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E氯化原位接枝丙烯酸-2-羟基乙酯(CPE-cg-HEA)及丙烯酸丁酯(CPE-cg-BA)均具有优良综合物理力学性能。本文主要讨论CPE-cg-HEA及CPE-cg-BA工业化制备过程。在2m3搅拌反应釜中进行固相氯化原位接枝反应,在PE氯化同时进行接枝反应,最终将丙烯酸-2-羟乙酯及丙烯酸丁酯(HEA、BA)分别接枝到骨架聚合物氯化聚乙烯(CPE)上。对产物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别与实验室制备的接枝物和商品CPE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了接枝共聚物工业化的可行性,与CPE相比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颗粒状接枝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酸(CPE-g-AA)、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酰胺(CPE-g-AM)和氯化聚乙烯接枝混合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CPE-g-(AA-AM)],并通过热压法制得接枝共聚物片材。考察了颗粒状接枝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片材的吸水膨胀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与接枝单体的种类及其接枝率有关,相同接枝率的CPE-g-AA的吸水量比CPE-g-AM的大。当混和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2/2时,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抗盐性能最好。接枝共聚物片材可反复吸水膨胀,接枝率为62%的CPE-g-AA片材的二次吸水达到平衡时的吸水率和膨胀率分别为120%和41%。通过测定接枝共聚物的接触角表明,CPE-g-AA对水的润湿作用比CPE-g-AM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接枝技术合成聚乙烯(PE)-马来酸酐(MAH)-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三元固相接枝共聚物,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接枝聚合物的结构.考察了单体配比、单体总质量、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界面活性剂二甲苯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AH, MMA和BA三种单体都参与了固相接枝反应.接枝率随MAH和MM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BA用量的增加变化不大.引发剂BPO用量为聚乙烯质量的2 %时,接枝率最高;过量的界面活性剂不利于提高接枝率,适量的界面活性剂为聚乙烯质量的30 %;当BPO用量为聚乙烯质量的2%时,接枝共聚物的凝胶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悬浮溶胀法将丙烯酰胺(AM)、马来酸酐(MAH)与氯化聚乙烯(CPE)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得到了两亲性共聚物(CPE-g-AM-MAH),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正交试验法讨论了氯化聚乙烯、马来酸酐、AM/MAH比率、引发剂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顺序为AM>CPE>...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相悬浮接枝的方法合成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三单体接枝共聚物(LLDPE-g-MSB),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单体均参加了接枝反应;将接枝物加入聚氯乙烯(PVC)/木粉复合材料,可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丁酯固相接枝PP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丙烯酸丁酯接枝聚丙烯(PP-g-B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对丙烯酸丁酯(BA)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链的引入起到成核的作用,使聚丙烯(PP)的结晶峰温升高;随接枝率的增大,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7.
中国专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涂聚乙烯塑料制品用的底漆的制造方法 一种喷涂聚乙烯塑料制品用的底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分别制备a组分乙烯-α-烯烃共聚物或氯化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与其共混物的接枝共聚改性树脂、b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改性共聚物或该改性共聚物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c组分氯化聚乙烯或氯化聚丙烯或两者的其混物、d组分醋酸乙烯酯-N-羟甲基  相似文献   

8.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采用氯化原位接枝法,得到官能化氯化聚乙烯接枝聚合物(CPE-cg-GMA)。实验通过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HDPE与GMA单体氯化原位接枝过程,接枝到HDPE骨架上的环氧基团水解形成了羟基,与其它大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此外,由于接枝链的存在,使大分子的结晶度与CPE相比显著降低,同时CPE-cg-GMA的综合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聚乙烯(PE)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的固相接枝共聚物(PETM),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接枝支链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晶过程的影响,并对接枝共聚物的X射线衍射峰进行分峰,计算接枝共聚物的晶胞参数。结果表明:接枝支链并没有改变PE的晶型,只是充当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并阻碍PE的晶体生长;受接枝支链影响,PE中存在不完善的结晶,PETM的结晶度比PE低。  相似文献   

10.
用氯化聚乙烯与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分子链上带有多个引发基团的大分子引发剂,用此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了氯化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CPE-g-PS)接枝共聚物。采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大分子引发剂和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大分子引发剂可以在简单易行的聚合条件下合成可控结构接枝共聚物,并有很高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