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生活垃圾和煤混烧的400 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为依托,对某大型生物医药公司的羊毛脂废料进行混烧的工业试验,了解混烧该废料对垃圾焚烧炉燃烧稳定性、炉膛温度、锅炉尾部常规污染物排放及飞灰含碳量的影响,以研究羊毛脂废料代替燃煤作为垃圾发电辅助燃料的可行性。试验表明,随着羊毛脂废料掺混量的增加,煤的添加量随之下降,烟气中的烟尘浓度,CO和SO2含量以及飞灰含碳量均有所下降;NO含量随掺混量的增加而增加,N2O随掺混量的增加而减少;HCl含量受掺混量影响不明显。随床温升高NO排放增加,CO排放下降,SO2和HCl浓度基本不变。试验表明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对羊毛脂废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流化床中典型垃圾组分与煤混烧时HCl排放和脱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Cl、SO2、NOx、CO)也不容忽视。为了研究垃圾在燃烧时HCl的排放及脱除特性,该文选取了几种典型的垃圾组分,在流化床上进行了实验,以分析其燃烧时Cl→HCl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HCl浓度对NO、SO2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加入钙基吸收剂后对HCl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Cl→HCl的转化随温度升高而加速;随HCl浓度的升高,NO浓度呈下降趋势;SO2浓度变化呈抛物线形式;脱氯剂种类与脱氯剂添加量对脱氯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燃煤循环流化床掺烧城市生活垃圾过程中酸性气体排放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在一燃煤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掺烧城市生活垃圾实验,主要研究了掺烧过程中酸性气体(NO、N2O、HCl和SO2)的排放。实验结果显示:加入城市生活垃圾(MSW)时,HCl排放量增加,NO和SO2的排放量减少,N2O随掺烧比R(MSW/Coal)增大先降低,随R-进一步增大,N2O排放浓度略有增加;当垃圾与煤掺烧比(R)不变时,温度增加,NO排放量增加,N2O非放减少,SO2和HCl排放浓度基本不变。采用前向神经网络模型预测NO排放随混合燃料的变化,当隐层单元数为9时,模拟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富氧焚烧垃圾电站烟气净化工艺流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雪鸿  阎维平  赵永明 《电力技术》2014,(4):148-152,159
基于CO2捕集的富氧燃煤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可以在烟气压缩净化流程中联合脱除HCl、SO2及NO等污染物并资源化回收酸液.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Plus对一个350 t/d的回转窑式纯氧熔融焚烧垃圾排烟的联合脱酸烟气净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主要节点的物质流量、组分和化学反应的参数,以及脱除HCl、SO2和NO的效率.结果表明:该烟气净化工艺脱除HCl和SO2的效率约为100%,脱硝效率也可达93%,每小时可回收质量分数为40%的稀硫酸306 kg和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硝酸51 kg.此外,针对停留时间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承德环保垃圾发电厂采用垃圾、秸杆和少量燃煤3种燃料混烧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混合燃料辅送系统、燃烧系统、烟气处理等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0.1 MW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大同烟煤在O2/再循环烟气(RFG)和O2/CO2配气下的高浓度富氧燃烧试验,研究燃烧温度和气氛对燃烧稳定性、烟气中CO2浓度和气体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2/RFG气氛下,在一次风氧气浓度为49.6%~55.2%、二次风氧气浓度为45.3%~51.7%范围内,循环流化床能够稳定运行,烟气中CO2浓度达到90%以上,SO2浓度为87~197 mg/MJ,N2O浓度为48~78 mg/MJ,NO仅为19~44 mg/MJ。与O2/CO2配气燃烧相比,O2/RFG燃烧时除NO浓度基本不变外,CO与SO2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N2O浓度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小型热态流化床燃烧实验台上,研究了循环倍率、床料高度、二次风率对油页岩流化床燃烧过程中SO2、NO、NO2、NOx等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倍率为6、床料高度为炉膛高度的5%时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相对最低,流化床在此工况下运行最合理;随循环倍率的增加,SO2浓度急剧下降,而随床料高度的增加,各排放气体浓度均有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不明显;随二次风率的增加,NO、NO2、NOx排放量均下降,但SO2排放量有所增加,二次风率应以40%~50%为宜。  相似文献   

8.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活垃圾技术的研究进展。采取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活垃圾时燃烧曲线与煤单独燃烧时相似,垃圾掺入后锅炉床温有所降低、锅炉热效率下降。对于垃圾而言,燃烧更加充分,大大减少二■英的生成,烟气中SO2和NOx的含量也低于煤单独燃烧时的污染物浓度排放。垃圾掺烧对燃煤灰渣特性影响很小,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均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中的限定值。实际掺烧过程中应控制好掺烧比例及烟气中污染物特别是二■英和酸性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通过废塑料与煤在1 MW大型流化床焚烧炉试验台上混烧试验,研究了焚烧废塑料 时的燃烧效率及SO2、NOx、Dioxins、HCl等污染物排放,分析了废塑料流化床单独焚烧的可 行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焚烧炉的设计和运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燃料适应性好,在床料中加石灰石能实现燃烧过程中脱除SO2,是一种清洁燃烧技术。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改造的锅炉,烧高硫燃料,在国内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通过总结国内外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改造旧锅炉,烧高硫燃料的一些典型示范工程,证明旧锅炉改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烧高硫燃料是减少S02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炉膛燃烧温度的升高N2O排放量明显降低。设计燃料在床温860℃左右时,其SO2排放量最低,自脱硫效率最高;脱硫效率随着Ca/S的增加而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度趋缓;设计燃料按Ca/S=1.5添加生石灰粉脱硫,炉膛平均燃烧温度为880℃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试验典型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类以及飞灰、底渣中的二恶英含量均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O2/CO2气氛下燃煤SO2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沉降炉实验台上通过在线烟气分析仪考查了燃煤烟气的组成以及燃烧气氛、CO2浓度、温度和燃料/氧气化学当量比对SO2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操作条件下O2/CO2燃烧可获得高达80%左右的CO2浓度,但烟气中CO含量明显高于O2/N2气氛下燃烧时的情况。高浓度CO2的存在使得SO2的排放较常规燃烧方式下有所降低,并且随着气氛中CO2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但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煤粉燃尽程度的增加以及其余含硫物相向SO2的转化使得其排放浓度逐步增加。在2种气氛下,SO2的释放浓度在贫燃料区随燃料/氧气化学当量比f的增加而增加,而在f大于1.2的富燃料区随燃料/氧气化学当量比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在一座热输入量为0.2MW的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石化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重点考察了质量掺混比、空气过剩系数、二次风率、Ca/S摩尔比、床温等因素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掺混比的增大,NOx的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NOx的排放浓度呈上升趋势;在空气过剩系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NOx的排放浓度下降;脱硫剂石灰石的添加会促进NOx的生成,且NOx的排放浓度随着Ca/S摩尔比的增大而显著上升;随着床层温度的升高,NOx的排放浓度也呈增加趋势。由于循环流化床低温和分级燃烧对NOx的抑制作用,各试验工况NOx排放浓度均较低,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O2/CO2气氛下燃煤NO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沉降炉上通过在线烟气分析仪研究了燃烧气氛、CO2浓度、温度及燃料/氧气化学当量比对O2/CO2气氛下燃煤NO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O2/CO2气氛下NO的排放浓度总小于O2/N2气氛下的情况,在无烟气再循环的情况下降幅约为20%~40%。2种气氛下NO的沿程析出均表现出类似的规律,但因煤质而有所不同。随着进气中CO2浓度的增加,NO的排放浓度呈现降低的趋势。与21%O2/ 79%Ar气氛下相比,21%O2/79%CO2气氛下NO排放浓度的降幅在30%~50%。随着温度的增加,2种气氛下NO的排放浓度均增加。随着燃料/氧气化学当量比(f)的增加,NO排放浓度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最大排放浓度均出现在f=0.8左右;在f远大于1的富燃料区,2种气氛下NO的排放浓度基本可以降到一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水煤浆挥发分再燃对NO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水煤浆再燃过程中均相还原反应效果的影响因素,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合成烟气模拟再燃区环境,对不同煤种的水煤浆,在不同的浓度、再燃区温度、氧气浓度、颗粒粒径对挥发分再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挥发分的再燃效果随着水煤浆浓度的降低而升高,随着煤阶的降低而增加。另外,挥发分含量相同,含氮量高的再燃效果要好一些。再燃区反应温度的升高有益于水煤浆挥发分的释放以及再燃反应。挥发分作为再燃燃料时,再燃区烟气含氧量的影响最大,再燃效果随含氧量的增加而降低。制浆原煤粒径的大小对挥发分再燃的效果有所影响,随粒径的减少再燃效果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6.
流化床常压空气部分气化和半焦燃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行煤的多联产方案研究,在1 MW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试验装置上,选取兖州煤、大同煤为试验煤种进行了部分空气气化和半焦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气部分气化方案得到的煤气热值较低,为3~5 MJ/m3,在气化炉中的碳转化率为40%~70%,剩余半焦被送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燃烧,该系统的总体转化效率为90%左右。气化炉床层温度对气化炉碳转化率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其碳转化率明显提高,而燃烧炉燃烧效率呈下降趋势。石灰石的加入除了对焦油的裂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还具有脱除硫化氢作用,当[Ca]/[S]为3时,脱硫效率为90%。气化炉的给煤量、燃烧炉运行温度随气化炉鼓风温度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一座0.5MW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试验,研究了烟气中N_2O的排放特性。对于石油焦与煤不同的燃料配比,不同的锅炉运行参数,如一次风率、过量空气系数、床温和Ca/S比等对烟气中N_2O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对于混合燃料,随焦煤比增大,N_2O排放浓度增高;对纯焦而言,其N_2O排放浓度最低。对于不同焦煤比的燃料,随着一次风率的增大,N_2O排放浓度增高。随过量空气系数增大,N_2O的排放浓度增加。无论焦煤比是1:1或3:1的燃料,当床温升高时,N_2O的排放浓度减小,且随焦煤比的增大,受床温的影响更敏感。焦煤比为1:1的混合燃料,随Ca/S比增加,N_2O排放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蓄能降压联合一段吹管方式的技术要求,总结了某300 MW机组DG1089/17.4-Ⅱ1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吹管特点,包括:(1)吹管过程中燃油使用量大,投煤量小;(2)风烟系统阻力较大,系统压力梯度增加;(3)汽温受床温影响较大;(4)单次吹管持续时间较长。同时,给出了锅炉吹管过程中风烟系统、燃烧系统、给水系统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9.
超细煤焦的细度对再燃还原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烟煤和褐煤混煤超细煤粉制作的煤焦作为再燃燃料,用N2,O2,CO2,NO配制模拟烟气,在立式携带流反应器中进行了煤焦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了超细煤焦的细度对炉内1300℃高温烟气中再燃还原NO 的影响。结果表明:①NO 的还原效率随着超细煤焦细度的提高而增大;②在再燃燃料比为20%~25%、再燃区的初始氧浓度为2%~4%的工况范围内,煤焦细度对NO 还原效率的影响显著;③在其它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当煤焦细度由154mm筛下提高到71mm筛下时,再燃还原NO的效率增加幅度不大;当煤焦细度由71mm筛下提高到45mm筛下时,再燃还原NO的效率大幅度增加;④NO还原效率与煤焦粒径的2次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