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变电站出线断路器重合闸现状,提出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应用模式,分析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动作原理以及变电站重合闸与变电站出线首台电压型开关的时间配合关系,给出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且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当接地故障发生时,通过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对接地线路做出判断,依据故障发生概率从大至小逐条触发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跳闸,经过设置时间后重合,线路上的馈线自动化开关逐级得电合闸,当合于接地故障点时,在设定时间内开关...  相似文献   

3.
馈线自动化分为集中和就地两种,就地馈线自动化采用无线网卡通信,实现故障就地自动隔离,相比集中馈线自动化可节约大量成本,特别适合在甘南地区推广。常见的就地馈线自动化“电压时间型”FA控制策略采用“无压分闸,有压延时合闸”逻辑,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变电站出线开关和主线分段开关需分合两次才能隔离故障,严重影响开关寿命。为了防止开关频繁分合闸,文中根据甘南公司配网实际需求,对电压电流型FA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即达到故障就地自动隔离,又达到减少开关分合闸次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10 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一般在变电站内配置断路器,站外配置负荷开关。当站外线路发生相间故障时,整个恢复供电过程一般为1~2 h,即使在配置了就地馈线自动化的情况下,整个恢复供电过程也至少为几十秒。这明显不能满足高可靠性供电用户的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站内断路器及站外负荷开关馈线组的配电网保护方法。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变电站侧断路器跳闸并重合闸,紧邻故障点的站外负荷开关在变电站内断路器跳闸和重合闸之间的时段内根据故障时保护特征记忆而跳闸,从而实现故障点隔离及对故障点上游区域的恢复供电,整个过程最快可在2 s内完成,且只有1次停电过程。该方法大幅缩短了故障停电时间,完全能满足高可靠性供电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用户分界开关有效解决了用户故障造成配电线路大面积停电的供电难题,而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深入,配电线路将逐渐实现馈线自动化,因此对两者兼容性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在对分界开关和馈线自动化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分界开关与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的兼容性。分析表明,对于用户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分界开关能够自动隔离故障,不会对馈线自动化产生影响;而对于用户设备发生相间短路故障,则分为两种情况。电压-时间型或投入重合闸的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方  相似文献   

6.
10 kV架空线路覆盖广阔,跳闸率高。传统馈线方式导致故障隔离时间长、出线开关动作频繁、不能缩短停电区域,而是通过反复重合停电排除故障。提出的10 kV馈线自动化方案通过增设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将主干线分为几段,并配置智能控制器(FTU),通过配合减少了出线断路器的跳闸,在发生故障的架空线路中能自动隔离故障区域,缩短故障查找的时间,迅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该方案能显著降低馈线出线开关的跳闸次数,提高重合闸成功率,有效地提升配网架空线路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7.
10 kV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 kV架空线路覆盖广阔,跳闸率高.传统馈线方式导致故障隔离时间长、出线开关动作频繁、不能缩短停电区域,而是通过反复重合停电排除故障.提出的10 kV馈线自动化方案通过增设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将主干线分为几段,并配置智能控制器(FTU),通过配合减少了出线断路器的跳闸,在发生故障的架空线路中能自动隔离故障区域,缩短故障查找的时间,迅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该方案能显著降低馈线出线开关的跳闸次数,提高重合闸成功率,有效地提升配网架空线路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8.
黎洪光 《广东电力》2010,23(9):86-88
以广州番禺供电局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和应用为例,分析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技术原则和应用要求,并提出几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模式和方案:变电站主断路器与馈线断路器配合方案、自动重合断路器方案、自动重合分段断路器方案、馈线自动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4种新的基于智能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方案及其基本原理:方案1引入合闸速断机制,不需要通信网络、主站和蓄电池,也不必改变主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速断保护整定值,但是要限制速断保护范围,仅需要一次重合就能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方案2、方案3均利用分组无线电业务/短信业务(GPRS/SMS)实现馈线自动化,其中方案2不需要限制主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速断保护范围,但是故障线路对侧电气设备仍需要经历一次故障电流的冲击,方案3的故障线路对侧电气设备不必经历故障电流冲击;方案4利用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和通信网络实现农网馈线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4种新的基于智能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方案及其基本原理:方案1引入合闸速断机制,不需要通信网络、主站和蓄电池,也不必改变主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速断保护整定值,但是要限制速断保护范围,仅需要一次重合就能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方案2、方案3均利用分组无线电业务/短信业务(GPRS/SMS)实现馈线自动化,其中方案2不需要限制主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速断保护范围,但是故障线路对侧电气设备仍需要经历一次故障电流的冲击,方案3的故障线路对侧电气设备不必经历故障电流冲击;方案4利用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和通信网络实现农网馈线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