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淑鑫  李爱英 《西部皮革》2023,(24):117-119
在众多美学设计思想之中,中国先秦造物思想在其中以一个主流思潮的姿态,对中国造物活动、造物观念进行引导和教育。它以一种深奥玄妙的哲理和生动形象的技术指引着古代科学的发展,通过对先秦造物思想和精神理念的挖掘,探索如“天人合一”“器以载道”“文质彬彬”“非乐节用”等诸子百家思想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体现,继承和发扬先秦造物思想,通过中国传统服饰的案例研究,看中国传统服饰中蕴含的造物思想对服饰文化内涵的传承以及为现代服饰设计领域的创新提供一定得借鉴与参考。有利于对中国历史及理论进一步探索,还有助于研究在服装设计领域的造物设计思想,为本土服装设计提供了土生土长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灿烂的器物和文字对后世影响深远。文章从器物文化和早期文字两方面研究器物与文字中的形象设计思维方式,以及对后世造物设计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落座环境及家具设计在转变时期的艺术特征。以传统美学设计审美的流变为主线,对魏晋南北时期的人居小环境及家具设计进行分类交叉对比研究。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使用文献与图像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从魏晋南北时期社会环境与起居习惯这两方面入手分析资料,对魏晋时期影响家具设计转变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出魏晋南北时期落座环境与家具设计转变的主要原因为以下三方面:礼制观念在此时期的转变;传统造物观念的传承;胡化起居习惯的影响。探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落座环境与家具设计的艺术特征,展现了在社会融合转变时期,传统文化在设计造物中的重要影响。表明在当代设计环境中,传统造物观是奠定当代家具设计走向现代新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术著作《考工记》中天时地气、材美工巧造物思想为当代特装展位形式与内容设计提供的思路。方法引入《考工记》中“循天时、守地气,求材美、树工巧”的造物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并以2014年北京国际车展奥迪展厅设计为例,对传统造物的思想在当代展位设计中的体现进行分析。结论当代会展设计师应在展位设计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严格遵循“天时、地气”,充分发挥“材美、工巧”,努力实现“合此四者”,最终达到“为良”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秦瓦汉砖到元代青花瓷,从西汉的乘云绣到晚清的四大名绣.从战国彩绘漆器到明代景泰蓝,无一不沉淀着中国古代造物设计思想的智慧与文化内涵。《周易》、《周礼》《礼记》和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开创了中国造物设计的认知和思考,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指引着中国工艺美术设计的方向。在博大精深的传统设计思想中,《庄子》的内篇与外篇通过哲学之思揭示设计中事与物的关系,在工艺造物和设计认知等方面达到极高的水平。同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技进乎道”等美学思想也映射出中国民间传统服饰朴素自然、从容自由的审美特征,为现代本土设计提供了土生土长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6.
设计回乡     
创意产业浪潮的兴起与文化转型的趋势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传统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契机。传统工艺设计的高艺术性、独创性和文化性将发展成为具有创新活力、商业能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新的价值内涵。重新回到中国的造物传统和本土意识中进行创新设计,既是对中国丰富的造物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代表了中国当代设计发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深刻的内蕴,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对于全球化语境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创造更高的文旅产品附加值及发展我国本土文化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传统造物思想的角度对文旅产品设计进行探讨,探究传统造物思想下文旅产品的运用,以期实现设计创新,同时给其他设计师以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文献的细致分析和设计实践的深入探讨,文章研究了先秦设计思想在新中式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文章首先概述了先秦设计思想的历史背景与核心内涵,随后从面料质地、图案元素、服装廓形、色彩运用以及配饰搭配等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了先秦设计思想对新中式服装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研究指出,新中式服装设计应坚守自然、简约、朴素的设计理念,避免过度追求繁复与华丽。同时,应注重对面料特性的筛选、对色彩搭配的考究,以及对配饰元素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智能制造的趋势下,如何引导技术性审美是当代设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将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能力与产品设计思维相融合的尝试或许是对上述问题的一种解答。基于对抗网络模型的运算原理,还原特定的文化空间,建立神话语义的模型,通过尚象的造物思想训练生成式设计,进而形成喻物设计系统,为数字造物提供技术理性、价值理性平衡的规范标准和参考性路径。中国神话和“技术神话”的本质都是一种生成,继文本—图像、图像—图像、图像—文本的转译训练之后,以语义造物思维—生成造物思维的训练模型能够减小设计的损失,同时建立循环的人、系统协同模式和共创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是一个持续活跃、学习工作人数众多的研究和实践领域。然而,此专业一直存在着"专业名称混淆""内容与定位宽泛"和"核心竞争力缺失"等多重"困境"。面对困境,本文在新兴设计思维转型的背景下对清华—米理双学位项目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从两校的专业设置、发展和历史中获得经验和启发。得出结论:专业发展的前提是学界必须达成"基本共识",建立从"室内+室外的设计"到"造物+非造物的设计"的范式转变。最后,笔者呼吁学界共建"环境设计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纹样是我国最常见的艺术设计研究课题。传统纹样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文明的反映,它记录了先人的生活印记。朱雀纹的起源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追求,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文章从设计的角度,以汉代朱雀纹为研究对象,追溯了其由来与其形态特征,总结了朱雀纹的深刻内涵以及古人在运用朱雀纹时充满幻想的造物手法。试将朱雀纹艺术精髓结合当代的设计方法进行再设计,并运用在新中式礼服中,旨在设计出更加符合当代人服装审美的新中式礼服设计,以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设计也给予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运用产品语意学理论,语意差异法评价数据分析研究为基础,提取传统折扇为主体化内涵因子,将折扇的材质、结构、造型、文化四个关键要素进行剪影符号化转换、外观扭曲变形、构成学重组构建,应用造物法则及创新点不断延伸,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和视觉表现力,提升家具设计与室内环境的文化魅力,激发国民热情,传承民族文化,树立品牌形象,捕捉素材及灵感来源,在造物智慧及美学思想下,塑造地域性和根源性,更好地为现代设计提供有效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木文化,在了解木设计文化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考工记》中攻木部分的技术规范,重点分析了先秦时期的用木原则、相木方法、攻木方法、木制品评价标准,并结合木设计中存在的弊端,试分析了传统木文化在今天木设计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对丰富我国传统术文化与指导设计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造物文化的建构中,文人济世天下的精神,道法自然的精神以及通变维新的精神推动着文人身体力行地为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文人精神的内涵特征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延续和丰富,在中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相互融合的背景下,当代文人赋予了中国家具设计更多的可行性和价值内涵。本文深入分析文人的精神特征从古至今的衍变,从而探讨当代文人精神在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为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薛涵 《西部皮革》2023,(5):111-113
墨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造物理念及工艺美学思想,历久而弥新,经久而不衰,对当代设计有着极强的借鉴性。文章结合当下设计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墨家思想出发,积极探索现代设计艺术中所需要遵循的实践方向,思考如何实现设计的良性循环,以求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同设计艺术思想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6.
刘恒  张烨  李俊杰 《西部皮革》2022,(4):107-110
通过对中国传统造物中的装饰语言演化过程的简要梳理,指明了中国传统造物装饰语言对明式家具设计的影响,强调了传统造物中装饰语言运用的智慧内涵,进而说明了其对当下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启发性,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造物装饰语言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思维路径,旨在强调中国传统造物中装饰语言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来,积淀了数不尽的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就传统造物而言,中华彩陶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源头之一,昭示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如何创造性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值得我们深思。《彩陶流美》系列是我们在"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与设计观念"课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研究,旨在梳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造物艺术的历史传统、经验智慧、思想体系和人文精神,深入挖掘我国历史上官修、民著和口传、图绘的各类设计文献,从学术语境和时代语境上阐释和建构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技术、中国审美、中国生活于一体的中国传统造物艺术体系,通过把握造物体系历史规律与精神内涵,实现传统造物现代性转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空调设计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意义,而且简述了设计时期遇到的一些不利现象和应对措施,结合当前的经济态势以及环保状态等,分析了设计时期的思想内容,目的是为了确保设计活动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独有的工艺文化和文人文化的载体。作为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我们一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传承,这在中国目前的手工艺文化观念中是一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方法。然而,在当代的发展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倾向于艺术和设计的探索,这是一种玉文化从手工艺时代向工业时代“进化”的尝试。这两种方法目前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手工艺传承是否与技术进步相矛盾?传统工艺进行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式的探索是否会从根本上消解传统文化?本文以岫岩传统玉雕的当代化探索为引,通过对当前国内玉雕在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领域的探索,分析这种发展的进步性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类造物历史进程中的种种发展变化来探索中国玉文化的当代化进程中可能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