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20,(7)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河湖疏浚整治力度也越来越大。疏浚淤泥传统填埋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我国城乡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极大,如砌筑用砖、功能材料陶粒、绿化用肥等。根据已有研究,疏浚淤泥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工成工程材料加以利用,如此既减少了疏浚淤泥处置占地,又补充了工程材料来源,将会取得双重效益。文章对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旨在推进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河湖淤泥车间化环保处理施工技术,该技术能实现淤泥处理采取车间化封闭式快速处理,可为类似工程的淤泥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9.
絮凝沉降性能是河湖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中重要且未完善的研究课题。以武汉沙湖、官桥湖及南湖3种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筒试验,利用清浑交界面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研究了粒径分布、初始含沙量及高分子聚合物对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沉降筒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湖淤泥粒径越小,淤泥絮凝沉降越慢,上清液浊度越小;随初始含沙量的增加,河湖淤泥整体沉降速度变小,但当初始含沙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初始含沙量的影响作用开始变弱;高分子聚合物会促进河湖淤泥絮凝沉降;沉降筒尺寸虽然对试验结果略有影响,但对于分析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无较大影响。研究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对于河湖通航、蓄洪、水质修复、疏浚淤泥的处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20,(8)
《河湖污染底泥处理技术》中介绍了河湖污染淤泥现状,河湖污染淤泥特性,河湖淤积对社会经济、水生态环境、人居生活的影响;河湖污染底泥处理技术:淤泥清淤清出方式多样,清出淤泥增量问题,清出泥浆处理问题,清除泥浆处置问题,淤泥资源化利用问题,提出了淤泥处理处置是江河、湖泊水环境改善与治理的前提,是生态环境修复和重建之必要。淤泥合理地资源化处理处置关系到环境、生态和节能减排,尤其是大中城市的河湖淤泥的有效处理处置直接影响城市的水环境、水生态、城市人居生活和城市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浅谈淤泥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湖、城市下水道、污水处理厂每年要清理出大量的淤泥。通常处理淤泥的办法是直接送到农村作为肥料使用或露天堆放和填埋。这一方面占用空间,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使土壤、地下水和环境受到影响。淤泥经科学处理制成有机肥、燃料和建筑材料,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为了促进淤泥资源化利用,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3)制定政策,促进发展;(4)完善法规,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依托于浙江省某围垦工程海堤淤泥地基土固化案例,对淤泥固化技术中固化剂成分配比、固化剂掺量以及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参数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分别基于现场正交试验和室内平行试验研究,对固化剂中主要配方,如水泥、粉煤灰、石膏、石灰、减水剂以及三乙醇胺等掺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绘制了各配方掺量(质量比)与淤泥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敏感关系曲线。认为水泥、粉煤灰两种胶凝材料的掺量与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石膏、石灰和减水剂等掺量存在最优掺量值。根据试验成果,确定依托工程中固化剂掺量为15%,并合理控制各配方掺量比,以充分发挥固化土强度。通过对28 d龄期固化土钻芯取样分析,认为固化土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 MPa,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辽宁省大洼县三角洲水库是辽宁省目前最大的一座平原水库,该水库从1992年春季开始施工,目前土方工程已基本结束,由于该地区地质结构复杂,淤泥深厚,潮沟交错,在设计中考虑采用土工织物应用于淤泥质坝基上,该方法能很好地避免不均匀沉陷,减少侧位移,增强坝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给施工带来方便,并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