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保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4月2日,  相似文献   

2.
《中国防伪报道》2013,(11):106-107
一、将第二条修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印制、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二、将第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发票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以下统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依据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发票管理工作.”三、将第七条修改为:“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的企业印制.禁止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  相似文献   

3.
<正>质检总局于2015年8月25日签发第166号令,公布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对《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等6件部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次规章的修改工作,是根据国务院2015年2月24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11号,以下简称《决定》)作出的。  相似文献   

4.
各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计量技术机构:现将《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4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关于发布<本市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样机试验办理程序>的通知》(沪质技监量[2003]158号),贯彻执行。自8月1日起,申请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应递交《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申请书》,可在我局网站下载(www.shzj.gov.cn)。附件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2.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申请书  相似文献   

5.
本标计字[1991]第24号省市工作交流 县、区经委、财政局、统计局、技术监督(标准计量)局、各企业: 为加强企业技术基础工作,强化企业计量数据管理,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推进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市经委、财政局、统计局和标准计量局联合制定了《企业计量数据管理办法》,现下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实现计量数据管理,是企业计量工作由狭义计量走向广义计量的标志,是企业计量工作深入发展的体现。 “本办法”可先在计量定升级企业中推行。推行中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实施细则,切实把推动工作落到实处。要注意总结和发现推…  相似文献   

6.
1994年10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以第78号令发布了(上海市商品计量管理办法),该规章于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什么要制定(上海市商品计量管理办法)?该规章对哪些商品计量行为进行规范,经营者应当履行哪些商品计量义务以及承担哪些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将对该规章作简要介绍。一、立法背景、宗旨和适用范围l.计量法简析。1985年9月6日,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我国计量法不少内容是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计量法律,其中包括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推荐的有关计量法律。由于当时我国尚处于计…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加强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已于2019年12月13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第16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8.
《律师事务所名称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12月15日由司法部正式发布,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1995年2月22日发布的《律师事务所名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新的《办法》对律师事务所名称管理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9.
《计测技术》2008,28(4)
本刊讯 《计量比对管理办法》已经于2008年5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施行,对确保计量基准、计量标准量值统一、准确、可靠,加强计量比对监督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计量基准、标准器具的量值比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计量器具复现的量值之间比较的过程。目前,在国际上,这是保证计量器具量值统一的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月15B,上海市人民政府以第23号令发布了《上海市计量校准机构管理办法》,该规章于1996年3月1日起施行。1997年12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以第54号令颁布了修正案,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就该地方政府规章作简要介绍。一、校准和校准实验室(-)核准的概念核准作为国家量值管理的一种方式,是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的进步,企业为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性,对校准的要求愈来愈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所谓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发布之后,记者采访了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就新《办法》进行了解读。统一管理加强监督明确统一的认证制度,加强统一管理。国家推行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实行统一的认证目录、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认证实施规则、统一的认证标志。明确行政监管的内容和方式,加强全过程监管。为加强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的有效监管,《办法》第五章增加了两项内容:1、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就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管理机构及认定条件、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及职责"办法"规定,由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就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管理机构及认定条件、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为进一步规范计量授权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对1996年版《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证书》和《专项计量授权证书》(简称“旧版证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并于10月25日发出了“关于启用新版《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证书》和《专项计量授权证书》的通知”。通知要求 ,新版证书自通知印发之日起正式启用。对此前已经考核合格准备颁发计量授权证书的单位 ,可以按实际授权日期颁发新版证书。新版证书仅限于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依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计量授权管理办法》计量授权使用。新版…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1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55号令,简称《办法》),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原总局67号令进行了修订完善,对于促进有机产品产业发展、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计量》2003年第6期刊登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征求对《计量校准监督管理办法(二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及附件1:《计量校准监督管理办法(二次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附件2:《计量校准监督管理方法》起草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办法》一旦正式实施,必将加快计量校准市场化进程,与此同时也会使其与法制检定工作沿着各自的轨道健康发展,并将更有利于校准网络的建立和运行。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办法》(二次征求意见稿)直抒己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现对《办法》拟修改的内容及其理由按序简述如下:1.第四条【管理职…  相似文献   

18.
<正>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相关负责人对该《办法》进行解读。《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进步法》第六十五条规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对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管理,保证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准确性,吉林省技术监督局与吉林省环境保护局根据《环境保护法》、《计量法》、《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制定了《吉林省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凡用于环境监测并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为强检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后,出示的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吉林省环境监测仪器计量检定站是吉林省技术监督局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其职责是:1.建立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最高计量标准;2.按省技术监督局授权的项目,负责全省环境监测计量…  相似文献   

20.
<正>《河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4年12月30日经省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15年4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颁布实施,对河北省加强能源和排污计量工作,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