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Y和CuX分子筛吸附剂,在固定床中考察了分子筛吸附剂种类、吸附温度、原料空速和再生次数对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二甲基二硫醚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Y和CuX分子筛吸附剂保持了原有的骨架结构;CuY分子筛吸附剂可作为脱除液化石油气中二甲基二硫醚的吸附剂;在温度为25℃,压力为0.6 MPa,空速为1 h-1时,CuY分子筛吸附剂的穿透硫容为1.02%;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将锌离子负载到NaY分子筛上,得到ZnY分子筛脱硫吸附剂。考察了锌离子负载浓度和不同焙烧温度对ZnY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脱硫实验中吸附温度和吸附空速对FCC汽油脱硫性能的影响,样品中的硫含量通过微库仑综合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Zn(NO3)2负载浓度0.30 mol·L-1、焙烧温度500 ℃、吸附温度30 ℃和吸附空速0.5 h-1条件下对吸附脱硫性能最有利,脱硫率超过80%。考察两种方法对吸附剂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吸附工艺条件对柴油中硫化物,特别是对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效果。实验在常压下,采用静态吸附法,以FCC柴油和DBT模型物为原料,用燃灯法测定脱硫前后油品的硫含量,考察了模型物溶剂、油品中含有的芳烃以及吸附温度对吸附剂脱硫率的影响。得出溶剂黏度越大吸附脱硫率越差;油品中含有芳烃时,吸附剂脱硫率减小,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不大。考察了高温氮气、有机溶剂和水蒸汽这3种再生方法对吸附剂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水蒸汽600℃再生4h和有机溶剂苯洗涤24h的再生效果较好,基本可以恢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刘思乐  郭瓦力  田旭  冯健  单译 《化工进展》2012,31(2):388-391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了Li2O-CaO吸附剂,在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研究了Li2O-CaO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温度、空速及吸附剂粒径对静吸附容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采用XRD和SEM对改进的钙基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2O-CaO吸附剂对CO2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在吸附温度600℃、空速8min-1、吸附剂粒径60~80目(0.18~0.28 mm)的条件下,静吸附容量达到了17.3891 mol/kg。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应用吸附剂直接从碳六原料中吸附脱除微量硫醇的碳六原料精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改性NaY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容量可达1.56%。同时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升高温度不利于提高吸附容量,减少进料空速可以提高吸附容量,但碳六原料中水含量会显著降低吸附剂吸附硫醇的性能,该吸附剂可以通过焙烧再生。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的花生壳水热炭对Cr (VI)的吸附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液pH值、炭化时间、炭化温度、吸附剂用量对去除率及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2、炭化时间10 h、炭化温度200℃、吸附剂用量4 mg/L、吸附时间160 min、吸附温度45℃为最适。  相似文献   

7.
以活性炭(A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负载型吸附剂。考察了浸渍液、吸附温度对吸附剂脱除低浓度二硫化碳(CS2)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进行了考察。通过XRD、N_2-物理吸附、FE-SEM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_2CO_3处理能够有效增加AC载体的微孔数量;Ag+在AC表面易被还原成Ag0,降低了其与CS_2的络合作用;Cu(NO_3)_2改性后活性组分为Cu_2O,提高了AC表面软酸性,促进了吸附剂与CS_2的π络合作用。K_2CO_3-Cu(NO_3)_2改性后,吸附剂(CuKAC)脱除CS_2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77.32 mg/g。吸附温度是影响CuKAC吸附剂脱除CS_2性能的重要因素,吸附温度20℃时吸附性能最好。N_2气氛下再生温度200℃时CuKAC的再生率达到100%,10次吸附/再生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1):127-131
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甲基橙溶液为染料模拟废水,在恒温振荡的条件下进行吸附,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考察活性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5 g/L,吸附时间105 min,温度45℃时,核桃壳活性炭对甲基橙溶液(200 mg/L)的吸附率达99.76%,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热再生率高,再生后活性炭损失率最高达52.31%。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6,(1):127-130
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甲基橙溶液为染料模拟废水,在恒温振荡的条件下进行吸附,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考察活性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5 g/L,吸附时间105 min,温度45℃时,核桃壳活性炭对甲基橙溶液(200 mg/L)的吸附率达99.76%,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热再生率高,再生后活性炭损失率最高达52.31%。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炭(AC)为载体,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负载型吸附剂。考察浸渍液、吸附温度对吸附剂脱除低浓度二硫化碳(CS2)的性能影响,并对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RD、N2物理吸附、FE-SEM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2CO3处理能够有效增加AC载体的微孔数量。Ag+在AC表面易被还原成Ag0,降低了与CS2的络合作用。Cu(NO3)2改性后活性组分为Cu2O,提高AC表面软酸性,促进与CS2的π络合作用。K2CO3-Cu(NO3)2改性后,吸附剂(CuKAC)脱除CS2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了77.32mg/g。吸附温度是影响CuKAC吸附剂脱除CS2性能的重要因素,吸附温度20℃时吸附性能最好。N2气氛下再生温度200℃时CuKAC的再生率达到100%,10次吸附/再生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吸附剂对吸附质具有选择性吸附的特点,对不同厂家提供的吸附剂进行了评价试验,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天津大学提供的吸附剂对异戊二烯中含有的硫化物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在55℃,5.0 atm, N_2∶异戊二烯=1∶1(摩尔比),空速1 h(-1)下,脱硫率≥87.8%,产物总硫含量≤5 mg/L运行8 h后,吸附剂需要再生,每批吸附剂进行4次再生循环,仍然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声辅助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Ⅰ)Y、CeY、Cu(Ⅰ)CeY吸附剂,利用XRD、BET、ICP和FT-IR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Cu(Ⅰ)CeY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Cu(Ⅰ)CeY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离子交换6 h,焙烧温度为500℃,Cu/Ce物质的量比为1∶1。常温常压下Cu(Ⅰ)CeY吸附剂与模拟油质量比为1∶30,吸附时间为6 h,Cu(Ⅰ)CeY吸附剂对噻吩的脱硫率高达95.2%。通过考察芳烃存在下竞争吸附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发现,Cu(Ⅰ)CeY吸附剂中Cu、Ce离子的协同作用使吸附剂兼具有高的吸附硫容和抗芳烃竞争吸附能力,且Cu(Ⅰ)CeY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3.
磷酸活化褐煤半焦用于柴油吸附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磷酸活化褐煤半焦为载体,负载多种金属氧化物制备了催化裂化(FCC)柴油吸附脱硫剂。煅烧温度、载样种类、浸渍比、煅烧时间和浸渍时间等因素都会对脱硫剂的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按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采用FCC柴油为原料,考察了这5种因素对脱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焦载体的煅烧温度对于脱硫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的煅烧温度为700℃,其他影响因素依次为:载样种类CuO、浸渍比1.5∶1、煅烧时间1.5 h和浸渍时间20 h。实验还考察了采用最佳制备条件得到的吸附脱硫剂在空速为2 h-1和120℃条件下的脱硫性能,并对其失活样品在350℃进行水蒸气再生。结果表明,无论是新鲜脱硫剂还是再生样品,其脱硫率都随脱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再生后脱硫剂脱硫效果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硝酸铝、对苯二甲酸及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有机铝(MIL-53(Al))。以乙醇胺(MEA)为氨基化表面修饰剂,通过超声浸渍法,制备二氧化碳吸附剂MIL-53(Al)-MEA。通过N_2等温吸附脱附(BET、BJH)、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有机铝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IL-53(Al)-MEA具有比面积大、孔道结构规整等特点。探讨了浸渍时间、吸附床层压力、空速及改性剂浸渍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IL-53(Al)经过浓度60%MEA超声浸渍3 h,在吸附压力0.3 MPa、空速200 h~(-1)条件下,MIL-53(Al)-60%MEA对二氧化碳吸附量为180 mg/g;吸附剂经8次吸脱附,吸附量仍然可达到170 mg/g,吸附性能稳定且再生容易。  相似文献   

15.
刘林娇  酆月飞  陈志华  鞠吉  曾爱武 《化工进展》2014,33(10):2552-2556
以Y型分子筛为吸附剂脱除甲苯中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二聚环戊二烯,DCPD)。采用NH3-TPD测试方法分析了USY和HY分子筛的酸性中心性质。通过间歇吸附实验考察了USY和HY分子筛对甲苯中DCPD的吸附脱除能力以及温度对USY分子筛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SY分子筛的烯烃吸附量是HY分子筛的1.68倍;当温度由30℃升至50℃时,USY分子筛的吸附速率增大。采用固定床连续实验考察了温度、体积空速和原料中烯烃浓度对USY分子筛吸附效果的影响,当温度为80℃、空速为0.133h?1时,分子筛的穿透吸附量最大;分子筛处理具有较高初始浓度的原料时得到较高的穿透吸附量,且对工业焦化甲苯溶液的处理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TGA热重分析结果表明,USY分子筛对DCPD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强于甲苯。  相似文献   

16.
凹凸棒石基吸附剂的制备及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甘肃产凹凸棒石与活性氧化铝复配所制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原料配比、焙烧温度对该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剂改性后的吸附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了吸附剂的原料配方,其中凹凸棒石占总质量的55%-70%,活性氧化铝占总质量的25%~40%。研究发现,在此配比及焙烧温度为600—700℃时.该吸附剂具有高吸附性;采用浓度为1.0mol/L的硫酸改性1.0h可使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7.
以镍铝合金粉及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了用于苯深度脱硫的负载型骨架镍吸附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氢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扫描电镜(SEM)等对吸附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吸附剂深度脱除苯中微量噻吩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负载型骨架镍吸附剂主要通过氧化铝负载的骨架活性金属镍与苯中噻吩硫通过化学吸附作用达到选择吸附脱硫的目的,在吸附温度150℃、吸附压力1.0 MPa、苯中噻吩浓度为100μg·g^(-1)、进料液时空速为2 h^(-1)的条件下,吸附剂对噻吩的穿透吸附容量31.09 mg·g^(-1),饱和吸附容量32.44 mg·g^(-1),吸附脱硫产物苯中噻吩含量检不出,表现出吸附剂具有对苯中噻吩硫化物良好的选择吸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的花生壳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液p H值、吸附剂量、吸附时间、温度、振荡速率、Cr~(6+)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花生壳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条件。通过极差分析可知,在各种影响因素中,p H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吸附剂量和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的影响最小。结果表明,p H值为1.0,吸附剂量为1.2g/100m L,吸附时间为5h,吸附温度为30℃,Cr~(6+)的吸附率为93.3%;并对花生壳活性炭与市售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壳聚糖为改性剂,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对竹炭进行改性,制备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并研究其对刚果红溶液的最佳吸附条件和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用量为0.2 g,刚果红溶液浓度为100 mg·L~(-1)、pH为4.0、吸附时间为2.0 h、吸附温度为25℃时,复合吸附剂对刚果红溶液的吸附率可达98.11%,影响吸附的主次顺序为吸附温度刚果红溶液浓度吸附时间pH。复合吸附剂在经过5次再生后,对刚果红溶液的吸附率仍然接近90%,说明复合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制冷用凹土-氯化钙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和吸水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凹土-氯化钙复合吸附剂,通过静态称重法测定了其吸水性能.考察了制备方法、焙烧温度和时间以及原料比例等制各工艺条件对复合吸附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各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和低温氮吸附对复合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复合吸附剂吸水性能影响较大,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是采用溶解-混合法、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2 h.低相对湿度时(<20%)吸附剂吸水受微孔和氯化钙含量共同作用,高相对湿度(>30%)时吸水性能主要和氯化钙含量有关.20%氯化钙含量的凹土吸附剂,在相对湿度为20%,吸水量为0.30kg·kg-1;相对湿度80%,吸水量超过0.65kg·kg-1;该吸附剂可反复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