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粉煤灰浮选脱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最终确定"一粗一扫"浮选流程,选用轻柴油做捕收剂,粗选用量4000g/t,扫选1200g/t,仲辛醇做起泡剂,粗选用量400g/t,扫选200g/t,粗选矿浆浓度100g/L,充气量0.30 m3/(m2.min),得到最终粉煤灰产品产率65.54%,烧失量4.21%,达到Ⅰ级灰标准,粗选精碳产率19.85%,灰分58%,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放马山低品位胶磷矿为研究对象,以棉油脂肪酸通过皂化、复配复合表面活性剂获得的MON-135作为正浮选捕收剂,进行常温正反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对棉油脂肪酸进行改性获得的捕收剂,可以用于常温浮选低品位胶磷矿,反浮选中柠檬酸的抑制作用优于磷酸;在浮选温度为20℃,磨矿细度<0.074 mm颗粒占比97.89%,正浮选粗选碳酸钠、水玻璃、常温捕收剂MON-135用量分别为5.0、4.0、1.4 kg/t,扫选捕收剂用量为0.45kg/t,反浮选粗选硫酸、柠檬酸、捕收剂LAA-11用量分别为27.3、1.8、0.4 kg/t,反浮选扫选硫酸用量为6.0 kg/t的条件下,原矿(w(P2O5) 15.56%)经过正浮选一粗一精一扫与反浮选一粗一扫闭路流程,获得了磷精矿w(P2O5)28.26%、P2O5回收率83.16%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聚合度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对棉油酸皂的增效作用,通过单一正浮选流程考察了不同聚合度AEO增效棉油酸皂的最佳配比,并筛选出增效作用最强的AEO-5与棉油酸皂复配成捕收剂用于宜昌磷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AEO对于棉油酸皂浮选有明显增效作用,不同聚合度AEO相比棉油酸皂浮选时磷精矿品位提高1.14%~2.91%,产率提高14.38%~30.15%,回收率提高19.19%~41.79%,选矿效率提高4.81%~11.64%。AEO-5复配比为10%且用量为1.4kg/t时,在所有不同聚合度AEO中其增效作用最强,将按此比例复配棉油酸皂获得的捕收剂ZLX-28用于本试验。在磨矿细度为-0.074mm质量分数占75.5%,粗选碳酸钠用量为7kg/t,水玻璃用量为3kg/t,捕收剂用量为1.24kg/t,扫选捕收剂用量为0.3kg/t,反浮选粗选硫酸用量为12kg/t,磷酸用量为1kg/t,反浮选捕收剂用量为0.52kg/t,扫选硫酸用量为2kg/t的条件下,进行了正浮选1粗1精1扫,反浮选1粗1扫的闭路流程试验,结果能够将磷矿品位从19.97%提高到30.48%,回收率达到89.58%。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南某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特性,选用正反浮选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探究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用量,确定最佳药剂制度。在最佳药剂制度下采用正浮选脱硅(1粗2精2扫)—反浮选脱镁(1次浮选)—精选Ⅰ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1次扫选的流程,最终获得了P_2O_5品位28.76%、回收率82.59%的合格精矿。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效分选贫杂难选微细粒胶磷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对试验用硫铁矿尾砂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浮选试验.以乙黄药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经过一粗一扫一精闭路试验,一次精选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返回粗选可以得到精矿品位41.07%、回收率92.73%、产率10.95%、尾矿品位0.4%的最终指标.  相似文献   

6.
龙口选煤厂近期入选原煤煤质变化较大,浮选入料高灰细泥含量增高,导致浮选效果变差,浮选精煤灰分升高,重选为浮选"背灰"。为降低高细泥含量煤泥的精煤灰分,通过正交试验用浮选完善指标、精煤产率来评价浮选效果,找出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0.26 kg/t干煤泥,起泡剂为0.15 kg/t干煤泥,实现了精煤灰分小于9.50%,浮选数量效率达到90.8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7.
某胶磷矿反浮粗选尾矿P2O5品位为18.99%、MgO质量分数为8.37%,由于反浮粗选尾矿的P2O5品位较高,因此需通过扫选提高最终精矿的产率和P2 O 5回收率.通过试验确定的扫选最佳工艺条件为:浮选矿浆质量分数25.15%、抑制剂用量0 kg/t、调整剂用量3 kg/t、捕收剂用量0.3 kg/t、浮选时间7 m...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利用微量捕收剂工艺从某尾矿中回收硫,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DHN的用量是影响硫粗精矿品位的最显著因素,浮选时间是影响硫粗精矿回收率的最显著因素。确定硫粗选作业的最佳药剂用量为:DHN250g/t,丁基黄药80g/t,2~#油40g/t,浮选时间9min。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粗一精二扫的闭路流程,可获得品位为48.64%、回收率为83.45%的硫精矿。研究结果对现场药剂制度的优化及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川某微细粒嵌布铜矿石铜品位为1.05%,其中次生硫化铜占45.83%、原生硫化铜占39.59%、氧化铜占14.58%,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等,主要铜矿物平均粒径均小于20μm,单体解离度差。通过磨矿细度试验、粗选及扫选条件试验,确定了浮选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质量分数占70%,硫化钠在粗选、扫一、扫二中的用量分别为1000、1000、500 g/t,(戊黄药+Z200)组合捕收剂在粗选、扫一、扫二中的用量分别为(180+20)、(180+20)、(90+10)g/t的条件下,采用"1粗2扫2精、部分中矿集中处理"的浮选工艺,闭路试验获得的精矿Cu品位为19.12%、Cu回收率为79.16%,尾矿Cu品位为0.22%、Cu回收率为20.84%。  相似文献   

10.
针对赵家山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系统TBS精矿高灰细泥影响精煤灰分、TBS尾矿产率高且灰分低、粗煤泥设备处理能力不足进行改造。将原设计TBS分选改为TBS+螺旋二级分选;精矿由振动弧形筛改为叠层高频振动细筛脱泥降灰;改变筛下煤泥水流向。改造后中煤产率降低11.30%,精煤产率增加5.60%,矸石(煤泥)产率增加5.70%。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利用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对湖北荆门某磷矿进行了原矿工艺矿物学和浮选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99.3%,浮选温度35℃,正浮选粗选Na2CO3用量4.75 kg/t、水玻璃1.0 kg/t、TY 1.5 kg/t、MG-5为2.5 kg/t,反浮选粗选H2SO4用量35 kg/t、H3PO4用量3 kg/t的条件下,对原矿P2O5品位为17.1%的磷矿进行“正浮选一粗二精一扫反浮选一粗二扫”试验,获得了精矿P2O5品位为29.51%,回收率为77.12%的良好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验证南梁选煤厂煤泥浮选的可行性,进行了煤泥浮选半工业连续分选试验;试验分为低浓度直接浮选和高浓度浮选,通过对入料量、入料浓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等变量的控制,得出在入料浓度80 g/L、起泡剂用量300 g/t、循环压力0.15 MPa、复合药剂FO3用量1.5 kg/t时,浮选尾煤灰分达到88%左右,精煤产率约60%,精煤灰分10.58%。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疆某低品位磷灰石矿性质特点,拟采用1粗1精浮选流程回收磷,浮选尾矿重选回收部分透辉石和蛭石。在单因素条件试验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试验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探索最佳的药剂用量,并选取优化后的药剂用量进行中试试验。单因素小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药剂用量为碳酸钠用量1.0kg/t、水玻璃2.0kg/t、氧化石蜡皂1.2kg/t;响应曲面法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浮选回收率所用药剂用量为:碳酸钠1.01kg/t、水玻璃1.98kg/t、氧化石蜡皂1.21kg/t,理论上能够达到的最高浮选回收率为91.78%,与实际试验验证结果相符合;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经1次粗选1次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磷精矿P2O5品位大于33.0%,回收率大于91.0%的良好工艺指标,可作为选厂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冶炼厂锌浸出渣单质硫质量分数高、酸性强的特点,对原浆直接浮选、稀释清洗浮选以及加热过滤清洗浮选3种工艺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加热过滤清洗浮选效果最好,在加热过滤清洗的基础上,在粗选质量分数为30%,丁黄药用量200g/t,松醇油用量50g/t,充气量75L/h,浮选4min的条件下,采用1粗1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的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即可获得硫品位85%以上、回收率97.79%的硫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15.
贵州某硫铁矿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浮选工艺分选贵州某硫铁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9.44%,捕收剂GY用量为380g/t,2#油用量为150g/t的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闭路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硫分质量分数为45.36%、回收率为80.55%的硫精矿,尾矿中硫分质量分数仅为2.96%、损失率为19.45%。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氧化煤浮选效果,以太西选煤厂入选原煤中氧化煤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特征分析,过程处理及药剂强化等方法研究改善氧化煤浮选效果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太西氧化煤分为风化煤、水锈煤和灭火工程煤3类,煤风化过程中,水的浸润和蒸发过程有显著影响。室内仓储可显著减缓煤炭风化作用的发生。采用表面抛光研磨可将风化煤的浮选精煤产率及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至75%及85%以上,且灰分小于12%;而水锈煤经过表面打磨后,浮选精煤产率与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至35%及45%;采用氧化柴油作为捕收剂可将氧化煤的精煤产率提高3.11%,将浮精灰分降低3.58%;对研磨后的氧化煤效果更加显著,精煤产率增至27.45%,灰分降至11.54%。因此,适当降低重选下限是强化氧化煤分选的有效途径,而表面抛光研磨处理及采用与氧化煤具有一定相似特性的氧化柴油作为浮选药剂可强化细粒氧化煤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协庄选煤厂为解决浮选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进行了浮选柱联合“2+2”浮选机的二次浮选工艺改造。通过实施浮选柱一次粗选、浮选机二次精选,浮选机三室、四室高灰浮选精矿回到浮选机入料再次分选的改造方案,增加了浮选分步释放次数,六级、十级浮选精煤灰分分别降至7.5%、9.0%,彻底解决了“重介背灰”问题,浮选精煤产率提升3.92%,且利用新型穿流压榨压滤机,浮选精煤水分由30%降至20%以下,提升了精煤产品质量,实现了精煤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选煤厂存在的原生细煤泥含量大,精煤灰分高、回收率低等问题,在借鉴XJM-S型浮选机结构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带有中矿箱、阶梯形布置的XJM-S28(3+2)型浮选机。介绍了XJMS28(3+2)型浮选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选煤厂为例,对比分析了两台设备不同工艺(粗选—精选和一次浮选)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两台浮选机入料灰分相近,采用精选工艺时,602/3浮选机精煤灰分为11.19%,可燃体回收率为67.47%;采用一次浮选时,602/2浮选机精煤灰分为12.65%,可燃体回收率为76.86%;两台浮选机综合浮选精煤灰分为12.35%,满足生产指标要求。精选工艺可有效排除高灰细泥,降低灰分,提高精煤产率。XJM-S28(3+2)型浮选机既能实现入浮煤泥的一次浮选,最大程度回收精煤,也能实现浮选精煤的二次浮选,降低精煤灰分,达到产品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泉店选煤厂原浮选系统工艺流程,提出了选煤厂主要存在浮选尾煤灰分低,浮选药耗高,浮选系统处理能力偏低,浮选床效率低,浮选精矿池泡沫量大等问题。针对选煤厂存在的问题,提出2种改造方案,并最终确定采用新建浮选车间并安装2台浮选机替换原有浮选床的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泉店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5.61%,43.86%和44.51%,精煤灰分降低了0.29%,药剂用量减少了0.22 kg/t;浮选精矿池泡沫量明显降低,加压过滤机上料情况明显好转,处理量增大,且减少了1台空压机的使用;选煤厂每年增加精煤收益,节省电费和药剂费用总计12770.74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浮选精煤灰分,研究了抑制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浮选降灰效果的影响,并选出最佳抑制剂种类和用量。结果表明:抑制剂的加入对浮选精煤降灰效果显著,但同时会对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造成一定影响。玉米淀粉的精煤灰分降低最大,但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降低速度更快,因此玉米淀粉作为抑制剂时,选择性较差,严重抑制低灰精煤上浮;亚硫酸钠的精煤灰分降低较少,浮选完善指标降低较快;CMC的精煤灰分降低较多,但同时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总体小于丹宁;丹宁的精煤灰分普遍较低,且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较高。因此,对于试验煤泥,丹宁用量为300 g/t时,降灰效果明显,精煤灰分为10.09%,满足精煤灰分(10±0.1)%的要求,同时对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影响最小,对矿物的抑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