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章立  章海君 《新建筑》2001,(6):69-70
对《新建筑》2001年第4期登载的《“文渊坊”实验》一文概念设计的某些做法提出商榷,认为对当前城市改造中关于风土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策略与方法应重新认识,对实验过程的失误应作反思。  相似文献   

2.
张晓春 《时代建筑》2003,(3):148-148
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开发,历史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街区)的命运逐渐成为专业人士和普通百姓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妥善调和新建筑开发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之间的矛盾,以及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如何处理历史文化积淀——当代生活,保护原则——经济利益,传统形式——现代功能等多种矛盾,始终是无法躲避的严峻命题。研究者和设计者也不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常青先生编著的《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一书便是在五个老建筑(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整理总结的。  相似文献   

3.
风土建筑保护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青 《时代建筑》2000,(3):25-27
文章重点讨论了我国城乡改造建设中风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特别对保护与发展,风土与风及保护中的改造与“真实性”等命题,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对策 。  相似文献   

4.
常青  魏枢  沈黎  董一平 《城市规划》2004,28(4):88-93
1"东外滩"与近代工业文明 杨浦区滨江地段位于上海市秦皇岛路以东,杨树浦路以南或东南,黎平路以西的范围内(图1).东侧的黄浦江在此呈U形大转弯,形成了杨浦区三面环水的滨江地脉特征,杨浦区的"江湾"一词也由此而来.这条东向的江岸线在杨浦区内长达15.5km,是上海中心城区中最长的江岸线,也称为"东外滩".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然而这悠久的历史在现在的城市实体空间和物质环境中确实很难读取。经历了沧海桑田已成为历史见证和文化记忆的许多老建筑,在城市化和旧城更新的浪潮中面临着拆除或将拆除的命运。当我们在为已失去的而深感痛心之时,是否更应该痛定思痛,更多地思考如何保护现存的历史建筑,将其作为永久的记忆代代相传。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将建筑学中的“风土”话语置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3个建筑学转向之中进行论述。通过这样的论述,一方面拓展“风土”话语的建筑历史理论含义——从传统和历史风土向当代城市风土的转化;另一方面则试图以“风土”话语为例说明:建筑学内涵与外延的动态变化不仅意味着“外延”的不断拓展,而且需要批判性地重新回到“内涵”的迂回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将建筑学中的“风土”话语置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3个建筑学转向之中进行论述。通过这样的论述,一方面拓展“风土”话语的建筑历史理论含义—从传统和历史风土向当代城市风土的转化;另一方面则试图以“风土”话语为例说明:建筑学内涵与外延的动态变化不仅意味着“外延”的不断拓展,而且需要批判性地重新回到“内涵”的迂回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历史建筑遗产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至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在城市化30年后,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如何与城市建设协调,左不冒进右不保守,才是对待历史建筑的最好态度。建设部和文化部在1988年联合发布的《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是  相似文献   

9.
潘玥 《建筑师》2024,(2):99-107
在建筑遗产的保护问题中,比起已被列入保护名录的文物建筑,如何应对大量处于保护名录之外的城乡风土建筑遗产的“存”与“废”是我国城乡演进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国内相关研究较多集中于风土建筑本体和保护实践的研究,对风土建筑学科方法论的回顾研究较为不足的现状,文章尝试整理现代风土建筑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综述和评价,并对其使用的学科方法进行归类总结,为我国应对此类量大面宽的建筑遗产的研究和处置补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晋语是不同于北方官话的方言语系,晋语方言区以山西为自然地理中心向其周边的陕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四省区辐射;晋系风土建筑与晋语方言区相关联,呈地域性分布,是风土环境的外在表现.晋系风土建筑是依据民族、民系的语支划分的中国风土建筑谱系的重要分支.研究发现,在同一语言谱系的区域中,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殊异,技艺传承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建筑形态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风土特征.依据历史地理、农耕区划、语言谱系、内在机制和外部表现的不同,文章将山西境内的晋系风土建筑划分为5个风土区域.通过分析不同区域风土建筑的空间、构造及视觉形态,揭示形成晋系风土建筑独特风土个性的规律和机制,为真实传承遗产的文化基因,奠定理性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燕  边防  王婧磊 《城市建筑》2014,(11):281-281
近年来,中国逐渐重视乡土建筑的保护,但相关的方法论还比较缺失。本文从欧洲的乡土建筑保护领域的方法论出发,介绍并阐释了欧洲乡土建筑保护及其再利用模式,探索对于中国西北地区发展有所启发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一个瓦罐的不同修复方式引发思考,通过一个虚拟的苏州博物馆设计,探讨在历史街区保护和新建设项目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建筑师如何抉择的问题。设计案例围绕“本土建筑”的论题,从空间研究出发讨论传统园林的空间多变性在新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开平的遗产给人以自然质朴的乡间美与历史感,如何保护开平的遗产,而不至于出现如中国其它景点那种过渡商业化的行为,或者出现建设性的破坏?这是摆在开平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旅游开发部门面前的一道需要长期面对的难题。本文将以开平赤坎镇一处建筑——巴黎大旅店为例,探讨一个合理活化历史建筑的方案,使之既能发展地方经济,又能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多元拓展与互融共生--"广义地域性建筑"的创新手法探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曾坚  杨崴 《建筑学报》2003,(6):10-13
广义地域性建筑是当代建筑创作中重要的一种探索方向,其观念变革表现在边缘拓展、对立融和以及多维探索等方面,论文归纳了"再现与抽象"、"对比与融合"、"隐喻与象征"以及"生态与数字化"等建筑创新手法,并分析了广义地域性建筑的一种特例--"高技乡土"和其它若干种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具体分析国外建筑实例,探讨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归纳出乡土、适宜技术、高技三种形式,并对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倡议。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扩张、乡村旅游兴起的社会背景下,乡土建筑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适应性改造为乡土建筑的继承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运用"二元观"的分析框架,梳理反思笔者在广西涠洲岛"七月"青年旅舍的乡土建筑改造实践,以期透过改造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内在的辩证关系,来窥见乡土建筑改造的本质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迈向新时期的乡土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乡土建筑研究现状,提出乡土建筑研究必须在观念上更新,要与当代建筑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建筑教育中整合乡土知识传授方法。只有这样乡土建筑才能真正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谭蔚 《福建建筑》2002,(4):19-21
本文就现代乡土建筑的创作意义和创作手法进行了探讨 ,指出现代建筑和现代乡土建筑的创构和探索 ,是一条充满激情、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静 《山西建筑》2012,38(7):12-14
针对乡土环境中的建筑型制与民俗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以乐清城北乡的黄檀硐村为例,分别探讨了宗族体系与宗祠建筑,泛神崇拜现象与祭祀建筑,住房民俗与住宅建筑三方面内容,指出民俗与各类乡土建筑之间的关系因建筑类型不同而具有多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