温室墙体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对两组温室室内外温度进行了测试对比,并针对目前常见的单一材料墙体及异质复合墙体,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传热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异质复合墙体温室内的夜间温度比单一材料墙体温室夜间温度高3℃左右。在考虑墙体的蓄热和传热情况下,温室墙体以内部砖外部聚苯板异质复合墙体为宜。  相似文献   

5.
温室的地下热交换系统是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增温的目的而研究设置的,本文运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日光温室地下热交换系统土壤温度场的分析。提出了日光温室地下热交换系统的设计原理,地下热交换系统的设计的一般方法,并结合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直流式系统中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贝  丁昀  杨庆 《节能技术》2011,29(1):20-23,41
由于非稳态传热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解析解较困难,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定温放水型直流式系统中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状况,讨论了集热器的管径和管中心距在非稳态传热条件下对集热器的效率和每平方米产水量的影响.可得到结论扁盒式集热器具有较高效率;相同条件下,管径越大集热器效率越高.该结果有利于优化直流式平板集热器的设计参...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加内保温幕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少夜间通过前屋面的散热是日光温室节能的关键。文章对室内前屋面下设置保温幕的试验温室(有幕温室)与相同结构的不设保温幕的对比温室(无幕温室)的温度环境进行了测试比较。测试结果显示:内保温幕的设置有效地抑制了夜间通过前屋面由于温差引起的散热,并提高了晴天夜间室内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ANSYS的日光温室复合相变保温墙体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相变保温砂浆可作为内保温砂浆与日光温室墙体组成复合相变保温墙体,为温室生产提供热能。通过对日光温室相变墙体相变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可较好地掌握其蓄放热特性,为日光温室应用复合相变材料提供理论支持。该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研究日光温室复合相变保温墙体的传热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50 mm复合相变保温砂浆与490 mm砖墙组成的复合相变保温墙体和30 mm复合相变保温砂浆与240 mm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组成的复合相变保温墙体都具有较强的蓄放热能力,两者的持续蓄热时间均为8 h,持续放热时间分别为16和13 h,这2种复合相变保温墙体均适合于冬季温室生产。  相似文献   

9.
PV-Trombe墙体的试验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斌  易桦 《可再生能源》2008,26(3):22-26
提出了带有PV的新型Trombe墙结构,建立了该墙体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该墙体对热箱热环境影响的试验和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带有PV-Trombe墙的测试热箱的室内温度比不带该墙体的对比热箱高6℃,与环境的最大温差可达18℃;由于空气流道的冷却,光电池工作温度较低,日平均发电效率可达10.5%.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的计算低肋斜槽管管外单管降膜吸收时的数学模型,即把肋片形状为等边三角形、肋片高度<0 5mm的斜槽管管外液膜看成是由两部分———内层和外层组成的。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内层液膜内的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的解析解,外层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内层和外层之间采用二阶藕合法,使内、外层之间能光滑过渡。应用上述数学模型,研究了这种传热管管外液膜中的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讨论了肋片高度和肋片倾角对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发现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CPL系统给出了描述系统温度、压力和流量等物理量的一维动态模型,在蒸发器毛细芯中采用了非热平衡温度模型,模型考虑了毛细力对蒸发温度和速度的影响.模型还考虑了储液管中温度的波动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运用该模型重点分析了CPL系统的启动过程,分析了影响顺利启动的几个关键因素,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泡沫金属内石蜡相变凝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泡沫金属中相变材料的相变熔化过程,由于金属骨架和相变材料传热性能的巨大差异,建立了骨架和相变材料的双温度模型,采用显热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相变材料中填充泡沫金属,能有效改善相变材料的温度分布;在相变时,骨架与相变材料的温差较大,局部热不平衡明显;泡沫金属孔隙率越小,石蜡熔化越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室状炉内金属加热过程进行二维、非稳态传热的数值计算。根据一定的加热工艺,建立计算模型。该模型可计算任一时刻金属内部的温度分布及主要的加热的参数,可使实际加热工艺得到优化,给出最短加热时间及具体的热工参数。  相似文献   

14.
华东地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实验及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验分析了影响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达到稳态运行的热工性能基础上,建立了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管间距、供回水平均温度、地板表面覆盖层等因素影响地暖达到稳态的关系,指出了除表面覆盖层对其影响较大以外,其余因素相对较小。此外还引入相对传热系数来表征不同环境、围护结构情况下对地暖预热达到稳态时间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空调系统使用的开缝型翅片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对三种型式的开缝型翅片进行模拟,得出了流场和温度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双边交替开缝的slit-2型翅片,换热性能最好,X型双向开缝片的性能次之,单边开缝的slit-1型翅片换热效果低于前两种。数值模拟还得出,空气流过slit-x型翅片的阻力最大,流过slit-1型翅片的阻力最小。  相似文献   

16.
H型鳍片管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Fluent软件,利用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对H型鳍片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管排数与纵向间距对H型鳍片管传热系数的影响.在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了H型鳍片管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烟气流速越高、纵向管排数越少、纵向间距越大,传热系数越大;计算值最大误差为8.3%,最小误差为5.6%;该公式计算结果与验证算例、文献试验值及已有公式的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太阳能学报》2022,43(7):477-484
为充分考虑地热梯度、提高模型计算效率,采用分段方法建立闭式U型井换热器的传热解析模型,并编写程序实现模型的耦合计算。利用系统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并对入口温度和循环流量2个运行参数对地热井取热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与以光纤传感器实测数据在沿程方向上的对比,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3%,模型精度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在保证基础负荷需求的前提下,地热井入口温度保持在5~16 ℃之间,循环流量在80 m3/h以上时,可保证地热井处于高效运行区间。在该工况区间内,降低入口温度比提高循环流量能获得更好的热经济性,合理的入口温度和循环流量的匹配调节能使地热井的供热能力提高1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内燃机气缸壁面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传热系数采用欧洲广泛使用的Woschni、Woschni-Huber、Hohenberg和Bargende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通过MOSES-Ⅱ内燃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基于Fluent平台,建立起H型鳍片管的三维物理模型。利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单根H型鳍片管的稳态传热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单一变量变化模型的建立,找出其高度、厚度、宽度、基管直径以及入口烟气流速变化对H型鳍片管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鳍片效率随着高度、宽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鳍片厚度增加而上升;鳍片传热性能随着高度、宽度、厚度、管径的增加分别上升;鳍片阻力随着烟气流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通过对模拟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基管直径为36 mm时,H型鳍片管综合能力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H型鳍片管束传热及流阻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H型鳍片管束的鳍片肋效率、流体物性以及管外壁温度与肋基温度差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H型鳍片管束各结构参数对管束传热特性、流阻特性及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u随鳍片节距和厚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鳍片开缝宽度和纵向管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横向管间距的增大而减小;Nu随鳍片高度的增大,在低Re时与鳍片高度成正比关系,在高Re时与鳍片高度成反比关系;Eu随鳍片厚度、高度以及纵向管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鳍片节距、开缝宽度以及横向管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综合因子j/f随鳍片高度、开缝宽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鳍片厚度、横向和纵向管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鳍片节距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