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道了引进的能源植物黄鼠树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引种地的适应性.从试验地的生长情况看,播种时间以10月上中旬为宜,充分成熟后,收获时间为次年7月上旬.4月份为叶片和高生长最快期.试验结果表明,黄鼠树是一个值得推荐的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了油基钻井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某配方的钻井油基泥浆专用工业白油进行实验分析,进行抗污染能力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策略。最后指出,以专用工业白油为基液制得的全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润滑性、抑制性及储层保护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富含黄樟素的树胡椒 (Piperhispidinervum)无性后代扦插树叶油化学成分保持着母本的特性 ,主成分黄樟素含量无明显的变化、其它成分基本一致。有性繁殖后代实生树叶油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成分比母树复杂 ,主成分黄樟素低 ,仅为 32 .2 0 %— 4 1.95 % ,而肉豆蔻醚 (2 1.5 5 %— 2 9.4 1% ) ,肉豆蔻醚异构体 (8.0 8%— 10 .6 2 % )、芹菜脑 (4.6 0 %— 6 .74 % )、c- β -罗勒烯 (1.0 9%— 2 .37% )等在母树叶油中未发现。  相似文献   

4.
不同季节对4-松油醇型白千层芳香油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1年内每月白千层油的成分和得油率,研究不同季节对4-松油醇和得油率的影响,从而选择较佳的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5.
以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为原料,采用Pt-Pd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在连续加氢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生产工业白油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低氮油品加氢精制后的芳烃转化率均高于80%,2~#高氮油品加氢精制后芳烃转化率不到10%;温度、压力、空速的变化对芳烃转化率有较大影响,在反应压力15 MPa、反应温度220℃、体积空速0.6 h-1的条件下,1~#产品油中的芳烃质量分数为3.3%,芳烃转化率为89.56%;1#产品油在实沸点蒸馏装置上经过切割后,280℃~300℃、300℃~320℃馏分段油基本能满足5号、7号工业白油(Ⅰ)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Z2):89-9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间的芳樟醇型樟叶油,研究蒸馏时间对樟叶油的化学成分及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时间对樟叶油的成分及出油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低沸点的轻组分和主要成分芳樟醇的含量及出油率逐渐降低,高沸点的重组分却在增加,在3 h以内,相对出油率已超过96%。因此水蒸汽蒸馏芳樟叶油蒸馏时间控制在3 h为宜。  相似文献   

7.
《江西化工》2021,37(5)
本文阐述了从桉叶油中提纯1,8-桉叶素的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同时陈述了对桉叶油中的柠檬烯进行化学反应,使之转变为α-松油醇、香芹酮和二氢香芹酮香料,然后通过精馏处理,来制备高纯度1,8-桉叶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谱图检索对白兰花油和白兰叶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和鉴定,分别鉴定出83和72种化合物,其中相同的化合物有62种,得到鉴定的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6.07%和98.08%。比较分析白兰花油和白兰叶油在成分上的区别,并对由此导致的香气差异进行了阐释。对两种精油在日用香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比较在同一配方中的应用区别,对它们在香精中的应用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樟醇型樟叶油,用芳樟油对其进行主成分对照,并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精油成分,提出芳樟醇型樟叶油的质量标准的建议,叶油中芳樟醇含量大于80%,樟脑含量小于2.0%。  相似文献   

10.
巴柑檬是我国新近引入的名贵香料植物,研究结果表明:巴柑檬叶油含量为0.31-0.72%;精油的理化性质如下:比重(25/25℃)0.8842-0.8904,折光率(20℃)1.4583-1.4625,旋光度(6℃)-5.9至-6.85℃,酸值0.53-2.42,酯含量(以乙酸芳樟酯计)39.85-52.23%,溶解度1体积油澄清溶于0.5~1体积80%乙醇中。巴柑檬叶油的产量受采收月份、砧木品种、天气状况、加工方法以及病虫危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有机硅产品价格的日趋上涨,有机硅产品中掺白油的现象日益严峻。为了对硅酮胶中白油进行快速鉴别及定量,本文选择4种常见白油与硅酮胶混合制备了不同白油含量的硅酮胶阳性样品53份,以未添加白油的不同批次硅酮胶为空白硅酮胶样品9份,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建立聚类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不仅能快速鉴别硅酮胶是否添加白油,而且可对硅酮胶中的白油含量进行定量。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Rc2)为0.997,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5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v2)为0.998,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0.336。经过外部验证,预测值与标称含量有显著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p2)为0.993。本文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硅酮胶中白油的鉴别和定量测试新方法,为硅酮胶市场的产品筛选和白油定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桉叶素的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士雨 《精细化工》2006,23(1):35-37
对云南某香料公司生产的某批桉叶油进行了全组成分析,结果为桉叶素、柠檬烯、对聚伞花素、γ-萜品烯、月桂烯、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芳樟醇、松油烯-4-醇、α-松油醇和未知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6.98%、9.10%、0.89%、0.79%、0.57%、0.54%、0.27%、0.39%、0.16%、0.02%、0.03%和0.12%。物性分析表明,主要杂质与桉叶素具有相近的沸点和溶解性质,而熔点相差较大,因而确定采用管式熔融结晶技术对桉叶素进行纯化。40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w(桉叶素)≈80%的桉叶油为原料,通过二次重结晶,即首先将原料在-20~-30℃结晶,缓慢发汗至0.5℃,得到w(桉叶素)≥95%的中间产品;再重结晶一次,可得w(桉叶素)≥99.5%的最终产品。实验结果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对树兰叶进行提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对采用相同工艺提取的树兰叶油、树兰花油进行GC-MS分析和卷烟加香试验.树兰叶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0℃、压力25 MPa、萃取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树兰叶油提取率为1.54%、树兰花油为0.82%;采用GC-MS方法分析出树兰叶油中的121种成...  相似文献   

14.
以加氢柴油为原料,采用临氢降凝-补充精制-精密分馏工艺,通过调整催化剂级配考察制备满足GB/T 15894—2008低芳石油醚、NB/SH/T 0913—2015轻质白油(Ⅱ)、GB 2536 T-40℃变压器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15 MPa、氢油体积比为1 000∶1、降凝/精制体积空速为SV/SV-0.7 h-1的条件下,以加氢柴油为原料,当反应温度为T-20/T℃时经精密分馏切割工艺所得低芳石油醚产品芳烃质量分数均<0.005%,其他性质指标满足GB/T 15894—2008指标要求;所得轻质白油满足NB/SH/T 0913—2015轻质白油(Ⅱ)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化学试剂》2021,43(3):335-338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柏叶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萃取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可知,萃取柏叶油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35℃、CO_2流量20 L/h、萃取时间2.0 h。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柏叶油70种成分,其中烃类31种、酯类14种、酮类9种、醇类8种。柏油叶中萜烯类物质有18种,质量分数为18.65%。该方法可为柏叶油开发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柠檬叶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柠檬叶中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45%以上,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28.69%)、β-蒎烯(19.77%)、香茅醛(16.82%)、桧烯(5.10%)等。  相似文献   

17.
18.
四种木本植物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生物柴油原料成本是制约生物柴油商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麻疯树、光皮树、油茶、油桐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和经济产量高的特点,其果实或种子油均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油利用.为了筛选分布广、适应性强和经济产量高及价格低廉的原料,选择麻疯树油、光皮树油、茶油、桐油为原料油,以菜子油作对照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反应优化条件.结果表明,茶油、光皮树油及麻疯树油在以下条件:醇油比A((5~7):1),催化剂用量B(0.9~1.1),反应温度C(40~60 ℃),反应时间D(60~120 min)可以成功地制取生物柴油.最佳反应条件为:茶油A2B3C2D2;光皮树油A1B3C2D3;麻疯树油A3B2C3D3;桐油A3B1C1D1;对照菜油A2B1C3D2.  相似文献   

19.
麻疯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工艺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周慧  鲁厚芳  唐盛伟  梁斌 《应用化工》2006,35(4):284-287
以麻疯树油为原料,研究了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的酯交换反应条件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的适宜操作条件为:油∶甲醇=1∶6(摩尔比),使用油重的1.3%的KOH为催化剂,在64℃下反应20 m in,甲酯收率达98%以上。在优化反应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动力学特征,32℃和51℃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6627 L/(m in.mol)和0.9474 L/(m in.mol),反应的活化能约为Ea=15.46 kJ/mo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