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促进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研究制定电子政务标准。为配合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和推进工作,电子政务总体组决定成立5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与标准化同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迪 《软件世界》2003,(4):28-31
业务规范化和系统标准化是木桶的两块板,谁短了水都会流出来,电子政务已经如火如荼地做起来了,想标准先行恐怕难度很大,所以现实的状态一定是电子政务与标准化同行,电子政务会在业务和系统二者的平衡中不断前进和完善。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由“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织实施的。总体组的成员来自各级政府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总体组的职责是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框架和实施计划,组织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参与解决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互联互通的问题。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一下本期名家论谈嘉宾对电子政务标准的精彩论断。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组建的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在其官方网站“电子政务标准化信息网”上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定义为:“政府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将政务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以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进入试用期 电子政务涉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各个领域,标准化是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和系统运行的科学管理手段。2002年2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建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日前,经总体组初审通过,两部委联合向社会各界发出《关于<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六项电子政务标准试用和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区、部门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对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技术、工程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标准进行试用和验证、并于8月底提出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正式颁布。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新技术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研讨会。”研讨会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组组长陈小筑司长主持.来自各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信息办相关同志,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有关专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标准工作组有关人员共近350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耿霞 《微型机与应用》2012,31(15):6-8,12
目前,电子政务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向深化政务应用、提升应用效益、加强运行维护的阶段,因此,电子政务运维管理框架及标准化的制定尤为重要。基于信息技术基础框架库(ITIL)规范,重点论述了电子政务运维管理框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智慧城市的关键。本文论述了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在管理前提、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三个环节上的不同要求,并从法律健全、体系构建和机制完善三个层面来探索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中标准化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陆钧  李志勇 《数码世界》2003,2(9):11-11
“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将“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建设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工程。“金质工程”是“十二金”之一,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信息化工作“十五”规划》已将“金质工程”纳入大力实施的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明确提出要“实现质检、认证认可和标准化信息等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和自动化采集、传递.管理、分析和发布,增强产品质量控制和打假防伪的能力,加强政府监管、提高对社会和公众的服务水平”。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肩负着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的管理与监督工作;肩负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等工作。积极推进“金质工程”.是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天津市质监系统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高军  李迁 《遥感信息》2005,(2):66-66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定于2005年10月17~18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第九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主要议题: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及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地理空间信息平台融入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模式,电子政务与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标准化、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建设的软件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架构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中广 《计算机工程》2004,30(22):172-174
从电子政务标准化技术参考模型入手,结合面向Web的分布式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需求和现状,对该参考模型进行改进、扩展和细化,构建一种新型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架构体系,使该新型架构体系更贴近实际建设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设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性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研究的根本目标。本文针对服务性电子政府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一种面向公民的电子政务服务框架(CCeGSF),该框架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业务流程管理(BPM)等先进技术为支撑,符合通用性、标准化和柔性的设计要求,具有耦合性松、灵活性大、资源共享性强、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基于CCeGSF的大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子政务服务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重量级     
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目前以调研成果为基础,提出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并按急用先行的原则启动一批电子政务指南及标准研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涉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各个领域,标准化是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和系统运行的科学管理手段。日前,经总体组初审通过,两部委联合向社会各界发出《关于〈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六项电子政务标准试用和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其结合本地区、部门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对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技术、工程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标准进行试用和验证,并于8月底提出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正式颁布。  相似文献   

13.
引言 描述了本指南同《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其他部分的关系。本指南是《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第6部分,既可以与其它五部分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本章描述了本指南编写的目的、原则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子政务6项标准进入“试用期” 电子政务涉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各个领域,标准化是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和系统运行的科学管理手段。 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目前以调研成果为基础。提出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并按急用先行的原则启动一批电子政务指南及标准研制项目。首批电子政务标准制定阶段性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的说明和研讨会目前正由国务院信息办、国家标管委和信息产业部三部委共同组织在京召开。据总体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怀进鹏教授介绍,我国电子政务正从初期的网络建设,转向以需求为主体,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  相似文献   

15.
葛莹歆  夏克俭  曾德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0):2863-2864,F0003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蓬勃开展,进行跨平台的电子公文交换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XML是为了解决互联网上数据交换的标准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置标语言,将XML用于跨平台电子公文交换是电子政务的技术发展趋势,对实现电子公文的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电子政务建设真正操作起来”已经成为当前电子政务组织者及建设者讨论最多的问题。3月28日从参加“2003城市电子政务高级论坛”的代表中,地市级代表比率很大就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建设已由省级城市深入到了地市一级城市。那么在这一过程,电子政务建设者如何突破安全管理、标准化及建设模式的怪圈,使电子政务建设摆脱原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安全》2009,(1):48-49
电子政务的推行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支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履行职能的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印发以来,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不断推进,基础信息库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本设计方案是根据省级计生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现状,结合我省电子政务网络特色和技术规范,根据电子政务发展的大局,以及当前资金状况,专门为省级计生委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设计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基本原则是在国家和省电子政务规划和技术环境下,集合当前主流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采用标准化技术和先进产品,从用户需要出发,建设一个实用性强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9.
《数码世界》2005,4(2A):3-4
在送走2004“电子政务”年,喜迎2005“电子政务应用”年之际,2004年12月28日上午,在天津市电子政务信息与网络中心举行了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一期工程)开通暨天津市电子政务信息与网络中心挂牌仪式,副市长杨栋梁出席仪式并讲话。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特为专网开通发来了贺信。  相似文献   

20.
安全问题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通过对贵州省电子政务系统进行的调研,发现目前的电子政务安全建设存在安全保障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电子政务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为了构建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需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法律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规范和建设,形成一个标准化的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