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冲击压实技术在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冲击压路机在含石量很高(60%~70%)的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实践,对路堤的沉降变形、干密度、孔隙比以及影响深度进行试验研究。阐述高含石量土石混合料的特性、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评价控制指标,进一步分析高含石量土石混填料在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作用下压实的工作特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用于土石填方高路堤的压实施工不仅可明显改善填料的压实质量,而且由于冲击碾压后路堤产生压缩沉降,对减少路堤施工的工后沉降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蒋海军 《建筑知识》2014,(1):245-246
基于冲击压路机在含石量很高(60%-70%)的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实践,对路堤的沉降变形、干密度、孔隙比以及影响深度进行试验研究。阐述高含量土石混合料的特性、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评价控制指标,进一步分析高含石量土石混合料在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作用下压实的工作特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用于高填方高路堤的压实施工不仅可明显改善填料的压实质量,而且由于冲击碾压后路堤产生压缩沉降,对减少路堤施工后的沉降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山区土石混填路堤的工艺进行分析,阐述了碾压工艺的组合与压路机的吨位的关系,表达了不同的压路机对路堤的平整度影响的关联性,确定了压路机的选择方案,为土石混填路堤的碾压积累数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成伟 《山西建筑》2011,37(29):138-139
对振动碾压机械的影响深度进行了分析,从压实效率和压路机选型两方面阐述了振动碾的选择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土石混合料填筑施工工艺,指出合理选择压实方式和配置使用压实机械是保证土石混填路基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试验区填筑层厚分别为60 cm、80 cm、100 cm、120 cm的填石路堤开展了静载20 t振动碾压试验,以及填筑层厚分别为80 cm、100 cm的填石路堤开展了静载25 t振动碾压试验,主要通过孔隙率和沉降差指标对填石路堤压实质量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在确定碾压机械与压实层厚的前提下,碾压遍数达到一定后孔隙率逐渐趋于一稳定上限,碾压遍数的增加对减小孔隙率的影响很小。在压实机具一定的条件下,压实沉降差和被压实体层厚影响关系不明显,一旦不同层厚的碾压次数达到规定范围,其沉降差就能小于某一值。因此,对填石路堤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需要把沉降差和施工工序管理结合起来,沉降差只可作为孔隙率评判标准的补充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景龙  刘志贵 《山西建筑》2007,33(4):281-282
探讨了丘陵地区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堤的压实质量控制技术,通过现场试验研究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碾压沉降量的关系,最后提出采用压实度、碾压沉降量、碾压遍数作为控制压实质量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四川建材》2017,(6):70-72
本文利用土工离心试验模拟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土石混填高路堤,在实验室内探究用不同填筑材料、不同填筑高度以及在不同施工工艺条件下的离心模型的沉降规律,得到土石填筑体中石的含量增多有利于减少沉降值;路堤越高,沉降值越大;当路堤填筑的高度大于20 m时,分层强夯相比分层碾压,可以减少路堤沉降值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8.
张国华 《山西建筑》2022,(5):164-165,168
为了提高填石路基压实效果,在施工现场开展压实试验合理选配压实机械.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的振动压路机,对不同厚度填石路基压实过程中进行土压力、沉降量检测,并准确确定碾压遍数.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采用36 t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后可以得到较大的土压力和沉降量,且可以减少碾压遍数,可有效提高路基压实质量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鲁治 《门窗》2020,(6):124-124,126
本文首先对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材料、压实方法以及压实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际工程为基础,对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量以及压实度进行观测,发现在对其进行压实时,使用振动压实能够使土层结构更加密实,使施工质量得以提高,与此同时,为了使路基的经济性得到保障,当松铺厚度为40cm^60cm时,应碾压6遍。  相似文献   

10.
郭金柱 《市政技术》2010,28(4):136-136,157
介绍了用筛分法检测土石混填路堤压实度的方法。在施工现场进行筛分试验。通过含石量的多少.按照标准试验的曲线图,快速确定最大干密度或选用沉降差(碾压轮迹转)法结合传统的检测方法,判断压实度。该方法快速、精确。  相似文献   

11.
土石混填路基在我国西部山区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设计、施工规范不完善,路基经常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导致路基开裂或失稳,降低了公路的服务水平。为了揭示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为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二维力学框架,进行了不同工况和不同压实度土石混填路基的二维力学模型试验,再现了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填筑高度和压实度是影响路基沉降量的主要因素;路基的施工期沉降远大于工后沉降,但施工期沉降的发展速度较快,工后沉降发展速度缓慢。随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施工期沉降呈抛物线增长,工后沉降趋于线性增长;压实度不足时,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可能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弯沉值检测在某高速公路检验路基质量标准的应用实践,通过现场填筑试验,探讨了土石混填路基在不同施工工艺参数压实后对弯沉值的影响以及压实度与弯沉值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大,路基弯沉值呈现先减小后平稳的变化趋势,先2遍静压再6遍高频率振动碾压可以得到更小的弯沉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实践,分析阐述了路基施工全过程,并对不同碾压遍数的路基压实度、路基沉降量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得出碾压遍数与压实质量的关系,可作为一线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场路基碾压沉降差的监测,用18 t压路机在碾压填石路基4遍后其效能大幅降低,但进行32 t压路机补压后才能够保证路基压实质量,26 t压路机碾压5遍后达到路基压实质量。基于瑞雷面波原理,对填石路基开展面波波速测试,在2种碾压方法下,填石路基波速分布均匀无缺陷区域,密实性较好。提出的碾压方案满足工程要求,能够缩短工期,同时也解决了废石渣存放问题与山区生态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填石路基土石比和压实方案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论文依托实际工程,在试验路段进行路基压实等各道工序,采用不同土石比和压实方案进行施工,并对竣工后填石路基进行沉降量与压实度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土石比为50∶50,压实方案采用分层碾压且碾压遍数不得低于7遍。  相似文献   

16.
郑华智 《安徽建筑》2005,12(5):125-125
当前,高速公路填石路基大多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对于压实度控制,则采用观测沉降的方法。为检测震压效果及减小工后路基沉降,庐铜高速工路04标段采用了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实践证明,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填石路基冲压后,不但提高了路基压实度,还增强了路基整体强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压实度检测在某高速公路检验路基质量标准的应用实践,通过现场填筑试验,探讨了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机制,分析了颗粒级配、振动方式、碾压遍数等不同施工工艺参数及不同参数的组合对压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大,压实度呈现先增大后平稳的变化趋势;先2遍静压再6遍高频率振动碾压,并采用中等速度碾压,可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与不足,首先,利用土石混填路基在受载前后岩土颗粒体积不变的特性,建立出土石混填路基孔隙率的变化模型,导出土石混填路基变形模量的变化关系;其次,将土石混填路基视为半无限弹性空间,并考虑路基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模量发生变化的特征,引进分级加载的思想,导出基于布辛奈斯克解的土石混填路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或沉降计算方法;然后,将土石混填路基初始孔隙率与荷载–位移曲线建立关系,从而提出基于静载试验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新方法;最后,将现场试验数据与基于理论公式进行拟合分析,其结果与传统方法较为接近,新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多个土石混填路基工程为依托,分析了土石混填路堤关键施工技术,从填料性质、填筑方式、松铺厚度、压实方式等方面总结了土石混填路堤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并从提高地基承载力、提高填筑体密实度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的方法,为土石混填路堤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土石混填在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己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结构形式,一种良好的路堤修筑形式,但是土石填料本身的材料特性差异较大,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没有较完善的压实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本文结合相对沉降差、固体体积率、面波、动力触探等多种质量检测方法来共同控制路堤的压实质量,结果表明:多种检测方法能够更好的控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